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愛台灣超過半世紀的彭蒙惠女士,近日將滿90歲。其創辦的《救世傳播協會》、《空中英語教室》和《天韻合唱團》,將祝福和希望,無遠弗屆散播到各家各戶。

不少人聽她教英文長大,喚她「彭老師」;其親切與和善,更讓熟識的人忍不住叫她一聲:Mom Doris。現在,讓我們透過珍貴的歷史照片,一起回顧彭蒙惠精彩的生命宣教故事。

出生基督教家庭的西雅圖女孩

每搬一次家,父母親頭一件事就是找教堂。他們會鄭重的去拜訪牧師,自我介紹;到了禮拜天,讓八個孩子穿得整整齊齊的上教堂。-摘自《一生的朋友彭蒙惠》

彭蒙惠出生西雅圖,家庭不算富裕,卻溫馨快樂。其父母是虔誠基督徒,每天晚上都有「家庭禮拜」時間,一起唱詩歌、讀聖經。每次去教會前,彭蒙惠的父親都會在每個孩子手上放一枚銅板,待聚會結束,他們就依序將緊握的銅板投進奉獻廂。那種「叮咚」的喜悅感,彭蒙惠至今仍記得。

接待牧師和宣教士,是彭蒙惠一家最重要的社交活動。父親提早下班、母親一早就烤蛋糕,彭蒙惠則和兄弟姊妹專心坐在一旁,聆聽各地的宣教故事。「小鳥小鳥告訴我,耶穌死是什麼?天堂既然非常好,寶座既然非常高,怎麼來到這世界,末了為我釘十架?」這首主日學常唱的詩歌,深映在兒時的彭蒙惠心裡…

彭蒙惠(前排右二)全家合照,她坐在父親身上。

彭蒙惠(前排右二)全家合照,她坐在父親身上。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彭蒙惠和2名弟弟。

彭蒙惠和2名弟弟。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影響一生的決定

仿佛就是聽見上帝的聲音,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在桃樂絲心裡湧起,她手臂在人群中高高舉起:『我要去!』那年,她12歲。」-摘自《一生的朋友彭蒙惠》

那年夏令營,中國名佈道家計志文牧師看著青少年,每張充滿稚氣的臉龐回盯計志文,聽著他問,「在那裡有千萬的靈魂沒有聽過福音,他們需要幫助,有誰願意去?」

彭蒙惠也曾想,誰願向親愛的家人說再見、到那麼遙遠的地方?甚至那地對信仰完全不認同…然而,福音的使命激動她的心,21歲那年,放棄音樂學院全額獎學金的彭蒙惠,搭上西雅圖的輪船。

計志文牧師夫婦。彭蒙惠12歲時,便是聽見計志文的呼召,決定前往大陸傳福音。

計志文牧師夫婦。彭蒙惠12歲時,便是聽見計志文的呼召,決定前往大陸傳福音。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1948年,彭蒙惠(左一)站在西雅圖貨船上,告別家人,前往未知的東方國家。

1948年,彭蒙惠(左一)站在西雅圖貨船上,告別家人,前往未知的東方國家。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足跡經香港、大陸 最後落腳美麗寶島-福爾摩沙

她排除萬難,好不容易申請到入山證,走了幾個小時才抵達部落。顧不得旁邊有她最害怕的老鼠…一個翻身坐起來,抬頭一看,旁邊竟然都是一顆顆圓亮的大眼睛,圍滿了手持火把的原住民-他們都好奇的想把彭蒙惠仔細的看個究竟。」-摘自《一生的朋友彭蒙惠》

彭蒙惠從西雅圖搭一個多月的船抵達上海,輾轉到香港、最終落腳台灣花連。其探訪部落、教主日學和合唱團,原住民也以佳餚美食向她表達真摯感謝,甚至為她取名「利百加」,意即「山谷中的百合花」。

彭蒙惠抵達上海後,因著戰亂,輾轉於香港待過一陣子。

彭蒙惠抵達上海後,因著戰亂,輾轉於香港待過一陣子。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彭蒙惠與其他宣教士於上海的語言學校合照。

彭蒙惠與其他宣教士於上海的語言學校合照。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抵達花蓮,要進入山裡接觸當地人並非易事,花了好一番工夫,彭蒙惠才得到這張「入山證」。

抵達花蓮,要進入山裡接觸當地人並非易事,花了好一番工夫,彭蒙惠才得到這張「入山證」。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在花蓮,原住民好朋友都喚她「利百加」,意思是「山谷中的百合花」。

在花蓮,原住民好朋友都喚她「利百加」,意思是「山谷中的百合花」。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創立救世廣播團、空中英語教室及天韻歌聲

總忍不住問自己:一次能有多少人聽?花連有那麼多人,要傳到什麼時候?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最快的讓最多人聽到基督信仰呢?

