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美國大學匿名社交軟體Sidechat平台,引發許多八卦、仇恨言論,引人再思保守口舌重要性。(圖/shutterstock)

前陣子,一款新興的社群軟體Sidechat,在美國大學校園中大受歡迎,僅需以電子郵件註冊,就可「匿名」發表任何評論,每天都有大量的八卦在上面流竄,也激起許多仇恨的情緒,甚至曾在校園中激起反猶主義。

 

值得基督徒思考的是:在匿名平台上我們是否仍保守自己的口舌,也能不隨意的按讚、分享?臺灣學生喜歡在「靠北版」上抱怨,是否有更好的抒發方式?本報邀請校園福音團契中區傳道同工蔡偉婷分享其看法。

年輕人瘋社群,發文成情緒出口?

Sidechat這款大學生最愛的社群媒體,卻讓美國大學校方頭痛不已,因在上流傳的內容,甚至已經震驚美國國會。缺乏任何約束機制,這裡,迅速成為網路仇恨言論的集中地。

 

年輕人愛用網絡社群平台為人所熟知,校園福音團契中區傳道蔡偉婷指出,自身所牧養的台灣學生們,大多會使用Dcard、Instagram與同儕互動,並會以多個小帳區分發文的類型及分享的朋友群,根據對象的不同,展現不同的自我形象。

 

對此,她平時就觀察到,在校學生於團契的群體中,大都表現的較為溫和有禮,不太會在言語上針鋒相對,反而是畢業後到三十歲這個區間,關注了更多社會議題,在世界事件與信仰之間拉扯,漸漸地對社會、對教會累積許多不滿,社群媒體就成為情緒發洩的出口。

 

社群上的書寫是帶有距離感的,若缺乏對當事人的了解,僅憑字面意思去理解,或去辯論,不僅傷害彼此的關係,也破壞了對話的可能性,少了溫度和理解。

 

  • news-details
  • 年輕人以愛用社群媒體為人所熟知,若沒有了解當事人發文的前因後果,單憑字面去揣測,不僅會傷害關係,更失去對話的可能性。(圖/shutterstock)

辨別、論斷與抱怨,謹慎發言權

談及基督徒在「靠北版」發文抱怨是否合適?長期牧養學生的傳道蔡偉婷指出,面對不同的情況,我們有自由表達想法的權利,但需要留意的是:這些言論發表是否有貶損到他人的自尊,甚至否定掉上帝創造人的價值?

 

在《詩篇》當中,我們也可以看見詩人也有許多咒詛和哀哭的言論,不禁引人思想:上帝並沒有摒棄所有的負面,反而允許人有抱怨的時刻,真誠的將心情抒發出來,因此在不貶損他人尊嚴的前提下,適度的抱怨是被許可的。

 

同時,在《約拿書》中,亦可見約拿忤逆神、發怨言,與神討價還價,然而上帝還是使用他。

 

因此,藉此提醒:面對抱怨的人,我們不妨多一點耐心,理解抱怨背後的痛苦。在聖經中,也提及很多弱勢、遭受痛苦的人,如:孤兒、寡婦,他們的聲音同樣需要被聽見。

 

若教會只專注於討論祝福、恩典等正面意涵,而忽略痛苦、弱勢的聲音時,反而無法體現出真實的信仰,也無法體會在痛苦中,伴隨而來的愛與恩典會有多強烈。

  • news-details
  • 蔡偉婷提醒,我們有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但要注意到言論是否貶損到他人的人格。(圖/蔡偉婷 提供)

比起論斷、口舌,神似乎更關注的,是否我們對不公義的事無感,缺乏對弱勢族群的關懷?

 

基督徒面對論斷,需要辨明:1.論斷的定義是什麼?2.是否只是單純抒發,或是在保密的狀態下進行?若只是抒發,沒有污辱他人,跟所謂的論斷還是有程度區別的。

 

過於嚴謹?或過於壓抑?總要以愛相待、溝通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督徒對論斷的界定過於嚴謹,反而變得什麼都不敢說,產生過度壓抑的狀況,在某些情況中,可能演變成私下利用「手段」去處理事情,雖然表面看著很平和,沒有做不合神心意的事,實際上卻是處心積慮要反對或逼走對方,這反而比直接論斷人更惡劣。

 

若人與人之間有衝突,不妨效法馬太福音18:15-17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她再補充,可先尋求一個合適的時間與對方面對面懇談,原則是可以表達生氣,也可以不同意對方的看法,但不羞辱對方。雙方會談是為了挽回對方,而非爭論輸贏,縱使雙方意見不同,先真誠袒露自身能力的限制與軟弱,透過理解和聆聽體恤彼此的立場,才能坦承對話。

  • news-details
  • 若與人發生衝突,選擇私下對談並非在言語上爭輸贏,而是坦承彼此的軟弱,敞開的對談,挽回對方。(圖/shutterstock)

一則批判的留言可能帶給當事人巨大的影響!

 

所以,在網路世界中,願我們能謹慎發言,並留心按讚、分享的舉動,讓言行都是以「愛」、「真實」為出發點,讓基督能得著榮耀。享受基督所賜的「自由意志」和言論自由的同時,也思考我們的發言,是否貶損到他人。蔡偉婷最後提醒。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