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一年協助的長者必須用「千」當單位計算,從健康、亞健康(編按:沒有生病,並不代表是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世界上有2/3的人都是處於「亞健康」狀態,也就是介於健康與生病之間的狀態)、失能到困難的失智照顧,都是服務範圍;不僅如此,台灣第一間24小時照顧重度失智老人的「團體家屋(Group Home)」-「天母失智症老人團體家屋」,也是從此處開始,其經驗與服務,更可謂影響台灣未來「長期照顧服務法」的參考指標之一。
然而這一切服務的背後推手,不是醫院或企業,而是一間教會─士林靈糧堂。
士林靈糧堂社區老人服務事工,目前有5間老人日照中心、2間團體家屋,服務範圍從老人陪伴、長青大學、居家餐食、日間照顧以及24小時的團屋都有,其中光是長青大學就有超過2,000人以上,同時結合社區,更有超過20個以上的服務據點,團體家屋的服務地區遍及花蓮,服務內容廣且深。
僅以一間教會之力,如何能達到如此卓越成果?除該教會主任牧師劉群茂的膽識與遠見外,「士林靈糧堂社區老人照顧服務部門」主任簡月娥敢於承擔的勇氣,同時功不可沒。
經驗0也敢投標 只有他們敢這麼做
1993年台灣進入老人化社會,因此,士林靈糧堂早在1999年以前就決定投入「社區老人事工」,正巧在這年,有公辦民營的機會-政府想要推行「老人日間照顧」服務,但當時根本少有人聽過「日照」這個詞。
由於該教會本身就對老人事工異象有負擔,經「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忠堅牧師介紹,而得知該標案,劉群茂即招集同工禱告,尋求方向,最後決定參與投標,沒想到真的如願得標,因為他們是當時唯一遞企畫書的單位…
「這個士林靈糧堂真的是憨面憨面,這麼大的案子,連企畫書都不會寫,還敢去標。」談起當時情景的簡月娥表示,在一片不被看好的景況下,劉群茂仍帶著極大信心跟勇氣,因著單純看見責任跟使命,就一股腦投身進去,令她相當佩服。
其實,當時教會不僅不懂該領域,連企畫書都是請教其他社福單位才完成,在完全沒概念下雖得標,問題也隨之而來:誰能去接手執行呢?
「反正也沒別人了」 Part Time同工撐起政府標案 神使用毫無經驗的人單純跟隨
得標後,原預計要接手的人選,突然都因為有其他考量,而無法承接,最後此重責大任竟落在簡月娥身上,對當時的她來說,相當不可思議,因為自己只是位「Part time(兼職)」的同工,負責帶周二的婦女小組,還要照顧不到2歲的小孩。
當師母來找她時,簡月娥問師母:「我可以嗎?」師母很可愛的回答:「可以啦,反正也沒別人了。」就這樣,開啟了簡月娥的長者服務之路。
當年5月,她成為全職同工,開始招募社工與醫護人員,6月時有位社工加入,7、8月則各來了1名護理人員,總共就4人。9月日照中心開幕後,就在近500坪的空間展開服務,而此處,就是現在的「臺北市士林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
本身既非社工、也無護理專業的簡月娥說,能有現今成果,沒什麼可誇,因為這是神定意要成就的!上帝就是給予她一顆很單純的心,自己從未想過該禾場這麼大、這麼專業;而牧者的信心,更讓她願意相信、跟隨,就這樣,神領她進入廣闊的迦南美地。
成為社區的好鄰社 就是傳福音最好方式
長者事工雖是由教會發起,卻不能用一般教會的方式來經營,簡月娥剛開始也曾試著將事工和教會產生更多連結,例如去教會呼召、徵召志工,但她發現,其實教會有不同步調、方向,如果勉強把兩者扣在一起,反倒造成彼此都會綁手綁腳。
「這是一個照顧的專業,和教會本質、本體要發展的,會有點不一樣;教會走教會的傳道授業解惑,(我們的)社區(事工)就是發展專業這塊。」
針對長照領域,由於士林靈糧堂起初就是朝公辦民營模式,所以「恪守中立立場」,對整體發展來說會更好,雖然看起來不像教會般積極傳福音,卻能更多落實上帝所講的-「成為社區的好鄰社」,用實際行動使人看見耶穌的生命。
看到社區需要,因著愛去服務、幫忙、提供、解決、陪伴,簡月娥認為,福音就是去向人傳遞上帝的愛,福音是在「做」中活出來的,當我們真正把愛落實到一個人或家庭的需要上,這絕對是福音的真諦。
另外這也是「福音預工」,當人們有需要時,我們能讓他們放手、安心,他對教會的觀感就會開始不一樣,當有一天對方接觸到福音時,會更有信心,對基督徒也會有更深入的情感,因為他的家人曾受教會照顧過,他有感受過耶穌的愛。所以把服務做好,其實才是最艱鉅的考驗,如何提供活出上帝愛的團隊和服務,甚至能帶出與世人不一樣的服務,這才是最重要的。
「不抵擋我們的,就是站在神這一邊的。」服務團隊中,許多人都非基督徒,但他們在工作時遇見困難,看見其他基督徒會透過禱告,改善困境,因而使許多員工經歷神,願意信主,這樣「與神同工」的環境,更讓簡月娥清楚呼召,深信職場就是禾場!
