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藝人大炳多年前因吸毒被捕,身為弟弟的藝人小炳決心披戴基督,帶領哥哥出黑暗入光明。未料大炳受洗完、脫離毒品後,3年多前因肺炎病逝北京,小炳娓娓道出手足相依最後一個月的時光。

藝人大炳多年前因吸毒被捕,身為弟弟的藝人小炳決心披戴基督,帶領哥哥出黑暗入光明。未料大炳受洗完、脫離毒品後,3年多前因肺炎病逝北京,小炳娓娓道出手足相依最後一個月的時光。 (攝影、製圖/記者蔡宜倩)

在藝人小炳的生命中,曾有2個重要的家人,在他心裡留下了長長的印記。

一位是華人界中,第一位至好萊塢拍戲的男藝人。他愛惜、保護小炳;雖4度染毒,仍力圖振作,已在2年多前回天家的手足-大炳。

一位是和他血脈相承,曾經施暴他的長輩-奶奶。

「感謝主,一路走來有祂的扶持。雖然跌跌撞撞,遇到非常多的事情,但感謝上帝與我同在,讓我的生命被祂建造、修復,拯救。」小炳說。

手足相依最後一個月

你要給我一個希望,讓我帶你回台灣

2012年夏天,是小炳和哥哥大炳,這輩子相處的最後一個月。

「小炳,你真的非過來不可,因為你哥病得太嚴重,有些文件我們沒有辦法幫你代簽…」6月24日,一通語重心長的來電,讓小炳放下台灣的工作和女兒,飛往北京,照顧因肺炎已住院一個月的大炳。

起初接到大炳病危通知,兄弟倆人一直都存著能治癒的信心,可是後來每況愈下。小炳告訴哥哥的最後一句話是:「大炳,你要給我一個希望跟盼望,讓我可以帶你回台灣!」

起初接到大炳病危通知,兄弟倆人一直都存著能治癒的信心,可是後來每況愈下。小炳告訴哥哥的最後一句話是:「大炳,你要給我一個希望跟盼望,讓我可以帶你回台灣!」 (攝影/記者蔡宜倩)

當晚深夜,一踏入北京的醫院,醫務人員告知大炳的危急病況:活命率只有30%、瞳孔放大2次,肺部在X光下呈現白色、無功能可言。簽完病危通知等諸多文件後,小炳看到躺在病房內的哥哥,即知道醫院所言不假。

大炳消瘦的身形,懾住小炳。虛弱地躺在床上,戴著純氧呼吸罩的他,一吸一吐,彷彿陷入溺水中,這已不是小炳心中原本健康的哥哥。「你來了,要不要先出去喝個兩杯再回來?」大炳還有力氣說笑著。待哥哥入睡,小炳進到廁所向神哭訴:「我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我將哥哥的身體交託在祢手裡。」

兄弟倆在這一個月裡,都存著「病癒」的盼望,每天有說有笑,還一同刻畫回台灣要共同完成的夢想。和炳媽通電話時,大炳故作開心,告訴她沒事;電話一掛,卻是放聲哭出心中對母親的思念。但最難熬的,是在大炳面前照料,卻要裝作沒事的小炳。

後來,大炳開始大小便失禁,無法行走,翻身擦澡等事宜,由小炳悉心照料。當大炳病到胃口不佳,兩人一餐只能共吃一碗飯或麵「相依為命」,親餵哥哥吃下五分之一,剩下的就是小炳的份。但每日只睡3、4時的積勞,讓小炳得了俗稱的「皮蛇」。

儘管這樣,大炳的病況仍不見起色,生命跡象反而逐漸往下降。心裡深知哥哥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小炳,一如往常餵他藥飯,並告訴他:「大炳,你要給我一個希望跟盼望,讓我可以帶你回台灣!」沒想到7月19日夜裡的這句話,竟成了小炳對哥哥說的最後一句話。

分享到這裡,小炳止不住悲傷,哽咽起來…

道別,感謝30年陪伴

假使有一天我要回天家,在天堂等我…

20日凌晨一時,接獲巡房護士通知大炳狀況不對勁,小炳看到哥哥臉部慘白、呼吸停止,生命徵象指數歸零。「我知道他要離開我了…我那時候就很害怕,就推他的身體,『大炳、大炳』,可是他完全沒有動靜…」

