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職場人士面臨「片段化人生」,「微學習」策略成了因應資訊爆炸時代的自學良方。

職場人士面臨「片段化人生」,「微學習」策略成了因應資訊爆炸時代的自學良方。 (攝影/記者蔡宜倩)

「這個時代,不穩定已成常態。」黃夏成在其最新著作《自學時代》中,提出相當新穎的自學名詞-「微學習」。

現代人活在24小時不打烊的「秒殺時代」,被數位工具和多工生活支解成「片段化人生」,於是他建議該職場學習策略,現學現賣,激發即時活用。

 

如何在秒殺的時代中,維持不敗?答案是:不斷心意更新變化,貼近時代脈動自主學習。【點我進入觀看】(攝影/記者蔡宜倩)

➤ 自學,始於「未成形的體質」

人類的老祖宗從大自然淬煉出各種智慧,時代進步發展於焉,即是源於「自學」。因此,自學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但自學始於人一生中的哪一階段?

「從受精卵成形的第一霎那就開始自學了。上帝本來就把自主學習的本能,設定在人類的DNA裡面,深化到心裡。」黃夏成受訪時舉例,如2-4億顆精子本身清楚游動的方向、胚胎因著母體營養自主學習成形、懷孕後期胎兒自動調整成出生的胎位,以及新生時自主哭泣發聲等。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上帝因其明明可知的永能和神性,安置永生在人心中,也在人未成形的體質之前,安置自學的本能,叫人無可推諉。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
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
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
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
-詩篇139篇13-16節

➤ 教養孩童找到「天生氣質」 在校翻轉學習不變定律:廣泛閱讀

要養育出一個健康成熟、有能力的生命,就必須看重孩子的天生氣質,幫助他找到自身命定。

要養育出一個健康成熟、有能力的生命,就必須看重孩子的天生氣質,幫助他找到自身命定。 (本報資料照片;照片提供/濯亞國際學院)

「生命,是自學成長的。」嬰兒按時程自發性學習「翻身、坐、爬、站、走」五大動作後,來到學齡前的幼兒期時,父母扮演孩子的生命教練角色,能奠定其一生的自學基礎。此時,需看重的是影響孩童早期成長的「天生氣質」,「呼應孩子的天生氣質,讓世界看到他的長處。」

✍ 教養和教育的核心價值與目標是一致的,就是養育一個健康、成熟、有能力的生命。

「人不是被教會的,而是學會的。」進到學齡期,黃夏成鼓勵父母,每天給兒女一個小時,引導孩子脫離如手機等純娛樂刺激性質的學習,適性回歸到五感的單純性學習。

《自學時代》中寫道:在校教育階段,不論是翻轉教育、翻轉管理、混成學習、雲端教室、慢學與走讀、專案學習、體制內外的實驗教育等,都在揭示「自學時代」的來臨。21世紀的人類,因著科技和民主自由而開創了「自學時代」。

在校教育階段的翻轉學習,不變的定律仍是「大量閱讀」。除網路免費學習等數位媒介,可做為多元面向的初步接觸外,黃夏成認為,仍要回到紙本書籍的跨領域廣泛閱讀。

為鼓勵養成閱讀習慣,他建議可呼朋引伴共讀,共同選定主題,定期交換心得。

大量閱讀不是單累積知識,還可以融匯不同領育的觀點,學習分析和組織知識,也能拓展我們的思想格局。

➤ 解決學用落差! 「微學習」可成職場發光體,但自學非職涯成功目標

自學時代全面臨到,黃夏成勉勵捨棄被動式教育,找回學習主權,即時學習活用,與時代接軌。

自學時代全面臨到,黃夏成勉勵捨棄被動式教育,找回學習主權,即時學習活用,與時代接軌。 (圖片提供/如何出版社)

然而,黃夏成在書中指出,1975年以前,台灣社會變化緩慢,大專院校畢業者多能找到學業與專業相稱的工作,職涯幾乎是一片坦途,最後可在法定年齡安然退休。1980年後陸續畢業的高教生,職涯與學涯漸脫節。1990年後,除國家重視的產業上有合適且足額的工作外,其他畢業生都只能不務正業。

現今大專畢業生難以致用所學,學涯與職涯脫節的原因,即是台灣產業與社會產生了極大的變化。

他進一步說明,服務業這20多年來約佔台灣70%的產值,但教育體制設定的上層主學科卻是理工科、中層為社會科、最下層為術科,同時忽略人文學科;導致以人為本的各種職涯關係,產生落差。

因此,在這個被數位工具和多工生活支解成「片段化人生」的秒殺時代,「微學習」成為職場學習的新利器。

微學習,就是將內容切割成小單位,按可運用的時間長度進行學習。

藉此自主學習方式,除每天養成隨手閱讀定時定量的書籍雜誌或網路文章外,最即時活用的方式就是「現學現賣」。他建議,如工作有需要或空檔,可上Youtube或TED,花10分鐘學一個觀念或技巧,每日2、3次短時間的學習,不僅可解決當下問題成為職場發光體,長久下來,也能成為探索自身技能一途之一。

另外,黃夏成歸納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三個月一主題」與「三年一專題」的學習方式,稱之為「三三學習法」。兩個不同時間長短的「三」,學習類別或可依專業領域為核心,或從知識、技能、生命和生活等面向,按照短、中、長等期程,進到深度研究學習。

不過,儘管「職場自學」已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紀律,但他提醒,「自學」並非職涯發展中最為重要的目標,或為追求職涯成功的手段;而是按著人生各階段學習成為「真實又美好的自己」。「這就是一種數算自己日子的生活方式,你我自然會得著智慧的心。」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篇90篇10、12節

➤ 不再退休的後青春人生:延長自學貢獻,後勢看漲!

