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許配靈院牧(訓練督導)曾患癌症,相信更容易明白病人的苦況。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許配靈院牧(訓練督導)曾患癌症,相信更容易明白病人的苦況。 (攝影/記者王志宏)

常出現生離死別場景的醫院,讓人聞之色變,病人及家屬每每苦不堪言,感謝主,不少醫院都有院牧提供牧養關懷。

位於香港新界大埔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不但擁有相關服務,更提供臨床牧關教育,培養院牧服務各醫院。日前,許配靈院牧(訓練督導)接受專訪,介紹她服務過的感人個案,包括「面對剛剛離世家人遺體的家屬」、「無法達成旅遊遺願的病患」,以及「遺願埋葬故鄉卻被太太反對的病患」等。同時也分享一名資深牧師接受臨床牧關教育後的得著。

 

面對遺體說話

「為家人遺體抺臉,是一種處理情緒的方法。」

這件事聽起來雖然有些嚇人,但許院牧指出「若是為家人做」是不會的,並分享一宗病人剛剛在醫院離世,處理非信徒的病人家屬情緒的個案。

一名小孩因誤服毒藥而入院,雖一度搶救成功,但最終仍回天乏術。其父母站在遺體前無法說話,患有心臟病的爺爺也來了,家人及許院牧都阻止他進去病房,但他不願意,情緒已全然崩潰,勸說無效後,爺爺仍進到病房,才走到在床尾已承受不了而暈倒,被送至急診室。

許院牧先留在現場處理小孩父母的情緒,陪伴左右及為他們禱告。「我跟他們說,可以跟小孩說話,又可以為他抺臉、手和腳。」

接著,她前往急症室探望爺爺的情況,他已醒過來,一直表示想看孫兒,許院牧則問他是否能承受見到孫兒的衝擊,他一再承諾不會再激動。「若不給他前往,他的遺憾沒有處理好,無法釋懷。」

其後,爺爺由家人與許院牧扶著前去,他模模孫兒的面,道別地說:「你不用擔心,你永遠是爺爺心中最乖的孫兒。」接著,爺爺為孫兒蓋臉上的布,(這動作代表他放手、釋懷。) 並平靜離開病房。

許院牧的理念是「這一刻家人還可以摸遺體,以後就沒機會了。」

及後,小孩的媽媽問許院牧兒子會去哪裡,許院牧指出小孩可能曾聽過福音及決志。於是她對這位離世的小孩說話:「你走這路,見到光,問問他是否叫耶穌?若是則可以跟著他走。」

無法重遊舊地但也有補償

「有再多的退休金都沒有用……」

另一個個案則是位退休公務員,本來還在計劃要環遊世界,卻發現患上末期的病症,許院牧認識他的時間,他正在等待前往善終服務的院舍。

病人的遺願是前往內地某處,那是他首次與太太旅遊與求婚之處,可惜身體已無承受遠行。許院牧便與對方的太太研究可以如何達成其心願。包括在網上下載一些當地照片,而太太指出丈夫曾在當地買一些類似煎餅的食物給他吃,讓她印象深刻,也可以想辦法在本地購買類似食物。

及後,許院牧跟患者的太太一起探望病人,並分享該地的照片,但患者仍想親身前往。此刻,太太便拿出類似當地的食物,說:「我能嫁給你是一件幸福的事!」病人:「對不起,我不能再陪你再走下去。」太太:「別這樣說,我很幸福。」倆人相擁而哭。

許院牧把握機會分享福音,指出人生有很多事無法控制,但「耶穌會為相信祂的人預備地方,現在的離開只是暫別,以後在永恆國度可以再相遇。」並為他們禱告。及後該病人入住其他院舍,由其他院牧接著跟進,病人在病床上決志,許院牧也介紹適合的教會給這對夫婦,最後病人離世,喪禮以基督教儀式進行。

遺願埋葬故鄉

許院牧見過的遺願還不少,曾遇過一位伯伯與太太由「各持己見」至「互相順服」,讓她頗為印象深刻。

這對夫妻都不是信徒,伯伯70多歲,太太則是50多歲,伯伯的遺願是落葉歸根,在內地家鄉埋葬。太太卻不願意,指出地處偏遠,日後她未必有能力前往掃墓。伯伯一直向許院牧反映自己的遺憾。「伯伯有這想法是因為父母都在那裡,想與父母在一起,加上埋葬在香港的費用比內地貴得多,想為家人節省金錢。」

及後許院牧再次探訪,伯伯還是耿耿於懷,許院牧鼓勵伯伯向對方表達自己想法的原因,也不斷告訴他們說,他們都多為對方著想,並向伯伯提及福音。及後,伯伯遷往其他醫院,許院牧也把此狀況告知跟進的院牧,之後接或伯伯信主的消息,「而且他已把生命交給神,指出埋葬在哪裡都沒關係。」

及後,許院牧得知對方的太太也不再堅持,當伯伯離世後願意尊從其起初埋葬故鄉的遺願。「太太指出這是她可以為丈夫做的事,而且他在生時已跟他說了。」

這些案例談起來輕鬆,,許院牧不但曾接受臨床牧關教育,同時也是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院牧部訓練督導。

 

臨床牧關教育的果效

該院提供的臨床牧關教育,是一套以臨床經驗為基礎的神學教育,當中整合教牧關懷的實踐,合資格的督導和同儕小組的回饋反省,並著實建立於全人醫治的關懷事工理念上。修讀者需要是現職教牧同工、宣教士、醫院院牧或神學生。

許院牧又分享了一位資深牧師修畢此課程獲益不淺的故事。

這位牧師在教會事奉已有18年,覺得相當疲倦,和上帝有很多爭論,如求問為何沒有開路,面對事奉多衝擊,曾想過已沒有力量再事奉下去,需要更多資源的幫助。

這課程不只是學牧關技巧,還要涉及個人的性格、背景和神學理解等多方面有關,讓學員會更認識自己,和神的關係復和。所以即使這位牧者日後沒有當院牧,但所學的在自己的教會也用得著,而且當中的同學也可以互相支持和鼓勵。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HOT!!! 本周超熱門 ▌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