院方團隊前來急救的同時,小炳在房外跪地禱告

主啊!不知道哥哥能不能救活,但是一切都仰望在祢的手裡。

如果他不能救活,祢就讓他走得輕鬆一點;如果他能救活的話,祢也讓他不要承受那麼多痛苦。

急救的時間,等待中的小炳感到漫長。主治醫師一臉鐵青的宣告急救無效,建議可選擇風險極高的「氣切」,但大炳可能成為植物人。聽完說明,不忍哥哥再受折磨,小炳忍痛回覆:「算了,不要救了…」接著請眾人出去,讓他好好跟哥哥道別。

病房裡,只剩手足二人。小炳跪在地上,牽著病榻上哥哥的手,唱著大炳最愛的詩歌〈耶穌愛你〉。

「如果你看到主耶穌來接你,不要為我猶豫,你要跟著主耶穌的腳步,往天堂的路上去!」大炳彌留之際,小炳深情呼喚。

淚如雨下的小炳,和哥哥約定:「你要先回天家沒有關係,假設我有一天也要回天家了,你可不可以請主耶穌,牽著你的手在天堂等我,我要給你一個擁抱。」

最後,小炳親了哥哥的額頭,感謝他30多年來的陪伴,並說聲:天家再見。

控告,如稻草快壓垮自己

我是不是哪裡照顧不好,才讓大炳走了?

「如果你看到主耶穌來接你,不要為我猶豫,你要跟著主耶穌的腳步,往天堂的路上去!」與大炳道別的時刻,小炳含淚堅定告訴他。

「如果你看到主耶穌來接你,不要為我猶豫,你要跟著主耶穌的腳步,往天堂的路上去!」與大炳道別的時刻,小炳含淚堅定告訴他。 (攝影/記者蔡宜倩)

大炳辭世的當晚,小炳輾轉反側,卻夢到健康的哥哥和他一起四處遊玩,接著「咻」的一聲消失在天空中,他相信這個夢是上帝給的安慰…

只不過,哥哥走後,小炳一直活在「定罪」與「控告」裡。「如果今天是我爸或我媽,照顧我哥,他會不會就被救好了。我是不是哪裡照顧不好,今天才會發生這個情況?」

另外,哥哥的逝世也讓他對上帝感到憤怒,而抱怨道:「祢做這個決定實在太過分了,都沒有想想我的感覺,也沒問過我。祢給我跟我哥之間的情分,實在太短了…」

直到主內藝人葉歡向他分享,自己有一回向上帝發怒:「祢什麼時候要把爸爸的健康還給我?」結果上帝回覆葉歡的話,撫平她波動的情緒,也成了小炳的安慰。

「孩子,這個人在你身邊比較好,還是在我身邊比較好?」

就算不捨,小炳終於徹底明白,哥哥歇了這輩子的痛苦與折磨,回到天父身邊,好得無比。

在小炳眼裡,他是重要指標

是認真的演員,也是好玩的家人

在小炳眼裡,哥哥大炳不只是位值得敬仰的明星,更是很保護他的家人,是他心中具指標性的重要人物。這位華人界第一位踏入好萊塢拍戲的男藝人,曾入圍金鐘獎,演過的戲叫好又叫座,演藝之路可謂成功,而這些,源於他的認真與用功。

「他是個非常認真的演員。」小炳見證,大炳參與政治模仿節目《全民大悶鍋》時期,特地購置3台電視,2台在床邊、1台在浴廁,24小時不停播新聞,讓自己隨時能「做功課」。一日夜裡,哥哥房裡傳出「詭異」的鼓掌聲,小炳進門搖醒他,大炳才驚呼:「啊!我不是在接call-in嗎?」原來是大炳連睡覺也在工作。

「他是個非常好玩的家人。」常會發明笑話、製造有趣笑料的大炳,讓人感覺和他在一起總是充滿歡笑。有時大炳無傷大雅地開玩笑,令人笑到噴飯,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幽默機智。