箴言提及:「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教會可善用退休會友的專才,搭建新的服事平台,讓其後勢看漲。

箴言提及:「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教會可善用退休會友的專才,搭建新的服事平台,讓其後勢看漲。 (攝影/記者蔡宜倩)

現代人長壽活到8、90歲,高齡已成趨勢,自學場域從而延長,「21世紀的人類不用再退休了!」65歲以後的「後青春人生」,仍可對社會做出具體貢獻,2、30年的大好歲月,如做好新的生涯規畫,會讓自己後勢更看漲。

然而,今年初,星展銀行公布的「亞洲樂活退休指數」調查顯示,台灣仍有4成民眾上未做好退休規畫。

另外,據國發會最新資料統計,台灣2016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3.3%,將從「高齡化社會」(7%)邁向「高齡社會」(14%);10年後的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佔比逾20%。因此,職場人士提前為退休準備的必要性,越發不容忽視。

你不能一輩子都從別人和工作上所得到的肯定,來餵養自己的自我價值,要學習以自己為生活中心。」對此,黃夏成建議可在計畫屆齡退休前夕5-8年,在職場上漸進式減少事務性的工作,瀟灑放下調整心態:

1. 首先,安排一場道別年輕歲月傷痕的告別式。「認真為這些傷痛好好大哭一場,正式跟他們道別,不再眷戀。」
2. 同時,收納大半生配戴的眾多光環。「一一將它們收到櫥櫃中,純粹以自己的分量過生活,腳踏實地也可以綻放生命的榮美。」
3. 然後,練習闖入不習慣的食衣住行育樂,擴張自己的舒適圈。「中老年歲月,仍可壯遊遠行,體驗不同的生命境界。」

✍ 到了人生後青春的季節,可以不用死守一方疆土,學習去回應世界的呼喚,放下手中的寶貝,往未曾踩踏的土地出走。

黃夏成個人擁有20年平行生涯的經驗,既是自學運動工作者,也是企管訓練講師。在思考生涯轉換的規畫期間,他建議:「可選擇一項興趣或社會服務,做為工作之餘投入發展的事務。」

除「雙軌並行」外,也有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重拾或自學培養興趣、生命職場教練、創作傳承等退休生涯途徑。而教會也可善用醫療、數位等專業人士會友的智慧,搭建出新的服事平台。

黃夏成擁有20年雙軌並行的職涯人生。

黃夏成擁有20年雙軌並行的職涯人生。 (攝影/記者蔡宜倩)

➤ 一輩子的「屬靈自主學習」 捨棄被動式的信仰教育,發掘屬靈的創造力

在經濟發展起飛的年代,人們追求財富與社會地位,「成功學」為顯學。但現代人有了成就卻喪失快樂,找尋快樂的「幸福學」正當紅。但當人生的幸福快樂還不夠時,就盼找到自我實現,即是「生命的呼召」;這便是黃夏成歸納出新的社會顯學-「意義學」。

馬克‧吐溫曾說:「人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日子,第一個是你出生的日子,另一個是你知道為何出生的日子。」生命終場的自學場域,也要連結到永恆的意義。

✍ 從信仰角度看「自學」,核心理念就是「心意更新而變化」。

基督徒一週聽一堂主日講道,一年52次,若算為52小時,信耶穌10年就是520小時,20年者即逾千小時,換算下來甚至可獲得一個學位;但仍或有人感到生命力量薄弱。黃夏成點出原因:「因為包括我們的屬靈知識跟生命,都是被灌輸而已,並沒有屬靈的自主學習。

「一定要自發性對耶穌產生渴慕,」他建議,不只捨棄被動的信仰裝備模式,轉而自主性藉文字及工具,學習屬靈上的知識;生活中,也要親身服事年輕的族群,讓自己擁有屬靈的經歷。

黃夏成解釋,屬靈上若是自主性學習,會發現所學和生命融合為一,如此生命才能真正進入「心意更新而變化」的進程。「65歲以後的人生,都還擁有很多創造力、生命力及行動的力量,當中也包含了屬靈的創造力。」

捨棄被動式的信仰教育,找回屬靈的學習主權。

自發性對耶穌渴慕,讓所學的信仰知識與生命,知行合一。

自發性對耶穌渴慕,讓所學的信仰知識與生命,知行合一。 (照片提供/慕真在家教育協會)

【《自學時代》新書內容試閱】

點圖可放大。

點圖可放大。 (圖片提供/如何出版社)

點圖可放大。

點圖可放大。 (圖片提供/如何出版社)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