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曾為女同志克莉絲蒂,闡述生命改變的經歷。 (照片來源/影片截圖)

「我真希望我是一個男孩。」一名過去為女同志的克莉絲蒂印象深刻的說,這是她年幼時說出的第一句完整句子。 母親也告訴她:「你希望成為一個男子,是好事。」此鼓勵,已然在她身上投射「否定女性特質」的期待,導致其童年時期,一心只期待自己成為男生。 自此,克莉絲蒂開始不喜歡女性化的裝扮,從小學起,就不喜歡穿裙子…

美國基督教網路影音媒體-《純潔熱情》(Pure Passion),推出一部紀錄片中,描述一名前女同志克莉絲蒂的生命轉變經歷。片中,描述了其童年和青春期成長過程,如何日漸造成同性吸引,以及接觸福音後、帶來的醫治與轉變。

 

成長過程得不到雙親肯定

 

出生在不健全家庭的克莉絲蒂,成長過程中未得到雙親肯定,加上兒時曾遭性侵,以致日後開始從女性身上找到情感滿足。

 

其自述,母親在懷胎期間,就非常希望肚子裡的孩子是個女孩,但克莉絲蒂出生在對女性非常不友善的家庭,母親也清楚家中男性對待女性的方式,因而對她有更高期待,甚至在其年幼時,無意識的灌輸錯誤觀念。

 

「很遺憾的是,我父親有他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更是雪上加霜。」克莉絲蒂回想,父親對待女人的方式,只有「性」的取悅,於是在她心中加深了「女人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取悅男人」的潛意識,並使她不想成為一名女孩,而漸漸塑造自己成為男孩的模樣。

 

「我父母的婚姻不好,所以我沒有任何健康男女互動的好榜樣。」其10歲時,父母離婚,緊接著發生三件事,將她推向錯誤的性別建構。

1. 父親在孩子面前做了最壞的示範,以致她得不到健康異性交往的觀念。
2. 遭受性侵、卻沒有家人的愛。
3. 已認識信仰,但家庭的破碎,使她開始遠離上帝。

 

生命改變的起點

克莉絲蒂13歲時,父母將她送至寄宿學校,當時她不僅有性別混亂問題,還有被遺棄的感覺,但對她來說並不自覺。高中時,其開始對同性投射情感依賴。

 

高中一年級,她開始依附最要好的同性朋友,但對方無法等同相待,於是她不斷尋找、將情感轉移其他同性對象,直到有同性回應其愛意。「那個關係非常密切,且感覺非常像真愛,在那個關係裡,我感到非常滿足,而且感到有種解脫。」高中畢業後,兩人分開,重創了克莉絲蒂。

 

奇妙的是,進入大學後,她加入划船隊,教練是一位基督徒。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轉捩點…」划船是克莉絲蒂最有自信的運動,而當時許多美國的划船女教練都是女同志,這是展現自信與尋找對象的一種方式。為了追求教練,她進入教會,只為引起其注意。

 

沒想到這一切,成為她生命改變的起點。

 

「這一群基督徒女性的互動模式非常吸引我,她們彼此愛護、挑戰、支持,沒有故作姿態,她們不做作,只單純的愛,我覺得這非常酷,我開始嚮往這種愛。」這種愛促使她開始親近上帝,雖然起初不喜歡,但因這群姊妹能理解她生命中的破碎,並持續給予幫助。

 

之後,因得知高中時期的同性對象移情別戀,她在痛苦掙扎之際,決志禱告、相信了上帝;更進而脫離同性吸引的情慾掙扎。

 

如何脫離同性情慾掙扎? 獲得愛與肯定

 

未信主前,克莉絲蒂曾去找她的教練,對其說:「我想成為一名基督徒,但我想我太喜歡罪了。」教練微笑、並問她:「你認為罪是什麼?」她說:「我想任何聖經說是錯誤的,就是罪。」教練解釋:「若上帝是一位慈愛的神,而祂深深的關心妳,那麼任何會傷害妳的事,才是『罪』。」她心想,因為這段同志關係,造成自己情感傷害,因而意識到何為罪。

 

期間,經歷長期的掙扎過程,她不斷禱告,甚至遭遇試探,8年後再次跌倒,甚至一度尋死、並控告神:「祢到底要我怎樣?」質疑上帝為何沒有醫治其掙扎;而為遠離同性傾向的羞恥感,她換了教會、搬家、換工作,進入全新環境;沒想到這一切,是神預備的恩典道路。

 

這段日子,克莉絲蒂學會仰望與安靜在神面前,加上同性的陪伴與代禱,她將痛苦與掙扎不斷傾訴給神,與祂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並在教會中獲得男性與女性的愛和肯定。

 

「這一切的經歷,建立了我的女性特質,因為我知道我不是垃圾、不是被人遺棄。」克莉絲蒂坦言,弟兄姊妹沒有刻意教導她,而是無形中讓她看見,如何活出自己的身分與女性特質,日漸,其發現自己跟異性戀女性沒有什麼不一樣,而開始建立女性應有的氣質與自信。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