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這段經文是每一句都是肯定句,但在你我的生命中,你祈求的都得著了嗎?

從今天要談的主題,我想到聖經裡神為我們開門的經文:「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幾乎完全相同的經文,出現在路加福音和馬太福音,但前後的背景稍微有點不同。

 

我們就來仔細思考這段耶穌所說,我們每個基督徒都耳熟能詳的經文。馬太福音7章7-8節:「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這段經文是非常肯定的句子,每一個都是肯定句。但在你我的生命中,你祈求的都得著了嗎?你尋找的都尋見了嗎?很快就找到好的工作嗎?東西遺失很快就找回了嗎?叩門,上帝都為你開了門嗎?馬上,你心中就充滿各種獨白。

 

後面,耶穌立刻就說:「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馬太福音7:9-11)耶穌這段話,還是回應剛才前面的,就是,我們的天父一定會給我們最好的。

 

但你好好思想一下,你真的覺得是最好的嗎?可能不是吧?你心中一定常覺得:「神哪有給我最好的!我認為好的,神常常都不給我!」同樣的經文在路加福音就比較複雜和解釋來龍去脈;

 

馬太福音是放在耶穌的登山寶訓,裡面有各種不同的教導,包含這一段;而路加福音的前後文更完整,從第11章的第1節看起,前面是門徒要耶穌教他們如何禱告,是比較簡化的主禱文,然後耶穌又說...,可見,耶穌的這些比喻,是放在耶穌教主禱文之後,接著耶穌立刻用一些比喻,來強化祂要傳遞的真理。

 

到底這個比喻,跟耶穌所要教導的內容有何關係?


路加福音11章5-13節:「耶穌又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到他那裡去,說:『朋友!請借給我三個餅;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來到我這裡,我沒有什麼給他擺上。』

 

那人在裡面回答說:『不要攪擾我,門已經關閉,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來給你。』我告訴你們,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

 

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 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嗎?」

 

後面是拿作父親的來比喻,前面則是拿朋友去求餅來比喻,讓我們來思想,這幾個比喻、跟耶穌所說的:「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 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帶出禱告的真理

耶穌透過這些比喻,在這個真理當中,帶出兩個禱告的重點,第一個是禱告的人,第二是禱告的對象。禱告的人要對,禱告的對象更重要,你要知道是在向誰禱告。

 

一、 禱告的人

耶穌所解釋的重心,是放在禱告的人,而不是禱告的方法;我們常誤解了,以為要苦苦的哀求!聖經確實是教導我們要不住的禱告、恆切的禱告,但不是你多努力,來決定是否蒙應允?而是你的禱告!

 

你是不是正確的認識上帝跟你的關係,你是不是真的將祂當父親?你真的認識祂是神嗎?你相信祂的主權嗎?

 

「上帝給你的是最好的」你是否真的有這樣的信心,去跟這位神禱告?還是你這個禱告的人,只是用一般的想法:反正我就是苦苦 哀求,哀求到祂給為止!

 

二、 禱告對象

有許多人都是從民間信仰進入到基督教信仰,從前拜其它神明,現在來信靠神;所以我們可能會用過去的方式,來過現在的信仰生活,以前要照時間、規矩的拜神,現在也把我們的神當成神明;

 

求主幫助我們,認識我們所敬拜的對象,是全能、全知、全智、全善的神。

 

你相信我們的神是這樣的神嗎?如果我們禱告的對象,有錯誤的認知,我們就會有一連串的錯誤的方法,到最後會覺得,禱告就是這麼一回事。

 

你享受於每一次跟神的禱告、跟神的交通、跟神的分享?還是你禱告 當中,常常覺得非常失望?

 

詩歌《神要開道路》是 Don Moen牧師所寫的詞曲,那時他遇到極大難處,因為他妻子的妹妹,一家大小發生了車禍,有孩子當場就死亡、或受了重傷...。雖是這樣,他仍相信,神要開道路。

 

是否在我們受傷的過程當中,也常在反思:主啊!到底為什麼我會受傷?

 

你會受傷,別人也會受傷,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你沒有不受傷的特權;但在這過程中,我仍相信上帝是為我們開道路的神。或許在你的生命中,如同這首詩歌所說的,很多時候你好像看不到前面的路。

 

在許多的困境中、難處中,盼望我們用信心來相信這位神,祂是為我們開道路、為我們開門的神;有時候眼雖看不到,但是我們的信心,會幫助我們繼續走在這條道路中。

 

(6月13日‧張安安摘要)

 

(文章授權/永和禮拜堂) 摘文 作者/黃彬長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