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用餐前先拍張美美的食物照,上傳臉書打卡分享後再開動;走到哪、LINE到哪,甚至一定要來個可愛的動態貼圖。

或是,每2分鐘就忍不住檢查手機,臉書po文按讚數有多少、傳出的LINE訊息是否已讀。

你,被社群網路制約了嗎?

行動裝置裡的虛擬社群世界,讓你上癮了嗎? (照片提供/福音線民)

臉書貼文榜首:感情狀態

六大社群成癮症頭 隱而未現的「酵」,你中標哪幾項?

這是一個虛擬人際互動的世紀,打破時間、空間限制,獨身時代的現代人與群眾連結得更為緊密。

台灣人不僅愛跟風、愛排隊。因應隨臉書襲捲而來的全球社群時代,國人帶出的「打卡」風氣,就連臉書總部都驚豔,瘋臉書的程度更高居全球之冠。

據2013年臉書官方首度公布的台灣用戶數據,月均使用者達1,400萬人,日均上線者達1千萬人;每天至少用一次的活躍用戶,佔每月活躍用戶的比率達71%,較香港67%及全球61%高。

玩到哪,就打卡到哪。不論如何,總要抓緊當下時間,透過臉書告知親朋好友旅遊的所在地,顯然已成了四處昭告天下的「打卡王」。這是國外行銷公司整理出的「社群媒體大頭症」之一,以下整理6種台灣常見的社群成癮症頭:

1. 必設鈴聲通知的「警鈴情人」(The alert Lover):

「噔噔!」深怕錯過任何一則留言、訊息或郵件等新動態,就設定手機鈴聲提醒自己。

但當鈴聲響不停或震動時,工作便會被打斷,不僅影響工作情緒與效率,還會惹怒旁人,影響真實的人際關係。

2. 熱衷按讚數的「數字追求者」(The Self-Proclaimed Influener):


「我現在有100個朋友人按讚了!」瀏覽數、按讚數、朋友數、留言數、轉發則數、觸及率等社群網路上的統計數據,無形中成為衡量一組帳號的指標分數,想看看是否更有影響力。

只不過物極必反,虛擬世界中的數字,不足以取代發文的品質與個人自我價值。

3. 四處昭告天下的「打卡王」(The Multi Mayor):

「每個角落都想分享,整個地球都是我的簽到簿!」病毒式的打卡狀態,出現在其他臉友的動態首頁;不厭其煩敲鑼打鼓、昭告天下,讓所有人知道你在哪裡。

就像小狗撒尿佔領地盤一樣,加上炫耀的成分,讓人生浪費在看似美好的「打卡」上;其實,還有其他有意義的事物,等待著我們去發掘。

4. 迅速按讚不留言的「秒讚哥」(The Liker):


「不管好文、廢文,什麼文都要秒讚。」這種連內容都還沒看,一發現po文就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通通都按讚的行為,雖可讓對方知道我在關注他;同時卻也藉此揭示,自身渴望被重視的心理。

如果願意多花幾秒鐘,了解貼文背後的意思,或簡短留言,絕對比「按讚」更能讓朋友感受到真誠的情誼。

5. 手機強迫症的「低頭族」 (The Constant Checker):

「枕上、廁上、馬上,把握光陰,就是要流連虛擬社群!」一有零碎時間就忍不住查看手機;甚至吃飯、聊天、睡覺或工作時,把身邊的親友、同事晾在一旁。

這樣無時無刻伸長脖子、緊盯社群網路動態,運用一指神功在行動裝置上滑來滑去,不但影響人際互動,更會產生肩頸痠痛、媽媽手、板機指或腕隧道症候群等生理症狀。

6. 理智線跟著網路斷線的「暴怒族」 (The Freak Outer):

「誰把網路關了?」「為什麼訊息傳不出去?」只要手機沒訊號、社群軟體掛點或斷線,理智線也會跟著斷線;頻頻下拉動態首頁更新,等待可正常連線使用的那一刻。


如果連不上線,脾氣還可能會如洪水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大發雷霆摔手機。無形中不自覺養成易怒的性格,對身心健全有損無益。

眼球一直黏在手機上,沉溺社群通訊軟體,形同隱而未現的「酵」。

你中標哪幾項?