「雖然這塊(長照)是以專業為前提,但我們都相當清楚,若不是有核心的理念和價值,其實我們是不會來接這一塊的。」
最困難的團體家屋 帶出最大影響力
團體家屋的概念是自日本引進,2008年內政部以試辦方式,推行此新型照顧模式,士林靈糧堂所辦理的「天母失智症老人團體家屋」,是當時社會上「首家」的團體家屋。
「如果當初(政府)的試辦失敗了,那(團體家屋)可能就無疾而終。」目前團體家屋在台灣不超過10家,簡月娥表示,此照顧模式很困難,但意義重大,因不僅是幫助一個家庭解決照顧問題,更是使長輩能較有尊嚴的「繼續生活」,例如吃飯時,並不是倚靠餵食,而是幫助他們「自己吃飯」。
團體家屋主要收的對象是「重度失智症老人」,其展現出來的生命力非常薄弱,在照顧上相當困難,「要是工作人員沒有很強的正能量,(熱情)可能會被掩沒掉」,加上這是24小時的照顧,人力比日照多出3倍以上,成本極高,人員流動率更是一大考驗。
此外,團體家屋並沒有公辦民營的模式,經營團隊及場地取得皆是考驗,所以能明白,為何當初許多有名、大型的民間團體都不願接觸這塊,反而是由經驗最少的士林靈糧堂首辦。
但士林靈糧堂做起來了,而且成效非常好,不但逐漸有同工願意加入,去年更正式入法,代表未來長照也會往這方向發展。
過去不論是民間單位或公部門,都曾以為「教會只有愛心,沒有專業」,但士林靈糧堂的經驗,使其逐漸改觀;社會服務過去比較常需要募款,但簡月娥發現,將品質做好後,就有量,有量後就會帶進經濟規模。
教會本來就預計在這塊要「費財費力」,但神卻讓他們發展得很好,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幫助別人,原本單純的服務,卻碰巧搭上長照法,變成了「產業」,經歷到「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
如今士林靈糧堂取得公部門信任,成為長照政策的影響者,簡月娥更能在很多關鍵場合,參與和介入,她很感謝牧師的成全,給予其很好的空間發展,多年前也鼓勵她再去讀研究所。
「我們累積這麼多的實務經驗,如果再有一點學術背景,兩者結合,說話就能影響政策。」簡月娥認為,劉群茂是非常有見識、智慧的人,因為牧師的一個提醒,讓整個團隊不只是能在第一線作戰,更進而能成為一個示範、引導、有影響力的人,這就是真的上帝所應許我們:「做光做鹽,作首不作尾,居上不居下」。
現在已有愈多教會看到這塊需要,只要有機會,簡月娥都會鼓勵,「教會有很好的初衷,有服務的核心價值,看到需要就盡量去做,這就是我們詮釋愛最好的精神。為什麼我們能去做台灣的首創,正是因為上帝的愛激勵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