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從社區營造到社會企業,黃天人牧師創辦天人岩屋,為找回神起初的心意及人類的價值;秉著領受到的異象,他致力造就青少年成為榜樣和領袖,門訓他們成為宣教士或國際志工。

從社區營造到社會企業,黃天人牧師創辦天人岩屋,為找回神起初的心意及人類的價值;秉著領受到的異象,他致力造就青少年成為榜樣和領袖,門訓他們成為宣教士或國際志工。 (照片提供/黃天人牧師)

偏僻純樸的新竹內灣油羅溪畔,有一間傳說中的「攀岩教會」,負責人黃天人牧師,在此精心打造一座玻璃採光的「天人岩屋」,專門操練一批「內外兼修」的青少年領袖。

長年穿著運動衣褲、黝黑、高瘦精實,喜歡養雞、養流浪貓狗,乍看之下,黃天人像一名愛運動的業餘農夫;進一步言談中發現,其擁有優異的洞察力與學習力,舉止中透出一股捨我其誰的行動力,顛覆一般人熟知的牧師形象。

他所帶領的青少年,不僅是攀岩、溯溪及精通「五項戰技」的高手,更以有機農耕、綠能環保,實踐上帝創造人類與世上萬物的心意;耐人尋味的還有,這群具禮貌、有愛心、肯吃苦等品格能力的青少年,同時能成為防災救難、第一線服務人群的志工或宣教士。

「天國近了,我要悔改。」原是台北市人的黃天人,蒙召後立志去沒人想去的地方傳福音;前期曾到客家村服事,原本很受挫,但後來領受異象,致力造就青少年成為領袖,門訓其成為宣教士或國際志工。

為了實踐該使命,2003年黃天人毅然決然改換服事禾場,於偏鄉成立「公益企業」模式的家庭教會—「天人岩屋」,全力發展獨特的「志工型、環保型、運動型」教會。

他將青少年與中輟生當成「宣教士」來訓練,並發展青少年擁有「五項戰技」,以此淬礪身心靈,包括學會一輪車、參加「飢餓12」或野外求生30小時,體會缺糧之苦,外加鐵人3項—單車、游泳、跑步。 按著表列年度計畫,自年首至歲末,藉著攀岩、溯溪、騎獨輪車、路跑、單車環島、野菜辨識、為農民種田等各式活動,以及教導水上和大樓各種救生、逃生技能,進一步培養孩子們帶領營隊的能力。

即使天仁岩屋身處偏鄉,每年卻能吸引約600位青少年願意付費前來受訓,其中有高達30%比例成員是第2年回流當輔導員。

地球是最美的教堂,田野是最棒的門訓教室 吸引8成未信學生

具備綠建築特質的「天人岩屋」,與四圍花草樹木、天地融合一體,並將大自然資源循環利用。

具備綠建築特質的「天人岩屋」,與四圍花草樹木、天地融合一體,並將大自然資源循環利用。 (攝影/記者邱子雰)

1995年起,在湖口傳統教會牧會9年的黃天人,打造台灣第1間攀岩教會,並於不久後成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教會各項事工,包括青少年志工團隊。

因自認牧養專長與負擔是在青少年事工上,特別是「適應社會困難」的孩子們,經禱告後的黃天人,2003年轉換禾場,於內灣置買一塊地,親手打造出1棟綠建築—「天人岩屋」,採「家庭教會」模式,帶職服事,並以「社會企業」方式,落實門訓青少年、傳福音的使命。

「我們先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努力在生活層面落實生態神學。」同時擔任「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的黃天人,深度投入各項生態事工,對人與土地「和好」十分有負擔。

具綠建築特質的「天人岩屋」,室內外的桌椅、地板都是舊木再利用,大片玻璃為裝潢,採光極好,與四圍花草樹木、天地融為一體,可在此種菜、養雞、燒柴、洗澡,將大自然資源循環利用。

