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金恩博士帶著從神而來的託付,一生為黑人權益四處奔走,不惜犧牲生命。

金恩博士帶著從神而來的託付,一生為黑人權益四處奔走,不惜犧牲生命。 (照片來源/amnestyusa;編輯中心製圖)

1月18日,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 )逝世47年紀念日,如果他還活著,也已經87歲了。那一天,美國從老到小,數以千計的人上街遊行,或以社區服務紀念他。

每年1月的第3個星期一被定為「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也是美國法定假日。除了他,歷史上只有哥倫布、華盛頓(美國首任總統)與林肯享有「國定假日」的殊榮;金恩,也以首位黑人平民的身分,與華盛頓(美國國父)、傑佛遜(獨立宣言起草人)、小羅斯福(唯一連任四屆的總統)和林肯並列華府紀念碑區。

他是赫赫有名的民權運動家,終結種族隔離政策,促使《民權法案》通過,清除種族歧視的最後殘渣;並以非暴力抗爭手段,為後世立下典範。然而他對民權運動的野心與執著,並不是因為「被歧視的憤怒」,或政治人物「意識型態的堅持」,更不為了輸贏。25歲成為牧師的他,自許為「福音宣教士」,只希望不虧負神的託付-「關懷人類,與同胞並肩作戰」。

遇刺前1天,明白自己正面臨極端險峻的未來,金恩說,「前方的路並不平坦,但這對我來說不算什麼…和其他人一樣,我也希望活得長久—長壽值得嚮往。但我現在關心的不是這件事。我只想履行上帝的旨意。」

金恩博士的演說〈我有一個夢〉,使他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演說家之一。

金恩博士的演說〈我有一個夢〉,使他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演說家之一。 (照片來源/wikiwand)

自哥倫布在15世紀發現美洲後,歐洲人帶來的疾病讓原住民大量死亡。在殖民地急需人力的情況下,身體相對強壯的非洲人成了殖民者的目標-從此開始逾300年的蓄奴歷史。即使奴隸制度於19世紀中葉廢除,種族歧視仍存在且相當嚴重,特別是倚賴黑奴從事農業的南方;之後更實施「種族隔離政策」-黑人必須讓位給白人、黑人不能進入白人餐廳…

馬丁‧路德‧金恩,便是在這種氛圍下,誕生於南方的喬治亞州(State of Georgia)。他的名字原來叫麥可,他父親在參加一場浸信會佈道後,為紀念16世紀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而改了彼此的名字。

他在25歲那年成為一名牧師,同時期投身民權運動;信仰深深影響他之後所帶領的抗爭活動,無論哪個場合都可聽到他引用耶穌的教導,「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我有一個夢》 廢隔離政策,立平權法案

金恩26歲(1955)時,阿拉巴馬州(State of Alabama)一位非裔婦女-羅莎•帕克斯(Rosa Louise McCauley Parks),因拒絕讓座給白人,違法被捕。這起事件讓他帶領當地的黑人,展開一年多的「蒙哥馬利公車運動」(Montgomery Bus Boycott)。這項抵制讓巴士公司損失慘重,也讓金恩看見「非暴力抗爭」的重要性-甚至去到印度,學習甘地的「不合作運動」吸取經驗。

當時的美國黑人,長期面臨不平等處境,關心此議題的各階層團體,像野火般燃燒。

34歲的金恩,站在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前面,面對25萬個黑人與白人,高喊超過9次「我有一個夢」,其義正嚴詞的理性抗爭,連聯邦局長都被震懾住;同年(1964),國會通過規範種族歧視的《民權法案》:黑人跟白人一樣,可以去任何餐廳、劇院、商店,甚至「公共場合的歧視行為」都將視作非法。

1964年,簽署《民權法案》的現場,圖中站著的即是金恩博士。

1964年,簽署《民權法案》的現場,圖中站著的即是金恩博士。 (照片來源/wikiwand)

