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她感謝神,現在看父親的眼光不再一樣,知道「爸爸不是不愛她,而是不知道怎麼愛她。」而她要用神的愛去愛爸爸。 (攝影/記者丁平;編輯中心製圖)

 

原為個性活潑、聽話乖巧的女孩,劉奕庭卻在國一時,因父母離異使其性情大變,成了師長眼中的「問題學生」,任由課業擺車尾,過著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但2年後,她遇見上帝,並在4個月內考取第一志願-台大,更與父親恢復關係,如今陪伴許多問題少年,她先前分享見證時鼓勵莘莘學子:「不失去盼望,改變自己,勇敢追夢!」

 

家中排行老大的劉奕庭,從小非常聽話,當母親嚴格禁止孩子喝汽水、吃糖等,她也從不忤逆,學校老師更是每學期給她相同評語:「熱心助人、活潑開朗、天真大方…」最後於畢冊上留言給她:「妳是一個很有自信的孩子,希望妳能帶著這份自信長大,影響周遭的人。」

 

得到父母恩寵、師長肯定的劉奕庭,認為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殊不知在一夕間,家庭開始惡化…

 

有次家中傳來「摔東西」的聲音,這是她第一次親眼看到爸媽吵架,以致內心起了些微變化。身為「大姊」的她,在努力保護2個驚慌失措的妹妹之餘,更見到父母關係每況愈下,開始分房,媽媽天天哭…

 

某天,劉奕庭在家中撿到一張「離婚協議書」,且雙方都已簽上名,於是偷偷暗藏起來。然而,就算沒有「離婚協議書」,父親脾氣仍暴躁,母親也每晚喝到爛醉…同時,劉奕庭的品德也逐漸離經叛道,老師口中的「好學生」,成了「問題學生」。「全世界都對不起我,沒人關心我,我最好的朋友也不理我…」她變得憤世嫉俗。

 

向上帝禱告:「讓我回到聽到摔東西的那天之前」

 

當時,劉奕庭突然想起,小時候和外婆去過教會,那段時光也是她最開心的時候,沒任何壓力、很開心、唱歌跳舞、又有糖吃…福音的種子,早已落在她的心土裡。「我覺得進到佛堂感受到的是『害怕』,但進到教會卻感受到『喜樂』,我不想要拜一個會讓我感到害怕的神。」儘管沒有決志,劉奕庭仍單純相信耶穌。

 

國二時的她,經常出入訓導處、寫悔過單…但每晚睡前都會向上帝禱告:「感謝祢,今天讓我平安渡過了,求祢保守全家可以信主,然後讓我一覺醒來,這些事情好像一場夢一樣,讓我回到聽到摔東西的那天之前。

 

縱然每晚都如此禱告,劉奕庭卻發現自己更厭惡爸爸,並發生許多衝突。「我不知道為什麼人會這樣子?爸爸原本是這麼關心我們、照顧我們、愛我們,但對媽媽卻是這樣,這是同一個人嗎?還是每一個人都有個兩面的自己呢?那我要怎麼相信人?」

 

劉奕庭後來得知,父母要離異是因父親外遇,但她仍渴望聽見爸爸親口承認錯誤。爸爸雖然有所回應:「我有外遇,但我已經處理好了。」但這句話使憤世嫉俗的劉奕庭認為:「什麼叫處理好了?」、「你一句處理好了,就想要抹煞掉我們這一年來承受的一切嗎?」

 

劉奕庭母親教導孩子們:「要愛爸爸,不要討厭爸爸,爸爸媽媽是上一代的事情,跟妳們沒關係。」一段時間後,劉奕庭學習與父親通電話、吃飯…日復一日,劉奕庭對爸爸的懷恨漸漸放下。基測考前100天,與父親關係漸改善;為不受任何人干擾,父親留給她一間空房,最後她以成績PR值89,順利考進師大附中。

 

基測完畢,又貌似與父親和好,是否雨過天晴,什麼事都沒了?

