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西藏唯一的天主堂座落在鹽井村。      (照片來源/西藏文化網)

位在大陸四川、雲南、西藏三省交界處的「鹽井」,作為入藏的第一個小鎮,一直是歷史上的交通要塞。對外籍人士而言,這裡不僅是出示「入藏紙」的重要關卡,迎面而來穿袈裟的藏人、紅色燈籠和白色哈達,構成藏區給人的第一印象。眼尖的觀光客一定會發現,有一棟高舉十字架的建築,巧妙融入於林立的藏傳寺廟間,顯得獨樹一格。

教堂內的哥德式穹頂充滿歐式風味。      (照片來源/西藏文化網)

這間走過150年的天主教堂,面積超過6千平方公尺,不僅是鹽井所有信徒聚會的地方,也是西藏地區唯一的天主教堂。在西藏,基督信仰多以家教會形式存在的歷史中,成為傳承信仰微弱卻堅定的亮點。

1624年由葡萄牙人建立西藏第一座天主教堂後,曾經歷傳教士被殺、教堂被燒毀的事件,雖然一批批西方傳教士前仆後繼,卻限於藏傳佛教的勢力龐大,沒有顯著的拓展。直到1865年,法國宣教士鄧德亮等人創建鹽井天主教堂,才慢慢穩固天主教在當地人口寡少卻綿延不斷的信仰傳承。

教堂外牆色彩豔麗,整體呈「梯」字形。      (照片來源/西藏文化網)

鹽井天主堂融合西方與藏族建築精髓,耶穌像不遠處掛著傳統紅燈籠,聖母像前掛著潔白的絲巾「哈達」。當地信徒仍使用藏曆,傳教士穿著藏人服裝,信徒使用全世界唯一一套的藏文版聖經。整體而言,教堂與當地房屋雷同,四邊斜瓦屋頂、屋身呈現「梯」字形,但屋內哥德式的穹頂、彩色玻璃窗,以及天花板的《聖經》壁畫卻透著濃濃歐式風。

在鹽井,信仰和人口種族一分為二,下鹽井多是信藏傳佛教、外來的納西人;上鹽井則是土生土長的藏族人,卻有高達80%是虔誠的天主教徒,組成教堂內近千名信徒。在當地常可聽到信徒的祈禱聲伴隨晨曦或夕陽從教堂傳出,和當地紅色土壤、瀾滄江水和青翠梯田,相映成一幅畫。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