〈我已達頂峰〉 不畏死亡威脅,只盼忠於所託

在成為民權領袖之前,我是一位牧師,一位宣教士。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仍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奉獻。我在民權運動中所做的一切,都因為認定那也是神職工作的一部分。
-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

正處在民權運動生涯的巔峰,金恩博士亦在同年獲諾貝爾和平獎(史上最年輕的得主,年僅35歲)。但他卻在佈道中表示,「我一生致力於實現上帝給我的託付,沒有別的野心。」不打算競選任何職務,「我只想一直做一名傳道者。」

隔年(1965),金恩博士為了爭取黑人投票權,再次發起史上著名的「塞爾瑪遊行」(Selma March),又稱「血腥星期天」。就是從塞爾瑪(Selma),用「走2步退1步」的抗爭方式,遊行到10年前的黑人運動起點-蒙哥馬利(Montgomery)。

他不有錢、也沒有勢力,只是不願虧負神的託付。「一名傳道者必須關切身旁的人,在這場鬥爭中,我與許多人並肩作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此。」金恩高調的抗爭,獲得人民高支持,卻也引來政府的不滿。

不要問自己「若我不幫助這些人,對我會有什麼影響?」,而是「若我不幫助他,這個需要幫助的人會怎麼樣? 」-這才是我們的問題。─金恩博士〈我已達頂峰〉

1968年4月4日星期四,下午6時01分,金恩博士在田納西州一家旅館遇刺,得年39歲。在接下來4天,全美上百座城市發生暴動,政府下令實施宵禁,派出鎮暴部隊,將近7千人被捕、1千多人受傷、12人死亡、數千棟建築被毀,整體損失超過1億美金。

辭世前一晚,金恩在梅森教堂(Bishop Charles Mason Temple)對眾人發表最後一次演說:

「上帝曾讓我走向峰頂,在那裡我放眼望去,看到上帝的應許之地。也許我無法和你們一起到達那裡,但今晚我想讓你們知道,我們是一起奮鬥的一群人,一定會抵達那應許之地。今晚…不再為任何事情憂慮,不懼怕任何人,我看到上帝降臨的榮耀。」

【金恩博士最後一場演說-〈我已達頂峰〉(I have been to the mountain top)】

這是金恩博士死前最後一場演說,其激昂的言詞令在場群眾拼命喝彩,是非常精彩、撼動人心的演說。【點我進入觀看】(影片來源/North Way Christian Community)

如果我住中國或俄羅斯,這類集權主義的國家,或許我能理解這些禁令、理解這些剝奪「憲法第一修正案」權利的規定,因為這些地方(指集權國家)未曾承諾要做到。但我卻在一些地方讀到集會自由、言論自由、媒體自由,我讀到「美國賦予人民『捍衛權利』的權利」。因此我要說,我們不允許任何人剝奪這個自由,也沒有任何禁令能阻止我們,我們要繼續向前!今晚讓我們更積極地反抗吧!以更大的決心站起來!讓我們在這偉大的時代繼續前行,使美國成為一個更好的國家!同時,我要再一次感謝仁慈的上帝,讓我能和你們一起前行!

到達孟菲斯(Memphis)後,有人說起威脅事件、外面有可能發生的危險,以及有些白人可能會對我圖謀不軌。好吧,我不知道現在會發生什麼。前方的路並不平坦,但這對我來說不算什麼。因為我已抵達峰頂。和其他人一樣,我也希望活得長久—長壽值得嚮往。但,我現在關心的不是這件事。我只想履行上帝的旨意。

上帝曾讓我走向峰頂。在那裡我放眼望去,我看到上帝的應許之地,也許我無法和你們一起到達那裡。但是今晚我想讓你們知道,我們是一起奮鬥的一群人,一定會抵達那應許之地。今晚,我很高興。不再為任何事情憂慮,不懼怕任何人,我看到上帝降臨的榮耀。

【看更多影響力人物,歡迎加入今日報Line生活圈】

● ID:@IOB5227J
● 手機直接點入加入:(點我)
● 行動條碼:

Line@行動條碼掃描。

Line@行動條碼掃描。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