圖表一:2013年,臉書用戶數十大貼文排行。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

有趣的是,《科技新報》提到,2013年臉書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人最常貼文談論的前十大生活要事,和全球類似(如圖表一),只不過「減重」加入排行:(1)戀愛中、訂婚了或結婚了;(2)旅遊;(3)搬遷;(4)認識了一位朋友;(5)成為單身;(6)養了一隻寵物;(7)成就或獎勵;(8)失去摯愛;(9)有新的興趣;(10)減重。

✔ 說好的LINE已讀?

估台灣逾160萬沉迷手機 劉曉亭:社群已成為生活模式,但別受挾制

隨時隨地,就想和親友LINE在一起嗎? (圖片來源/LINE官網)

因著即時通訊軟體形成的虛擬社群人際網路,台灣主要除了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創辦的臉書,更有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於6月上線的LINE

2011年12月其進軍台灣市場後,便累積100萬名用戶;LINE創立1年半,全球用戶數破億,速度比當年臉書破1億用戶還快。今年,成立5週年的LINE在東京舉行年度大會,昭告去年底註冊戶數已突破10億,活躍用戶約2.15億。

據2年前LINE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用戶達1,700萬,隨著LINE竄起的貼圖文化,讓國人對它愛不釋手!然而,分析網路大數據的「網路溫度計」,曾調查指出LINE/FB已讀不回」高居滑世代網路文明病排行榜第一名。

LINE引發的「已讀不回」憂慮,牽動著獨身時代人們的幼小心靈,擔心訊息就像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不斷查看著對方何時「已讀」。

圖表二:台灣手機行動上網族群,生活應用類型。 (圖片來源/國發會)

去年底,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布的「數位機會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上網人口中,91.6%持有智慧型手機;手機族行動上網比率由2011年的35.3%,大幅成長至2015年的78.7%,每日手機上網時間,也由當年的平均92分鐘,擴增為179分鐘。

各世代中,以20-29歲世代每天滑手機的時間最長,日均達232分鐘,將近4小時。

調查也發現,手機行動上網族從事的活動中,「即時通訊」和「社群網站」位居第1和第4。可複選的前提下,兩者分別為每百人次中佔了98和86人次。(如圖表二)

等公車也要看一下社群軟體。儘管LINE臉書已成現代人的生活模式,但劉曉亭牧師認為:「我可以決定:要怎麼在這個方式中生活。」 (照片提供/劉曉亭)

「等車、等菜、等什麼的那個時間,就是我去了解別人在做什麼的時間。」常在社群網路中撰文,觀察全球華人社會時事脈動的美國南加州「聖地雅哥台灣基督教會」主任牧師劉曉亭受訪時表示,社群通訊儼然已成為一種生活模式,但需關注的是不受其挾制。

一位第一次見面的同工曾這麼對他說:「牧師,我覺得你很奇怪,我每天都會在網路上看到你的文章,不管是FB、或者是一些媒體上。我想,你應該是隨時一有空,就需要看,跟人家回應的人。原來,你並不需要活在那個(社群沉迷)當中。」

網路跟社群,是上帝允許人類自然發展到這種程度,是現代人在後現代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生活模式。劉曉亭坦言,自身也加入一堆LINE群組,但「這是我的生活方式,我可以決定:我要怎麼在這個方式中生活。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哥林多前書6章12節

然而,「數位機會調查」報告提到,「手機的高可攜性也會帶來健康、安全或人際的不良影響。」其分析發現,每百人次「滑手機」的情境佔比依序為:搭車等車、睡前、看電視、跟家人朋友吃飯時、上課或上班中、走路行進中、開車騎車等。(如圖表三)

圖表三:台灣手機族行動上網情境。圖表四:各年齡層手機沉迷風險。 (圖片來源/國發會)

值得注意的是,經使用量表客觀評估「網路沉迷研究」,12歲以上民眾約有3.5%屬「網路使用高風險群」;另7.7%有「手機沉迷風險」,推估約有161萬民眾。不過,隨年齡越高,手機沉迷風險族群的占比就越低。

