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國際知名的寬恕教育權威─沃思頓(Everett L. Worthington Jr.)教授分享,現實生活中,不一定要經過「和好的橋梁」才能恢復關係;這是輔導人員協助有需要人的過程。 (攝影/記者林胤斈)

「和好,如同在兩座山崖中間搭橋,不可能從『半空中』開始。」國際知名的寬恕教育權威─沃思頓(Everett L. Worthington Jr.)教授分享,這代表「雙方」都必須參與和好的過程,並且要有個重要認知:和好的點可能較靠近自己,也可能較接近對方,「不一定要恰在正中間才可以。」

想要搭起和好這座橋梁,可依序築起四大木板:

木板一、決定是否和好

「並不是每件事都需要和好。」沃思頓舉例,如果被家暴,為了自己的安全,妻子就不應與先生和好。

 

「和好和饒恕,是不一樣的兩件事;不論有沒有和好,都能放掉苦毒,寬恕對方。」

 

木板二、發現哪裡出了錯

通常由被錯待、傷害的這方,來責問另一方:「能不能請你解釋,為什麼忘記我們的結婚紀念日?」這是較好的方式;如果這樣問:「你簡直是大木頭,竟然對結婚紀念日一點敏銳也沒有,我恨你,給我解釋清楚!」那麼和好的機率大概不會太高。

 

當一方提出責問時,另一方就要交代清楚;同樣也分成「好」與「不好」兩種。不好的交代,通常無法帶出好的結果。第一種不好的交代,就是否認自己有錯,例如:「我沒有忘記,只是覺得不重要,不需要慶祝。」

 

再來,則是「承認自己有錯,但合理化藉口。」通常,合理化自己的方式,就是開始怪罪對方。「雖然我忘記結婚週年,但是你先忘記我去年的生日…」一旦開始指責對方,就會追究到沒完沒了。

 

就算你有好的理由,對對方而言,仍然是藉口。例如,「對不起,是我忘記了,但我剛被裁員,壓力很大…」而真相是,從「但是」之後的每個字,在對方耳裡都變成「@#%*#@」,沒有任何意義。

 

不在一開始就找藉口

「此時唯一的交代,就是承認自己錯了。」沃思頓分享,「和好的溝通」有模式可依循。

 

除了真心向對方道歉,也要表達自己的遺憾。如,「很抱歉,我忘記我們的週年了,每次一想到這件事,我都難過的不得了。」

 

此外,還要向對方表達自已的看重,以及願意彌補的心。「我知道對妳造成很深的傷害,我真的愛你,有什麼方式可以彌補這個傷害呢?」

 

這時,即便妻子提出「你就一輩子打掃廁所吧」這種可怕的方案,也要有「貫徹始終」的決心,並再提次提出保證:「我絕對不會再忘記我們的結婚週年!」之後,才是詢問「你可以原諒我嗎?」的時機。

 

木板三、選擇是否饒恕

「即便對方當下就決定饒恕你,但心裡可能仍懷有苦毒:可能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完全經歷情緒上的寬恕。」此時不應將不饒恕的情緒與加害者分享,因為對方會以為「我不原諒你」,反而造成誤解。

 

比較好的作法,應是告訴對方「決定性」的寬恕,自己再慢慢處理「情緒上」的寬恕。就算對方已經道歉,「接不接受」的決定權仍在受傷那方的手上。

 

木板四、關係重建

學員專注聆聽,學習從寬恕帶來生命的轉化。 (圖片提供/得勝者教育協會)

 

最後,即使雙方已經和好,同樣的事情可能再度發生;因此對方也須發展「橫向」(對等,而非上對下)的態度,代表他願意接納我、願意給我一些空間。

 

例如,「如果我記得我們的結婚紀念日時,妻子能表達感謝,說明她注意到我真的有努力。」彼此付出、給予肯定,和好的橋梁才能搭建完成。

 

沃思頓表示,此過程適用於各種狀況與關係,可能是被父母冒犯的青少年,或是被兒女頂撞的父母。

 

和好,是每段關係的必經歷程!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