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切膚之愛》記錄蘭醫生夫婦所留下的美好見證。

《切膚之愛》記錄蘭醫生夫婦所留下的美好見證。 (照片提供/切膚之愛基金會)

為了救一位腿部爛掉而需截肢的陌生小孩,需要從自己身上取下四塊皮膚來補,這樣的事有多少人願意做?1928年一位年輕的醫生娘,就主動要求身為醫生的丈夫這麼做。

「切膚之愛」的感人事蹟至今被傳頌,蘭大衛與連瑪玉夫婦這一對來自英國的醫生傳教士,活出對台灣人民的深愛。

漫畫呈現 生動易讀

切膚之愛基金會為了呈現這個感人的真實見證,於二月中推出了《切膚之愛》同名漫畫書,並邀請同為《約翰加爾文500週年漫畫紀念傳記》一書繪製的蕭瑞益老師負責執筆繪畫。生動活潑的筆觸,呈現出當時醫術不發達的台灣社會,一位名叫周金耀的小男孩,原本不起眼的傷口因用錯方法且延誤就醫,釀成需要截肢的命運。在主角連瑪玉得知這小男孩,截肢後可能終生都得爬著移動,心生不忍,禱告後和醫生丈夫商量,決定割下自己的皮膚前來協助。

全台灣首例的皮膚移植手術,就這樣展開。手術歷經二次過程,周金耀也順利康復,一年後終於可以自由行走。術後周金耀感念恩澤,認蘭大衛夫婦為乾爹乾媽,並蒙召成為傳道人,一生為主所用。

1958年蘭醫生娘連瑪玉(前)與周金耀牧師夫婦(後)合影。

1958年蘭醫生娘連瑪玉(前)與周金耀牧師夫婦(後)合影。 (照片提供/切膚之愛基金會)

無私的愛 傳揚基督精神

台灣早期西醫技術與醫藥,大多靠傳教士帶入。1895年醫學院畢業的蘭醫生由台灣安平港登陸到達中部,隔年以彰化教會做為醫療傳道場所,免費施醫。蘭大衛與連瑪玉夫婦把人生的40年黃金歲月全都奉獻,救助過無數病患,當時更有「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的美名,而當年蘭醫生館如今成為中部最大的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繼續服務人群。

切膚之愛基金會表示《切膚之愛》品格漫畫義賣收入全數作為慈善服務,想進一步了解書籍與義賣資訊可以上網站http://www.sgwlf.artcom.tw/查詢。

內容搶先看

(照片提供/切膚之愛基金會)

(照片提供/切膚之愛基金會)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