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施耀天分享,「年長」並非擔任長老的必要條件,「有信仰生命的深度」才是。

施耀天分享,「年長」並非擔任長老的必要條件,「有信仰生命的深度」才是。 (攝影/記者林胤斈)

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基督徒因為「傳福音」分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為主做見證;同時為了「敬拜與造就」聚在一起。

教會內的服事有許多類型,但最基本的,要從「長老和執事」認識起,此為《聖經》中提到地方教會領袖的兩種事奉。不同的教會可能稱呼有異,一般通稱為「長執」。

長老與執事之分

施耀天表示,真正的教導,不是讓會友「明白新的資訊」,而是要幫助他「改變生命」;教導不能只用頭腦,而是要透過心,其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更愛神、愛人。

施耀天表示,真正的教導,不是讓會友「明白新的資訊」,而是要幫助他「改變生命」;教導不能只用頭腦,而是要透過心,其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更愛神、愛人。 (攝影/記者丁平)

「執事」的服事較與「物質」有關,特別在「幫助窮人」的方面。

美國泰博特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施耀天博士(Mark R. Saucy, Ph.D.)舉例,執事的職責,常是在教會收取奉獻並禱告後,將這些資源分給有需要的人;當教會有買賣財產、搬家等「事務性」需求時,也都是執事的責任。

不同於執事,「長老」對教會擁有「全面」的監管責任。在新約中,長老、監督、牧師,其實都是指是同一職分。「相異的職稱代表不同的特點。」

施耀天依序講解,「長老」字面上的意思,是指「有鬍子」。所以需要年長,才能擔任此職位嗎?並非如此!提摩太在相當年輕的時候,就成為教會獨當一面的領袖。

「年長」並非擔任長老的必要條件,「有信仰生命的深度」才是。

監督,有「從高處看」之意。代表擔任監督的人,應成為教會的「守望者」;特別的是,監督不僅要明白教會的情況,還得同時關切世界的動態,當外在環境可能影響教會時,監督就應該發出警訊,提醒弟兄姊妹即早因應。

而牧師,顧名思義就是指「牧羊人」,不僅要知道羊的情況,還有保護、餵養神話語的責任。但施耀天提到,美國因「個人主義」盛行,過於注重隱私,牧師反而「不敢對年輕人說誠實話」,但缺少牧者的幫助,青少年面對未來和情感等問題,更顯迷網。

只有牧羊人認識他的羊,知道對方的軟弱,以及該如何幫助。

其實,教會不需要「很完美」,領袖反而需要創造一氣氛,讓教會成為會友「發現恩賜和經歷神」的地方。

真正的教導,會觸動「心」並帶出「生命改變」

即便是短短的10分鐘下課,學員也不放過學習的機會,把握時間互相分享。

即便是短短的10分鐘下課,學員也不放過學習的機會,把握時間互相分享。 (攝影/記者林胤斈)

那麼,教會領袖該怎麼做,才能幫助羊群「健康」成長?「透過領導、牧養和教導。」

施耀天提醒,教導並非「站在講台上」,而是「如何幫助基督徒將聖經應用在生活中。」

如果「主日講台」的分享,是牧師唯一的教導時間,施耀天覺得不甚妥當。因為根據教育心理學,「單向的教導」缺乏主動參與,教育成效最差;更何況,許多會友常在主日昏昏欲睡,難以領受牧者所要傳遞的信息。

「如果學生都在打瞌睡,代表教導的方式出了問題,老師需要引起學生的共鳴,或讓他們有參與的機會。」

施耀天分享,當牧者願意先敞開心,分享自己的故事,就容易讓會友產生情感連結。他也觀察到,整本聖經中,約莫四分之一的比例,是以「詩歌體」寫成。他歸納其特性,不僅有音樂性,容易讓人記憶;且因詩歌不具備文法,反而刺激思考;詩歌也容易讓人產生「畫面」,幫助讀者加深印象。「上帝是最好的老師,祂認為詩歌容易抓住人心。」

並非所有的教導,都必須透過詩歌體表達,但教會的領袖可以學習其中的智慧,就是「教導要讓人容易了解和記憶。」但牧者更要明白,真正的教導,不是讓會友「明白新的資訊」,而是要幫助他「改變生命」;教導不能只用頭腦,而是要透過心,其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更愛神、愛人。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