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因著殖民開墾,1882年客家人自廣東、香港,福音移民到時稱「北婆羅洲」的馬來西亞沙巴。

因著殖民開墾,1882年客家人自廣東、香港,福音移民到時稱「北婆羅洲」的馬來西亞沙巴。 (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斗湖堂)

巴色會,一個充滿神秘感的東方名字。

她雖身在馬來西亞,卻與華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

發跡於船堅砲利的時代,她遠從瑞士的萊茵河畔,揹負福音信念至華夏地土。隨著殖民占領的拓墾高峰,一批批的客家人把她帶來到「風下之鄉」-北婆羅洲。她在這裡建立一定程度的根基,使改稱「沙巴」的北婆羅洲,成了馬來西亞客家福音最興旺的根源地。

遠在南海的彼端,因著她,客家福音信主比例最高達3、4成,就在沙巴;令台灣客家福音事工稱羨。現在,隨著同為客家人的「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中文大會會牧鍾希明牧師分享,一同與《今日報》揭開「巴色會」的美麗面紗。

馬來西亞巴色會歷史回顧。(影片來源/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斗湖堂)

沙巴州,承接客家福音移民的土地 當地客人相當「軟頸」

在台灣,有多達逾400萬的客家人口,信主比例卻極低,僅0.5%。因此,當福音遇到台灣客家人,似乎與其刻苦耐勞的「硬頸精神」結合,心土如同「硬著頸項」的以色列百姓。

然而,「不能說客家族群是福音硬頸,而是沒有被耕耘,我們很對不起客家族群,台灣基督教其實起步晚了!」在一次的客家福音研討會上,台灣「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主委余慶榮牧師曾如此表示。

根據「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的資料指出,全球有8千萬客家人口,大陸有6千5百萬,散佈世界各地的則有1千5百萬。但也因其到處「以客為家」的特性及堅毅不拔的性格,對於傳統家庭信仰的凝聚力更為向心,以致信主不易。

不過,「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中文部會牧鍾希明牧師受訪時指出,位在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與砂拉越州,共擁有70萬華人,沙巴華人40萬中,8成為客家人,裡頭信主比例高達30-40%,砂拉越客家信主比例則稍低。

他同時談及,整個馬來西亞擁有700多萬華人,其中有200多萬客家人。但在19世紀末期,巴色會隨著殖民拓墾高峰,藉著客家人將福音帶到婆羅洲,其率先落地東馬的沙巴(北婆羅洲),因此東馬的客家主內人口比例相當高。

「可以說是一種福音移民。」鍾希明感恩說道,由於福音移民的背景,以及天主教與基督教的慈惠、辦學事工,讓東馬的客家人口相當「軟頸」,對福音接受度頗高。

然而,「像台灣、世界各地很多客家人,卻沒有一間客家教會。」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中文大會會牧鍾希明說。

然而,「像台灣、世界各地很多客家人,卻沒有一間客家教會。」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中文大會會牧鍾希明說。 (攝影/記者蔡宜倩)

巴色,遙遠的瑞士萊茵河畔 宣教士讓客家人「崇尚真神」

巴色會從何而來?

巴色,是現今瑞士第三大城「巴塞爾」(Basel)在19世紀的中文譯稱,橫跨萊茵河兩岸,處在德國、瑞士、法國交界處。

1815年,一批德國、瑞士等國信徒在該城成立了宣教差會,後來定名為「巴色差會」(Basel Mission),同時差遣宣教士至各國傳道。「他們所差派的宣教士到大陸傳福音,那時是1847年,在那裡傳福音、建立好多教會。」鍾希明提到。

當時,瑞典航海家航海家之子韓山明(Theodore Hamberg,1819-1854)、德籍牧師之子黎力基(Rudolf Christian Friedrich Lechle,1824-1908)兩位宣教士來到廣東學習語言後,決定向客家族群傳福音。其中,韓山明僅來華7年便在港離世,卻被視為是「近代宣教史上首位向客家人傳福音的宣教士」。

瑞士的巴色會宣教士前仆後繼來此,廣東的客家區域及香港建立近200間堂會,100多間學校,信徒好幾萬人,成為大陸「巴色會」的起源。

後在1924年改為「崇真會」,「崇尚真神,崇尚真道」,將客家福音工作交棒給華人。香港崇真會及台灣崇真會,皆是以客家社群為主的客家教會宗派。

北婆羅洲,大陸客家人的新夢土 巴色會伸手助「福音移民」

透過黎力基宣教士,第一批10個家庭的客家信徒,飄洋過海至沙巴。

透過黎力基宣教士,第一批10個家庭的客家信徒,飄洋過海至沙巴。 (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斗湖堂)

當中,黎力基宣教士,則是客家基督徒來到東南亞的重要橋梁。

隨著船堅砲利,英國在19世紀末殖民婆羅洲。當時的英商公司向同屬英國殖民的香港,透過巴色會招募華工,至北婆羅洲開發土地。「宣教士當然是找主內的,」鍾希明提及,當時的經濟欠佳,時值太平天國之亂,多數民眾對基督徒印象不好,再加上香港的廣東人與客家人產生械鬥,「很多人就有想逃出國內的想法。」