「對我來說,他是個認真的演員,也是個好玩的家人,並且他是我的長腿叔叔。」

吸毒,不可承受的軟弱

直到媽媽呼叫,我就知道:完了

大炳優秀過人的背後,也有生命中的軟弱-「吸毒」。

小炳揭露,「大炳並不是進入演藝圈才開始吸毒的,他從16歲就開始吸毒。」

求學時就讀資優班,成績優異、時常熬夜唸書的大炳,大學聯考成績獲全國第一,「只有作文被扣了11分而已,其他都滿分,這就是大炳!」為求好成績,拿全校第一的大炳,有次熬夜衝刺期末考,耐不住睡意下,禁不起學長亮出毒品的誘惑,「你吸食了後,就不會愛睏,會很專注在唸書上。」於是大炳第一次碰毒,當時他16歲。

吸食之後,大炳持續一週未眠,僅喝水度日,黏在書桌前唸書;直到應考前起身,看到鏡中自身的容顏,驚見自己「臉全都變成紫色,嘴唇兩條白白的,感覺好像血液循環不良很久」。應試拿到全校第一的他,回到家整整睡了3天,半個月內不斷產生自殺念頭,嚐到苦頭。

各位,這就是毒品的真相,這就是撒旦的謊言。

它也許一開始讓你支取了快樂、清醒,但後面有很大的陷阱,你可能沒有辦法承受。

大炳第2次接觸毒品,是在進入演藝圈時,荒唐的是,理由僅是為了「維持體重」。為了不讓自己在16比9的寬螢幕上顯得體態臃腫,他再次碰毒。

「多行不義必自斃。我哥就被抓了。」大炳吸毒消息首度傳出的那天下午,對小炳而言很折磨。

那天小炳躺在床上休息,電話聲不斷作響,吵醒平時一睡就難以被叫醒的他,醒來後發現手機有100多通未接來電、逾20封簡訊,來自記者、電視台長官和藝人朋友。

一接起電話,友人告訴他:「滿城風雨,你哥吸毒被捕了,現在在警察局。」一開電視,各家媒體都在報導這件事。震驚之餘,同時得防範炳媽知道此事會承受不住,直到媽媽房裡傳來小炳名字的呼聲,「我就知道:完了。」新聞進廣告時,炳媽嚎啕大哭,眼淚滴進當時晚餐的麵碗裡,哭了許久、無心進食。

憤怒,轉化成擁抱禱告

「我可以為你做個禱告嗎?」 一句話,啟動大炳生命的轉機

在大炳因吸毒被捕後,小炳從憤怒轉為擁抱,最後選擇為他做了第一個禱告:「主,?來改變他的生命!」

在大炳因吸毒被捕後,小炳從憤怒轉為擁抱,最後選擇為他做了第一個禱告:「主,?來改變他的生命!」 (攝影/記者蔡宜倩)

看到此景的小炳忍不住憤怒,告訴自己:「我哥回來之後,要狠狠地甩他一巴掌。讓他知道這麼做,其實是傷害自己,也傷害家人。」坐電梯下樓要迎接哥哥時,小炳的手已作勢好,準備一見到大炳,就出手轟醒他。

正獨自思念此事時,耳邊卻清楚傳來:「你不可以動手打你哥,你要擁抱他。」出電梯後,看到的是被偵訊一整日、臉色慘白、驚嚇過度的哥哥。見著弟弟的大炳,狂哭並一再道歉。

「然後,我就給他一個擁抱。」小炳說。

回到家中,大炳第一件事就是向母親下跪道歉,但未得到媽媽諒解,便進房大哭。這時,已信主的小炳進來輕聲詢問:「我可以為你做個禱告嗎?」接著,兄弟倆手牽手,跪在地上。

這是小炳第一次帶領大炳禱告:

主啊!請祢把這個孩子,領進祢的國度裡,祢來改變他的生命,讓他斷絕毒品…希望整個過程中,他的生命受到翻轉。

若您被我們的新聞感動,邀請您加入奉獻天使行列,支持基督教媒體茁壯。支持奉獻,GO!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