 

劉奕庭開始進到教會,但因當時她在意旁人眼光,於是都戴著帽子。同時,她也好奇:「為何唱詩歌都要哭?為何禱告要舉手?」渴望「被人看見」的她,卻又害羞躲在後面,盼和大家一樣快樂,卻又不敢…

 

心裡的「洞」 只有「愛」能填滿

 

劉奕庭記得,有次唱詩歌時,一股很強烈的情緒在她內心波動,她感覺自己的心中有好幾道鎖,但卻一道道被打開,最後情緒湧出,放聲大哭,同時還有一種很溫暖的力量安慰她。

 

上帝這時對她說:「孩子,我很愛妳,這一切都不是妳的錯。」劉奕庭領悟,原來她把父母離異的責任都怪自己,使自己活得不快樂,她第一次深刻的體驗到上帝的愛。

 

她哭完後,笑顏逐開,且卸下面具,勇於走到台前,可以想笑就笑、想哭救哭。

 

生活回到順遂,與朋友、父親關係恢復後,也結交了不少教會朋友,她卻感到就算每天玩得開心,仍有股莫名的缺憾始終填不滿。於事,又再一次的敬拜中,這份空虛突然被填滿了,「原來這個洞,只有『愛』能夠填滿它。」

 

劉奕庭開始喜樂傳福音,想方設法將周遭的朋友帶進教會。但傳福音過程中,發現自己產生「驕傲」,以為很會關心別人、愛別人,卻發現原來自己的「愛」不足,無法去愛。

 

一次,她一遇到一位漫不經心的小組員,使她大發脾氣。但劉奕庭選擇跟上帝坦承自己的愛心不足,神就賜給她一顆「同理心」,明白這位小組員因原生家庭關係,也同樣和曾自己般,「想要卻又不敢要」的心情。

 

 

重考時選擇上好福分才進台大 天色未常藍 盼用神的愛去愛爸爸

 

 

當時,劉奕庭認為自己對父親的不饒恕,已完全釋放。某晚,她與父親聊天時,才發現自己沒有完全原諒爸爸。當父親一提「媽媽」,自己仍很激動,最後和父親大吵一架。

 

劉奕庭才明白,原來自己無法相信「男人」。當她在教會陪伴青少年時,也發現:「自己不相信『愛』,卻分享『愛』,不相信『家庭』,卻分享『家庭』的真理。」內心矛盾的她,比喻自己的生命如同擁有一個盒子,把不堪經歷往裡塞;上帝雖始終祝福她的服事,使學青團契從3人增長至15人,但自己生命卻有多年問題沒有解決。

 

大學落榜後,劉奕庭進行重考前衝刺前,媽媽卻意外讓她參加一年一度的營會,其中深受上帝憾動。營會後,她只剩4個月時間預備大學考試,沒有補習,每天按照學校上、下課、午休的生活作息,並設定許多鬧鐘,從早上8時唸到下午5時,晚上休息,仍照常參與禱告會、學青聚會、主日等聚會無不出席。

 

因她知道:「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神將一切都要加給她。」4個月後,她考上了第一志願-「台大」。

 

劉奕庭表示,自己並非很聰明的人,是因上帝看見其努力「悔改」與回到「敬虔」的態度。同時在會中呼籲莘莘學子,不要為了課業放棄聚會,因為選擇神才是上好福分。

 

大學時期的劉奕庭,更體會信主並非天色常藍了。經歷學費繳不出來,甚至下一餐在哪、下個月住哪都不知道…

 

「祢不是說神的兒女不會去做乞丐?不會去討飯嗎?」禱告完,她隨即翻開《聖經》一處經文-「少壯獅子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一樣好處都不缺。」沒想到,教會中不少長輩為她奉獻學費與4年的生活費。

 

更奇妙的是,房東當時要漲她的房租,反而下降。台大附近一間30坪的房子,預計從2萬塊要漲,卻只收她1萬塊。

 

今年初,神給劉奕庭一句話:「今年是妳爸爸要得救的一年。」她感謝神,現在看父親的眼光不再一樣,知道:「爸爸不是不愛她,而是不知道怎麼愛她」。而現在的她,更盼望自己用神的愛去愛爸爸。

 

由左2至右為,劉奕庭、排行老二妹妹、母親、排行老么妹妹。 (攝影/記者丁平)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