首批來到沙巴開發的客家主內家庭有10個,至古達的老山墾殖;第二批更多達數百人;第三批則抵古達之檳榔樹和西海岸的夏南南、孟家達。「所以,一批批的福音移民,就下來沙巴。」

「感謝神,我們這些祖先來到這裡的時候,六天勤勞工作,禮拜天就擠在其中一人的家聚會。沒有傳道人帶著他們,就這樣開始教會了。」一面謀生勤奮工作;另一面也不忘靈性生活而建立教會,並辦學。這些客家福音移民,除胼手胝足建立家園,也要維持教會及學校,相當辛苦。

在沙巴,我們是第一個客家人的教會,也是第一間華人的教會。」因此,在東馬的沙巴中,客家信主比例高達3、4成,高於馬來西亞各區。

不過後來,北婆羅洲在二戰時遭日軍侵略,信徒被殺、教堂被毀,當時教會的總牧師雖慘遭酷刑,最後仍保全性命。日軍向盟軍投降後,信徒對重建家園已心力交瘁,幸有美國信義會伸出援手,教會才恢復活力,因此馬來西亞巴色會除與瑞士巴色差會保有母子關係,而後也加入、成為「世界信義宗」(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的一員。

在廣東、香港設崇真會後,馬來西亞的巴色會則繼續沿用其名。1963年馬來西亞獨立後,名為「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The Basel Christian Church of Malaysia)。「香港崇真會、台灣的崇真會,跟我們是姊妹會,是同一個媽媽(巴色差會)出來的。」鍾希明表示。

當時移民到沙巴的客家信徒,6天辛勤工作以外,不忘自行在家裡聚會守主日,兼顧靈性生活。

當時移民到沙巴的客家信徒,6天辛勤工作以外,不忘自行在家裡聚會守主日,兼顧靈性生活。 (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斗湖堂)

老山堂,巴色會第一間教會 今在大馬落地生根170間堂點

第一批客家福音移民1882年遠渡重洋,來到北婆羅洲後,在古達老山的聚會處-「老山堂」成了巴色會第一間教會,客家福音在此萌芽生根。

該會信徒大部分為客家人,因此其中文大會所使用的語言以客家話為主。隨著客家福音在此落地愈久,信徒向各族萬民傳福音的使命愈深,該會於是成立了國文大會(馬來語為該國國語)及英文大會,並在馬來西亞各區設立宣道中心。

目前巴色會在馬來西亞擁有約5、6萬信徒及170多間堂點,其中國文大會有130間、英文大會11間、中文大會41間;分布在沙巴的就有30餘間。此外,也設有超宗派的沙巴神學院。

而中文大會的41間堂點,不只散佈在城市、鄉間與山區,100人以下的小型堂點約有14間、200-500人有20間,500人以上有7間。鍾希明說,「我們中文大會有客家崇拜、也有華語崇拜,也有華語翻客語、英語及馬來話的聚會。」

沙巴神學院外觀。

沙巴神學院外觀。 (照片來源/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斗湖堂)

「沙巴的客家教會,起來吧!去到沒有福音的客家人當中」

儘管現今,不只巴色會,馬來西亞的不同宗派如聖公會與浸信會等,也開始從事客家福音工作;以客家人為主的巴色會,也注重不同族類的宣道使命。但巴色會沒有忘記客家先祖當年離鄉背井來此打拚,不忘傳承信仰與福音辦學的初衷,要恢復客家福音的活力。

台灣有客福(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客福引起我們要組成全球客福。」鍾希明談到,由於台灣的客福在台推展客家福音不遺餘力,因此身為傳承客家福音根源的巴色會,也被激起共同推廣1974年成立的「全球客家福音協會」,其辦公室現今設於東馬的砂拉越。

第四屆全球客家福音大會去年於新竹落幕,明年第五屆將在沙巴召開,預計將有1,600人來到馬來西亞客家福音的起點-沙巴。

「在沙巴的客家人很有機會聽到福音,」然而,在這個承接客家福音根源之地-巴色會,身兼全球客福同工、同為客家福音移民第四代的鍾希明呼籲,「沙巴的客家教會,要學習給出去,因為世界還有很多客家人還不是基督徒。歡迎沙巴的客家教會,加入全球客家福音協會,去到還沒有客家教會的客家人中間。」

客家福音透過巴色會來到馬來西亞已經135年,但是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還沒有全聽到福音。

沙巴的客家教會,起來吧!去到沒有福音的客家人當中。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中文大會會牧鍾希明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標誌為乘著十字架福音的船,顯見客家人福音移民的歷史背景。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標誌為乘著十字架福音的船,顯見客家人福音移民的歷史背景。 (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斗湖堂)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