news-details

用陽光讓稻穀慢慢的乾燥,除了使米更好吃以外,一方面也是為了減碳救地球。

用陽光讓稻穀慢慢的乾燥,除了使米更好吃以外,一方面也是為了減碳救地球。 (照片提供/下田去)

「在7月最炎熱的幾天,每30分鐘要翻一次曝曬在烈日底下的稻穀,經過一連5天反覆曝曬,讓米自然乾燥,這樣出來的米,不僅吃起來更香、更Q、更營養,還充滿了陽光的味道。」

這是「下田去」對於出產米的堅持,他們厲害的地方還有自行製作廚餘堆肥,為稻米提供最天然營養的肥料,並且堅持不打農藥、不施除草劑,即使產量會因此減半,但為了保持稻米的健康與純淨,寧願犧牲產量,也絲毫不做任何退讓。

下田去的經理盧一秀表示,團隊成員原本都不是務農出身,甚至沒有任何經驗,就一頭栽進農業,堅持背後的故事,是因為爸爸罹患肝癌,才推動他們起步。

為了治療父親的病,盧一秀和哥哥四處尋找治療方式,偶然在周刊上看見「臨海農場」劉力學老師的有機蔬菜,於是便帶爸爸北上拜訪。起初本只是想帶爸爸過去吃劉老師的菜,沒想到哥哥在過程中對劉老師的農法產生興趣,希望能向他學習,將家裡荒廢近10年的養雞場,打造成為「帶給爸爸健康的農場」。

隔行如隔山屢遇挫折 卻因此找回主裡的生命力

用廚餘製作堆肥不僅天然,還可以幫助垃圾減量,減少環境污染。

用廚餘製作堆肥不僅天然,還可以幫助垃圾減量,減少環境污染。 (照片提供/下田去)

一開始,儘管學習了劉老師的農法,但畢竟沒務農經驗,他們在種植上遇到問題,也因為環境上的差異,在製作廚餘堆肥上遇到困難,甚至還一度因為味道太重,被環保局重罰10萬元。

不過逆境的代價總是甜美的。因遭遇許多難處,讓原本離開教會一段時間的盧一秀,重新回到教會裡,並且深刻感受到神的恩典。「以前是家人信主才跟著去,沒有生命的厚度,不知道為何而去。但因為遭遇困境,漸漸覺得不能倚靠自己,要倚靠上帝,走在神的裡面,真的會比較平順!」

前後花費約5年時間,克服各種困難之後,卻又面臨行銷上的問題。因為不用農藥,所以食材損耗和人力成本都較高,即便之前社會發生食安危機,使其銷量大增,但利潤其實有限。「有時也會想放棄,賺不到錢又這麼累,哥哥甚至必須兼兩份差,才能應付家庭開銷,但透過不斷禱告,總是會有新的盼望與出路。」

透過禱告領受上帝的旨意

盧一秀(左)與媽媽及3位家人都是基督徒。

盧一秀(左)與媽媽及3位家人都是基督徒。 (照片提供/下田去)

下田去的產品,一直以來在創意市集裡都賣得很好,尤其是台北的希望廣場,但沒想到希望廣場竟然面臨關閉,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時,出現了社會企業尋求合作。有別以往用捐贈的方式幫助弱勢,這次的行銷概念,是將自家的產品提供給較弱勢的族群來賣,部分利潤就給他們賺取;同時下田去也透過各方管道,即將在博客來、微風、大買家上架,看似危機的窘況,卻成為了轉機。

「禱告是恩典,如果沒有上帝,我們走不出這條路,信心的堅定,就是見證!」

至今已成立8年的下田去,一路走來困難重重,但始終沒有忘記初衷,哥哥平時也會輔導年輕人採用無農藥的栽種方式,盧一秀表示,雖然一開始產量較小,但土地的有機質會漸漸回來,菌也會越來越多,土地會「回饋」你;有機的栽種方式可以減少汙染,產量也會越發豐盛。

下田去也與農友契作,希望讓更多農民知道團隊的產品賣得出去,並且應該要更加在意吃下去的食物是健康的。

採用無農藥栽種方式,雖然一開始產量會較小,但土地的有機質會漸漸回來,菌也會越來越多,土地會回饋給你更多的產量!

採用無農藥栽種方式,雖然一開始產量會較小,但土地的有機質會漸漸回來,菌也會越來越多,土地會回饋給你更多的產量! (照片提供/下田去)

在台灣,環保與健康意識已開始在農村抬頭,有一群人,他們願意放棄眼前的利益,為子孫的環境而努力,未來即便有再多的困難,他們也能憑著信心,度過層層難關,帶領眾人建立屬他們的迦南美地!

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那裡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聖經》創世記28章15節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