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照片來源/依品凡臉書)

貝加摩(Bergamo),意思就是「山上的房屋」。

這座城市擁有兩個面貌,訴說著兩個不同的故事。山上的上城(Citta Alta)、和山腳下的下城(Citta Bassa)遙遙相望,山上的房屋,指的就是上城,有人稱它「充滿文藝復興風味的古城」,有人稱它「在半空中的古城」。

早在西元前196年,這裡就是古羅馬的一座城鎮,曾經因蠻族入侵而荒廢。從1428年到1797年,貝加摩的管轄權從米蘭轉移到威尼斯手中,威尼斯人重修這座古城,16世紀時,更以巨石修築了一道5.2公里的防禦性城牆,俗稱威尼斯牆(Venetian Wall),把上城區整個圍繞起來。

十九世紀以後,「威尼斯牆」已經不是用來防禦了,它成了一條賞心悅目的「行人徒步區」,人們可以在上面悠閒的散步,眺望奧羅比阿爾卑斯的美景(Orobie Alp),或藍天下的倫巴底平原,看著那些淡黃色和紅棕色的房子,沿著山坡攀沿而上的姿態。

前往上城區的方法有兩個,可以搭乘索道纜車(Funicolare),也可以從纜車站左邊的步道拾級而上。

步出纜車站那一刻,彷彿穿越時光隧道,來到一個和山下完全不同的世界。眼前,是中古世紀的維其亞廣場(Piazza Vecchia),及巴洛克式、以白色大理石獅子作裝飾的孔塔里尼噴泉(The Contarini Fountain)。「石獅子」,是威尼斯的傳統象徵。

這裡,每個角落都是歷史、都是藝術,因為這座具有罕見美麗的千年古城,本身就是上帝的傑作。你可以漫步在那狹窄的、彎曲的、迷宮似的鵝卵石街道,聞一聞瀰漫在空氣中的古老氣息,感受停駐在巷弄間的往日時光,微風吹過時,似乎每一座高塔、每一個尖頂、每一塊石頭都在訴說一段陳年往事……

古城內有許多教堂,經常被觀光團擠爆的,是聖母教堂(Basilica of Santa Maria Maggiore),和隔壁的克雷歐尼禮拜堂(Cappella Colleoni),前者有素雅的白色外牆,後者以白色和粉紅大理石雕像為裝飾,有如華麗的珠寶盒,教堂內的天頂彩繪更是金碧輝煌。如果說義大利是一頂皇冠,克雷歐尼禮拜堂就是皇冠上的「文藝復興珍寶」!

法國作家司湯達(Stendhal)說:「這裡,是地球上最漂亮的地方,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地方!」

但是,如果沒有到威尼斯牆上走一走,這個美麗就不完整。


走在一座16世紀的古城牆上,是什麼感覺?

我想,一座防禦性城牆成為「行人徒步區」,這種感觸絕不是感官的,而是滄海桑田、古往今來這些內心更深層的悸動。

有人說,有「療癒」的感覺,這個說法很好。

走在城牆上,看著這座半空中的千年古城,曾經被蠻族侵略,曾經數度被外族統治…。如今,這些都過去了,所有的創傷都被撫平了,所有的裂痕都被修補了,所有的滄桑都被安慰了……

上帝在這裡畫下一個美麗的句點!

人問:「天堂像什麼?」
神說:「天堂,是一個『在基督裡』彼此和睦的地方。」


~~《來自天堂的詩籤》~~
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弗2:14)

1989年柏林圍牆拆除,象徵東歐與西歐之間的裂痕、衝突瓦解了。這是「歷史上的一天」,從此,人類朝著新的里程前進,沒有人會懷念那道牆,也沒有人願意再築起一道牆。

二千年前,我親手拆毀了一道更高更大的牆,這牆隔在你我之間,也隔在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這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從此,你們應該生活在一個「無牆」的世界裡。可是,還是有一道道隱形的牆存在我的兒女之間。

為什麼?因為築牆的材料太多了。一句抱怨,築起一道牆;一個不滿,築起一道牆;一個偏見,又築起一道牆…。驕傲、自私、怨恨、冷漠,一直堆上去,牆就越築越高。

築牆,會把你和我隔開,因為你仍然「在亞當裡」,在亞當裡的人跟我是有距離的。如果你「在基督裡」,就明白,我已經用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人們之間的誤解、紛爭都歸在我身上了。

趕快從「亞當裡」遷移到「基督裡」,學習做一個拆牆高手。一個微笑,拆毀一道牆;一個擁抱,拆毀一道牆;一個寬容,又拆毀一道牆…。牆越拆越低,你看到眼前的開闊,也看到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過的種種美好。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HOT!!! 本周超熱門 ▌

 
 
 
 
 
 
【加入今日報LINE群 成為轉化社群媒體勇士】
 
逾萬讀者都喜歡看,24小時陪你用「新聞」看見「基督視野」
 
● 手機立即加入:(點我)
● 掃行動條碼: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