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磐頂長老教會在10月21日,邀請到南與北出版社吳信如社長來分享如何不再當個無助的專業助人者
吳信如社長首先指出,在舉辦這次講座的過程中發現,參加的人裡面有許多是來自教會的服事者或是社福機構的專業助人者,而這一些基督教專業助人者,在從事陪伴的過程中,內在會浮現許多軟弱,因著工作或是事工的緣故,這一些軟弱會先被自己隱藏起來,隱藏久了就會引發無助和無力感。如果我們期待教會的服事者或是在社福機構的專業助人者,可以走更遠的路並且依舊在這社會發揮重要的影響力,是需要幫助他們來照顧自己的。
什麼叫專業
吳信如說,常常我們以為需要具備外在的專業知識和領域,有證照,才可以稱之為專業。而專業這字的英文是profession,這字跟神父和修女要發願終身服事神的字是一樣的,等同於基督教的信仰告白,當一個人用專業的行動去表述內心的信仰,用專業的行動去告白起初想幫助人的信念,那樣的人就是專業。
幫助別人愈多的人通常是自己需要別人愈多的人
吳信如指出,1977年有一個德國的心理治療師施密特包爾寫一本書叫「無助的助人者」裡面提到,有一些助人者最後變得很無助,並不是因為找不到人幫助他,這是因為他幫助別人的動機來自於內在有一個需求才去幫助別人的。
很多人在幫助別人時,內心真正的需求是需要別人的肯定、掌聲和讚美,才找到自我的價值。這常常隱藏在內心,成為內在的陰暗面,若沒有覺察,會成為一種危險,在助人的工作上會傷害別人,也在不斷付出並期待別人一直肯定他中burn-out,當批評和意見一來就會崩潰,最後傷害了自己。
助人者和陪伴者的先決條件
吳信如社長提到助人者和陪伴者的先決條件。第一、先認識自己。常常我們會聽到要有一種說法就是,「先遇見上帝,才會遇見自己」,如果是這樣,我們會變得用自己的認知去認識神,當我們不認識自己的時候,我們來到上帝面前會戴著一個面具,透過我們的以為來以為神,並用這樣的神來滿足自己,這是錯誤的。
一個人若壓抑和否認自己的黑暗面,將來的某一天會在不適當的地方以不適當的方式和情緒爆發出。「遇見上帝之前,先遇見自己」,一個助人者需要自我覺察,透過靜默、工作和團體生活中了解自己內在的需求和陰暗面。
先處理自己,認識自己,把彎彎曲曲的內在真實擺在上帝的面前,並求神幫助我們去處理和面對內在的黑暗面,這就是靈修。用真實的自己去遇見這位真實的上帝,這會幫助助人者避免讓自己成為加害者和被害者。
第二、在每個受助者身上看見耶穌基督,協助他們擦亮被創造時美好的形象。
第三、真誠陪伴。「陪」這個字是「耳」部,所以傾聽很重要;右邊是「立」,表示勇敢站立在需要者與痛苦者的身邊支持他們;右下的「口」,小小的,表示要說真誠安慰的話。
要懂得照顧好自己
耶穌有很多時候,是退去到曠野禱告,耶穌也會照顧自己。
助人者要懂得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和聆聽自己的情緒;不要落單,需要有支持團體;該放下的時候要放下,在艱難的環境中、失望、負擔過重時透過說「不」來照顧好自己。
助人者也常常有「如果…就好了」的想法,例如:「如果當時我可以好好溝通就好了」「如果當時我這樣做就好了」,這信念的焦點還是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真正關心別人。另外,這樣想法會耗能,讓自己充滿無力感。最後,吳信如社長帶大家做一個照顧自己的練習。透過靜默,把自己做不好的部分帶到上帝面前,求神幫助我們把做得不夠的地方成為對方的祝福。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