騎著腳踏車在花蓮的大街小巷,聽到從榻榻米房間飄出來的廣播節目;還有隔著高高的圍牆,軍營裡用喇叭大聲播放…她看到的不只是廣播無所不在的魅力,也發現大眾傳播媒體無遠弗屆的影響力。」-摘自《一生的朋友彭蒙惠》

1960年,「中華救世廣播團」正式成立,創辦人為彭蒙惠、李恩祺及唐主謙。

1960年,「中華救世廣播團」正式成立,創辦人為彭蒙惠、李恩祺及唐主謙。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1962年,《空中英語教室》正式開播。

1962年,《空中英語教室》正式開播。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1962年,「天韻歌聲」在電視台播出,圖為第一屆天韻合唱團成員。

1962年,「天韻歌聲」在電視台播出,圖為第一屆天韻合唱團成員。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福音工作無遠弗界 彭蒙惠認真教英文 用音樂散播愛

除創辦《空中英語教室》,彭蒙惠還規劃《天韻歌聲》的節目,成為傳福音工具。曾有聽眾表示,「我聽貴團的聖歌後,我雖然不是教徒,但在內心不由得崇敬起耶穌了。」

1966年,彭蒙惠開始「YOUTH RALLY」青年音樂晚會。

1966年,彭蒙惠開始「YOUTH RALLY」青年音樂晚會。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1974年,《空中英語教室》的教材由單張改為雜誌,右圖為彭蒙惠於台視前留影。

1974年,《空中英語教室》的教材由單張改為雜誌,右圖為彭蒙惠於台視前留影。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1977年,《空中英語教室》與華視合作英語教學節目。

1977年,《空中英語教室》與華視合作英語教學節目。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1979年的一場青年音樂晚會。彭蒙惠喜愛吹奏小喇叭,年輕時曾拿到音樂學院的全額獎學金。

1979年的一場青年音樂晚會。彭蒙惠喜愛吹奏小喇叭,年輕時曾拿到音樂學院的全額獎學金。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當選好人好事代表 彭蒙惠深耕台灣

2001年5月,前內政部長余政憲到台北『救傳』辦公大樓,將『中華民國外僑永久居留證』交給彭蒙惠,彭蒙惠笑稱:她以前最討厭人家叫她『老外』。『我已經來台灣五十多年了,你們都沒有我久嘛…我早就是台灣人了。』」-摘自《一生的朋友彭蒙惠》

1982年,彭蒙惠獲選「好人好事代表」;2001年,彭蒙惠不再以工作許可證留在台灣,而是拿到居留證,正式成為台灣的一份子。然而,在彭蒙惠心裡,早就自認是台灣人!

1982年,彭蒙惠當選「好人好事代表」。

1982年,彭蒙惠當選「好人好事代表」。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彭蒙惠於2001年拿到台灣永久居留證,深耕台灣。

彭蒙惠於2001年拿到台灣永久居留證,深耕台灣。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用生命活出愛 因為「愛是一生的堅持」

彭蒙惠的一生都在給,給的自然,給的即時,給的慷慨,給的不求回報…」-摘自《一生的朋友彭蒙惠》

曾至總統府獲頒「紫色大綬景星勳章」,到總統身邊時,彭蒙惠一貫親切在其耳邊說,「你很辛苦,每天都要做這樣的事。」現任救世傳播協會的洪善群會長當時問她,「你說了什麼?」原來她不只說這一句,沒忘來台灣的初衷-「我為你禱告」,是彭蒙惠對總統說的。

不怕給、不怕吃虧,因為「愛」是她的堅持。如同當年看到原住民小孩紅通通的臉蛋,彭蒙惠對自己說的話:「這麼多可愛的小孩,我願永遠留在這裡。」從年輕到老,她都沒有忘記這些孩子。

彭蒙惠熱愛學習,不因年紀漸長而停下腳步。

彭蒙惠熱愛學習,不因年紀漸長而停下腳步。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彭蒙惠與原住民朋友合照。

彭蒙惠與原住民朋友合照。 (照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HOT!!! 本周超熱門 ▌

千人教會不能算異象,只能算業績 打造品牌教會勝於追求成為大教會-張茂松

教會本來就不完美

這世代要看見祢的榮耀! 游智婷呼召神兒女:「站出來為神而活!」

基督徒不祭拜=不要祖先?誤會大了!

一張「打給耶穌的電話」清單 讓聖經2秒變親民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