該報告進一步提到,手機沉迷風險的世代以12-19歲最高(18.4%),其次為20-29歲(15.6%)。如以性別區分,20歲以上各年齡層的女性沉迷比例皆高於男性,30-39歲的女性更高出男性3.8個百分點。(如圖表四)

「基本上多數是女生覺得,(男生社群上癮)妨礙了他們的生活,但男生不這麼覺得(自己社群上癮)。」劉曉亭提出自身觀察,與實際調查結果產生落差;可見,客觀而言,女性有較高的比例,社群成癮而不自覺。

因此,「如果你自己不覺得社群上癮,可是其實你的太太、先生覺得非常影響夫妻生活,」即能從旁人的反應客觀得知,虛擬互動如何影響自身實質上的人際互動。

報告顯示,台灣的手機行動上網族裡,僅有19.9%「主觀」感覺自己的網路使用狀況已達「沉迷」狀態。自認沉迷網路者當中,39.8%認為自己是沉迷於「人際維繫」,另23.2%、22.2%坦言「無法放下手機與遊戲」,15.2%表示「害怕錯過網路各式資訊」。

✔ 直播再掀按讚潮

流連社群成鎂光燈焦點 盧希鵬:「心流」心理狀態帶來愉悅感

現代人出門靠手機,人人一機在手,透過社群網路掌握親友及世界大小事。 (攝影/記者蔡宜倩)

為什麼流連社群網路,會讓人感到時間飛逝,甚至成癮而不自覺?

台灣科技大學資管系特聘教授盧希鵬受訪時表示,這是一種「心流」(Flow)的心理狀態。

沉浸在事物中,享受喜悅滿足的感覺,不察時間飛逝,這是達到心流狀態的人會產生的「忘我經驗」(optimal experience)。「像是女生逛周年慶,一下子就逛了三小時,男士逛街,時間卻非常慢,因為女生達到心流狀態,男生沒有。」

「特別當一個有難度的小目標達成之後,太難的目標令人焦慮,太簡單的目標令人無聊,適當有難度的目標,讓人產生心流。」臉書功能不斷推陳出新-藍勾勾、讚和喜怒哀樂6種表情符號,接著開放直播。為克服、使用新功能,成為眾人焦點,「心流」帶來的愉悅感,使人無法自拔。

盧希鵬認為,沉溺網路虛擬世界,來自「心流」狀態的忘我經驗。 (照片來源/盧希鵬)

隨著臉書開放個人直播,什麼都播、什麼都不奇怪。

不論睡覺、吃泡麵、大療情傷、秀廚藝、敷面膜、唱KTV,都掀起直播熱潮,整個社群網路成了個人LIVE舞台,甚至爭相「討讚」。但曾有身心科醫師指出,這種自戀的展現可稱為「鎂光燈症候群」,目的是為博取關注,過猶不及。

✔ 發光15分鐘的機會

成名、成癮一線間 基督徒社群網「戰」心法:真實信仰關係,擊退虛擬箝制

20世紀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Andy Warhol)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一旦迅速抓住機會,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文字、聲音、影像及作品,短暫讓自己被世界看見,發光發熱。

這是一個即時社群通訊的時代,「成名」、「成癮」就在一線之間。如何身處其中,卻不深陷?


「要回到心的問題。」

劉曉亭拋出反思:「人生若是有方向及目標,怎會受到挾制?信仰如果幫助你跟上帝建立真實的親密關係,怎麼會沉溺在這個裡面?」他直言,會上癮者代表其信仰僅停留在「基督教模式」的宗教關係,尚未進入真正的「基督徒模式」。


基督徒活在社群時代,必須有緊握社群網「戰」的攻略心法-信仰,以免遭箝制、成癮無法自拔。

社群網路明明就是虛擬的。

當一個人會花很多時間在上面,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社群上癮現象時,

代表他跟上帝的關係,其實也很虛擬

-「聖地雅哥台灣基督教會」主任牧師劉曉亭

 

手機上的虛擬社群,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但靠著讀經、禱告,與上帝建立真實的親密關係,就能擊退「社群癮」。 (照片提供/劉曉亭)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