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張宜興領受呼召回到台灣,受訪時與兒子一同合照。

張宜興領受呼召回到台灣,受訪時與兒子一同合照。 (攝影/記者黃健昀)

公園,是社區民眾生活圈的聚集地之一,同時代表生活累積的文化意義,而今,各地基督徒更積極使公園蘊含「福音」的痕跡。在台灣,有讚美操團隊進駐到公園內,影響了數萬人,70%成員都是未信者,發展至今,福音腳蹤遍及海外。

「下周舉辦餐會聯誼會,請社區願意參加的住戶,帶一道餐點前來參與。」在公園四角插著告示牌,印上QR Code和網址,這樣另類的聚會邀請,正在美國各個公園陸續開展。

當民眾掃描QR Code後,會發現這是由社區基督徒發起的運動;藉此,基督徒會為鄰舍及社區問題禱告,並透過聊天、溝通的過程,自然傳遞福音。

該活動被稱為「Church in a park movement (公園福音運動)」,尤其在德州特別盛行。重要推手之一是他-張宜興,來自台灣的弟兄,也是美國前全福會會長。
 

從改變全福會到轉化社會

已在美國獨立開拓3個基督徒商會,但張宜興認為,如此還不能夠轉化城市,「我就問祂,給我一個方法,是最適合美國文化的方法。」

19歲時,張宜興首次參與全福會在社區中心舉辦的餐會,2、300位的與會者中,有近50人決志,因而見識到一場地點不在教會,卻相當有果效的聚會,更深體認到,「原來福音不一定要在『教會』傳」。

一直以來,他都是參與華人的全福會,直到30歲才接觸到美國人的全福會。那時全福會美國英文分會聚會人數不多,也少有新成員加入,所以當時被選為會長的張宜興,決定做些改變。

除改掉過去傳統的聚會內容,讓聖靈更多同行,同時融入其他熱門商會的優點,人數快速成長下,卻不被過去成員認同,於是他選擇離開,自創商會。

出來開拓後,果效很好、人數快速成長,商會從1個加開到3個,但張宜興不滿足於現況,因為曾受彼得‧魏格納的教導,他認為若要轉化城市,這樣的增長仍不夠,於是在禱告中尋求答案;而這時有先知性恩賜的國際知名講員翟辛蒂(Cindy Jacobs)對他發出預言-看見他在蓋公園。

這項印證更使其確定心中的異象,張宜興知道自己不會去蓋公園,與該預言不謀而合的是,他曾想過要藉公園來傳福音。
 

有人在公園舉辦,也有的是租用停車場舉辦,公園福音運動就是為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搭築認識的橋梁。

有人在公園舉辦,也有的是租用停車場舉辦,公園福音運動就是為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搭築認識的橋梁。 (照片提供/churchinapark)

按文化、需求把人放在一起 人數成長快速,連當地市長都來參加

「在中南美洲,幾個月會辦一場福音大突擊,聚集幾千人;在某區傳福音,去到店家就先祝福他們的生意,大家都願意接受,每次辦這類活動,幾天下來收割的人數是用萬人計算。」

擔任過會長的張宜興,因此接觸到世界各國全福會的代表,才發現,福音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相當復興。中南美洲傳福音的方式,是邀請人到餐館吃飯,「吃飯就是很好的理由。」但這在美國卻行不通,因為文化不同。

如果邀請別人走出來不容易,那不如就走進去。

看見美國每個社區中基本上都有一個公園,張宜興邀請了幾位理念相同的朋友,計劃在公園舉辦餐會,作法很簡單,就是在公園的幾處角落插上告示牌,並簡要留下活動時間與目的。

這項先不以傳福音為目的,而是單純「分享社區裡大小事務」的行動,第一次舉辦時,就吸引40多人前來參與,大家一起吃飯、聊天,當聽見有人在身體上有軟弱,就一同為其禱告,也為社區內的問題禱告。

沒有太複雜的福音策略,沒想到陸續舉辦幾場後,人數不斷成長,不僅破百,甚至連當地的市長都來參加。

不過這當中並不是沒有困難。張宜興坦承,一開始來參與的人仍有防備心,需要經過幾次的關係建立,較能取得信任感;抱著「沒有所謂失敗,就是聊聊天、吃個飯的輕鬆心情」,成功讓參與民眾卸下心中防備。

網路交流、教學 公園福音運動遍地開花

公園福音運動說明影片。(影片來源/churchinapark)(點此播放)

「我不是基督徒,但我昨天才禱告,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話,就給我一個記號。」

在一次百人聚集的餐會中,大家準備要謝飯時,牧師人卻不見了,之後發現,他在湖邊和一位白人談話,沒想到因此翻轉了另外十多個人的生命。

這位白人的妻子剛離開他,心情非常鬱悶,甚至產生自殺念頭;這時,受到上帝感動的牧師,上前關心,使那位白人感受到神垂聽他的禱告。參與餐會時,他毫不猶豫就決志,並接受牧師邀請,分享得救見證,十多個住在同社區的鄰居聽完後,當下也決定信主,因為「他們可能不認識耶穌,但他們都認識這位鄰居。」

於是張宜興將這些方法與心得放上網路,並製作官網、臉書教學,希望將這些好消息分享給更多人知道,短短半年內,就加入了6,000多位粉絲,大家甚至在不同社區,建立起自己的粉絲團,許多公園都開始展開這項運動。

透過網路,各地的基督徒們彼此連結、討論問題,也會分享成果,有的人租用停車場辦活動,也有牧師直接公開電話供大家發問,大家彼此合作,輪流在不同的社區舉辦活動,帶出的影響力,完全超乎張宜興的想像。

然而他知道,這一切都是上帝在做工,因為當初對於實際的作法,並沒有明確的答案,神只跟他說,「你只要把基督徒跟非基督徒,在對的環境、放在一起,讓他們去互動就好,很自然的神蹟奇事就會發生。」

過程中,張宜興看見許多美國城市逐漸轉化,包括犯罪率下降、就業率上升;如今回到台灣的他也在思考,是否有適合台灣文化的宣教方式,使福音在台灣同樣能遍地開花,讓這地成為受上帝祝福的城市。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