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照片提供/基督教勵友中心)

隨著網路世代的來臨,『網路霸凌』,又稱『網路暴力』,成為新興的社會議題。由於網路的匿名特性,使用者通常不需表明真實身分,僅靠一個名稱,即通行整個網路;因此,網路的使用者藉此特性,可能展現出與日常生活不同的型態。雖然行為發生於網路世界,卻常造成受害人心靈創傷、扭曲、課業成就低落、人際疏離,甚至有可能逼迫受害人產生報復性的攻擊行為,或使受害人轉而霸凌他人。

正處於自我認同及角色認同階段的「青少年」,由於社交與人際互動技巧正在建立,社會批判素養也正在培養中,此時期容易為了獲得同儕、團體的認同和地位,而作出霸凌行為;也易從受害者,轉為霸凌他人的加害者!

年初,勵友與香港遊樂場協會合作,進行了網路與實體問卷調查,瞭解大台北青少年在網路上交友的狀況。從回收的828份有效問卷中,我們發現青少年最常使用的網路人際互動平台前三名為:FB (93.6%)、Line (88.3%)、線上遊戲平台 (38.0%)。

而在霸凌相關議題的部分,34%的受訪者表示,曾在網上對某人發出刻薄取笑或傷人的話,而其中有2.4%表示經常這樣做;而在相對的問題上:46.6%的受訪者表示,曾有人在網路上對自己發出刻薄取笑或傷人的話,而其中4.3%的受訪者表示,經常受到如此的對待!

有8.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遭受網路霸凌,霸凌者以學校非朋友之比例72.0%為最高,其次為朋友55.6%,而網路上不認識的網友僅佔16.7%。

因此,我們鼓勵青年朋友勇敢宣示『我的言論我負責』,不對自己不了解的事件發表意見或評論!也呼籲學校讓學生有更多自由交流的機會,消除不同年級的隔離政策,透過互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了解彼此,進而學習同理與接納。

其實多數「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在人際處理議題上都是弱者。關心少年的家人朋友,若知悉少年正處於被霸凌或霸凌人的情況,應儘早主動尋求協助,這樣才可以預防更大危機發生。

認識網路霸凌小筆記:
一、重複且不斷地對其他網友使用言語暴力。
二、重複且不斷地對特定網友或網路群體進行杯葛。
三、重複且不斷地在論壇中用「發帖」甚至以「洗版」等方式公開侮辱受害人。
四、模仿或「截圖」特定網友外表、行為特徵或對話,並且加以羞辱。
五、「起底」或「爆料」:把受害人之個人資料(如真實姓名、容貌等)公開。
六、「改圖」: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這些相片旁加上誹謗性文字。
七、「關係霸凌」:重複且不斷地傷害跟受害人有關的人事與朋友,藉以孤立受害者。
八、使用不同的帳戶及身份攻擊同一名受害人,使受害人誤以為很多人討厭及攻擊他。
九、匿名誹謗。

▌HOT!!! 本周超熱門 ▌

「真正的愛不是只靠感覺,是我們的選擇」 你所不知道的德蕾莎修女-《愛無止盡德蕾莎》

【劉曉亭專欄】快開學了,為孩子禱告吧!

黑道‧傳道-從不歸路走回天堂路的林榮賜

一位敬拜主領最深的懺悔

羽球國手逆轉勝奪冠 周天成:耶穌是我教練!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