一年中,「天人岩屋」工作室各式營隊活動不斷,暑假是熱門時段,共開辦3類營隊:1)單車環島;2)野外求生和農村體驗營;3)6月份依家長需求,針對應屆業生開辦「畢業生營隊」。

參與活動的孩子們有80%是未信者,家長也願意付費將孩子送來受操練;黃天人可公開在營隊生活中傳福音,且孩子們不會拒絕。

每月舉辦1梯次的單車環島,帶領青少年走到戶外享受上帝創造之美,健身之餘又可操練毅力;野外求生營隊則是為因應當前極端氣候所做的訓練,前3天會學習技能,舉凡縫衣、燒菜及砍竹自製鍋碗,讓學員藉此換攀岩工具、木炭及柴米油鹽和糧食,「因為之後30小時完全沒水沒電」。

暑假階段每5天開辦1次、全年開辦8次的農村體驗營,帶領孩子們種菜、種田,內容還包括體驗「飢餓12小時」及「戰爭後可能的結果」。

會中播放國際照片與紀錄片,傳達「全球平均3.9秒就有1名孩子死去」的現象,藉此設計活動、體驗受傷者的苦處,激發孩子們的愛心與同理心,進而樂意參與奉獻。

每年4-5月開始的溯溪季,是體驗教育中較高級的項目,年滿18者可參與練習、考溯溪證照。溯溪資歷已有20年的黃天人,也是C級攀岩教練。

保羅織帳棚 他們辦營隊

「天人岩屋」負責人黃天人牧師全力發展獨特的「志工型、環保型、運動型」教會。

「天人岩屋」負責人黃天人牧師全力發展獨特的「志工型、環保型、運動型」教會。 (照片提供/黃天人牧師)

到底什麼是「家庭教會」模式?事實上,在「天人岩屋」裡看不到教堂,而是透過在上帝創造的大自然裡感受、在營隊中帶領禱告、在生活中以身作則,教導青少年活出基督的愛與品格。

「他們都知道我們是牧師、師母。」每逢週五、週六安息日時,黃天人與怡潔師母就會開始外出,巡迴牧養幾個家庭。 那麼,「社會企業」模式又是如何運作的?

「我們不收奉獻。」保羅邊織帳棚、邊傳福音,黃天人則是成立工作室,以收費、開辦各種營隊的方式自給自足,為的是牧養青少年、進入其家中傳福音,引領全家歸主,建立家庭教會。

「凡是要報名參加營隊的,家長必須先來參加座談會。」黃天人認為,家庭是最重要的「成全」系統,所以激勵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生命建造,一起培養他們擁有禮貌、孝順、吃苦、愛心等品格。

「我們有神奇的吸引力!」每年暑假一到,就約有30位青少年自國內外各處輪流回到天人岩屋。

此外,每年9月黃天人即展開家教會的聚會行程,首先會開列聚會孩子的名單,「不是探訪,而是聚會」;孩子必須是小幫手或助教以上,才符合聚會資格。營隊中3-4位孩子將共同邀請自己家人與黃天人全家一起用餐,孩子必須煮12-15人份,「驗收他們在營隊中學得的燒菜本事,(我們)並進入他們家中吃喝、建立關係、傳福音。」

「天人岩屋」還門訓另一種門徒—暑假實習生。他們可能是選修「服務學習」課程的大學生,像是今年就有10位經學校甄選、家長同意的學生,在此實習至少1個月;也有一些來自神學院的學生,因去年開始,已有教會看見該領域的價值,差派青少牧區的孩子前來實習。

「這些實習生十分不容易」,他們必須從小事做起,在1個月內學習成為營長,包括帶小隊、學輔導、學體驗教育、家庭教育、生活教育等能力,他們都與天人岩屋建立了良好關係。

(未完待續。更深入的天仁岩屋見證,請鎖定基督教今日報)

【看更多好心聞,歡迎加入今日報Line生活圈】

● ID:@IOB5227J
● 手機直接點入加入:(點我)
● 行動條碼:

Line@行動條碼掃描。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