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馬書8:24-25節)
聖經中多處提及瞎眼者得看見、瘸腿患者得行走,長大痲瘋病人被醫治等故事,這些對於追求實事求是、眼見為憑的醫護人員來說,可謂天方夜譚。「過去坦白說,我自己做醫療工作,對於『病得醫治』這點是半信半疑沒見過坐輪椅的人會突然站起來。」直到一次,前往泰緬地區的短宣行程,15天內與團隊走遍無數村莊,沒水沒電的異域
「這裡根本不是我的家,也不是我可以留的地方」13歲時,被父親過度體罰,施羽逃離破碎家中。被迫返家後,與父母關係越加惡劣,至23歲,甚至想放棄一切,然,最無助的時刻,神的愛如一道真光,照亮黑暗生命,自此人生完全改變。
「燃燒彈的威力很大,但饒恕和愛的力量更大!」恩慈的行動背後,是體恤、幫補與饒恕;人無法帶著苦毒或仇恨,感受生活周遭的幸福,因而,恩慈是開啟幸福之門的其中一把鑰匙。盧哲盛牧師以越戰中,遭燃燒彈嚴重灼傷的潘金福故事為例,講述因基督恩慈的愛和恩惠,人得以除去憤恨的帕子,按上帝的方式對待每個人。
當教會被提後的第二天,七印開始了七年大災難的序幕。而「七印」中的第七印開啟了「七號」之災,「七號」中的第七號開啟了「七碗」之災。這些災難都是空前絕後,輪番上陣的,其中還有重疊的,因此我們需要按著時間順序,逐一來看這二十一次的審判…
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支蠟燭??。這是你的靈魂在渴望變得更好時發出的光...
日常生活中,如何讓神來帶領你做每個選擇?祂是帶領我們的牧羊人,但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正在跟隨神?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言3:27)
吵架了怎麼辦?吵架後一定要和好嗎?林凱沁老師強調:一定要!不論面對任何衝突,都要學習修復關係,神也教導我們要和解。她分享聖經中,5個面對(較輕微)衝突的心態,希望幫助基督徒實踐真理,活出基督的生命!
我們總是說…然而…
你曾經因著擔心自己不夠聖潔、不夠愛人、沒辦法全然為耶穌擺上,而懷疑自己是否具備「跟隨耶穌」的資格嗎?
…能滿足於自己所有的,遠勝過貪得無饜。(傳道書6:9)
「長時間的挑戰,最容易搖動人對上帝的信心,」潘劉玉霞牧師指出,上帝不只管我們的「永生」,更要救我們的「現在」!但世界正以各樣的方式拉扯我們的注意力,安逸於各樣次要之事上。當現今巨大的動盪臨到,我們是否願意「進入方舟」、在職場為主站立,還是依舊放縱宴樂、隨己意而行?
…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你。(詩篇63:5-6)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創世記22:14
預備好的跟沒有預備好的,態度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會緊張,但是有人是帶著興奮的、有人是帶著懼怕的…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 -箴言3:27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
-箴言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