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我們有責任讓孩子知道「父母存在的價值,並不僅是在滿足孩子的期待」。

我們有責任讓孩子知道「父母存在的價值,並不僅是在滿足孩子的期待」。 (編輯中心製圖)

孩子錯了,道歉的卻是家長?

在勵友中心的少年服務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大致可分成兩種反應。一種是氣場十足地開口就罵:「早跟你說這樣不對!被抓了吧!」但在大罵過後,還是準備了很多要帶給孩子的東西,怕他冷、怕他餓。另一種則是父母匆忙地帶著日用品和食物趕過來,擔心地問東問西,但是,孩子反而態度不佳的回應:「為什麼是這件衣服?我說的不是這種!」甚至,大多數的家長最終需要道歉外加承諾:「媽/爸下次會記得。」才能平息孩子的怒氣。

是父母,不是朋友

有的父母很害怕孩子生氣,那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沒做好,以為和孩子當朋友會是解決親子關係的方法,殊不知身為父母的我們,永遠無法比孩子的朋友更讓他滿意,如果我們想與孩子當朋友,某個程度就是放棄了當父母的責任。當然,我們與孩子說話的語氣和方式可以像個朋友,特別對於敏感期的青少年,和緩的語氣的確能減少衝突,並讓孩子感受被尊重。但是,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也必須立場堅定地讓孩子清楚原則。要知道,我們給予孩子的是「尊重」,別讓這個關係模糊成為「放縱」。

我們有責任讓孩子知道「父母存在的價值,並不僅是在滿足孩子的期待」,就以剛剛所提到的親子互動為例,家長們不該隨便就跟孩子道歉,而是要試著釐清根本原因。父母應該帶著孩子思考:「買錯衣服的牌子比爸媽來看他還重要嗎?」、「難道不給孩子買他想要的那種巧克力,就是不愛他嗎?」不要讓孩子養成以爸媽的給予或付出來評價關係的習慣。因為孩子需在生活中練習處理情緒,他們有能力知道「即使情緒不好,日子還是要過」,更別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而給予承諾。

共同面對錯誤,是讓孩子變得更好的禮物

其實不管年紀多大,都沒有人喜歡被「管教」,即使是牙牙學語的孩子,也會用哭鬧推拉的方式來表達被約束的不滿;為了不想被孩子討厭,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可以像孩子的朋友一樣與他們親近,但是,我們必須認清家長和朋友這兩個角色其實有著必然的不同,舉例來說,當孩子想吸毒時,損友會說:「那我們去哪裡吸?」而你則需告訴他:「這是不對的!為什麼你想這麼做?」當孩子犯錯時,朋友沒有義務為他負責任,而身為父母的你則必須陪著孩子共同面對錯誤。

犯錯也許會造成孩子成長的阻礙,但是與孩子「共同」面對錯誤,是可以替孩子累積更多危機處理的辦法。有人說:「問題帶來的不只是問題,有時問題也會帶來資源」,而這個資源可能就是孩子發展出因應(coping)的能力,日後再遇到相似的問題,就不會亂了腳步,而這不正是父母最想送給孩子的禮物嗎?

▌HOT!!! 本周超熱門 ▌

另一半外遇怎麼辦?忍耐就能使對方回轉? 黃國倫:要懂得尊重自己

專訪/李永勳:基督徒最大的危機,就是「做主的工,卻不與主交通」

史上第一位華裔基督徒 接管穆斯林國家印尼首都

新的異象 建堂3年另拓國內外8間分堂 東海靈糧堂千人榮耀獻堂

全球強震不斷》規模7.3主震撼熊本 同天20倍能量強震又襲厄瓜多 基督徒需警醒禱告

【有感動、三百壯士就行動!】

●使用信用卡奉獻、感動不斷電:(點我1)

●加入三百壯士奉獻專案:(點我2)

●劃撥帳號:50330559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基督教今日傳媒發展協會

●銀行匯款玉山銀行/新莊分行銀行代碼:808
帳 號:0059-968-218511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基督教今日傳媒發展協會

※請註明奉獻項目:支持「社團法人中華基督教今日傳媒發展協會」媒體宣教事工

【歡迎加入今日報Line生活圈,關注更多親子關係建立】

● ID:@IOB5227J
● 手機直接點入加入:(點我)
● 行動條碼:

Line@行動條碼掃描。

Line@行動條碼掃描。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