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謝緯牧師(醫師)與其妻楊瓊英醫師。右圖為91歲的楊瓊英於2012年11月3日,在「彰基附設二林護理之家啟用感恩禮拜」中致詞。(圖 / 彰基文史博物館數位典藏,由陳金興提供;網路頻道cchtwn影音截圖)

楊瓊英醫師為謝緯牧師(醫師)的遺孀,於昨(10)日安息主懷,享壽102歲。她自1970年丈夫車禍過世後寡居,夫婦倆同擁「醫療佈道」異象,經營南投「大同醫院」。

 

曾有報導刊載︰「謝緯醫師從不計較醫藥費,貧病者十之八九不收(費)…若有午夜急診,其他醫師多半不開門,但若去大同醫院找謝醫師,他總是來者不拒,救人第一。」因而,被在地感念為「南投的耶穌」。

 

楊瓊英傾力支持身兼多職的謝緯,自己也扮演醫師、醫師娘與牧師娘等多個角色,當丈夫前往深山看診,她更是義不容辭。謝緯曾問楊瓊英:「這條路並不容易,會有很多荊棘,妳有辦法擔當嗎?」她很單純的用信心回應:「有。」

1921年,楊瓊英出生於台中縣清水鎮,不久後舉家搬至台南縣鹽水鎮。在她8歲後,全家定居於台南市。自東京女子醫專畢業的楊瓊英,1945年11月17日和謝緯牧師(醫師)於日本結婚,隔年一同返台服事。

  • news-details
  • 基督教書房於社群網站緬懷楊瓊英,圖文摘自《一生的承諾─醫生牧師謝緯的故事》,其上有兩人的結婚照及誓詞。(圖 / 台灣教會公報社書房臉書)
  • news-details
  • 謝緯與楊瓊英結婚照,兩人於1945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個小漁村松崎舉行婚禮,由中江英樹(汪培英)牧師證婚。(圖 / 彰基文史博物館數位典藏,由陳金興提供)

阿嬤竭誠愛主,注重兒孫信仰教育
楊瓊英之父為楊雲龍醫師。因父親兒時體弱,單親撫養的阿嬤四處拜拜,卻不見好轉。後阿嬤在基督徒友人帶領下信主,熱心敬虔,父親也日漸強壯。

 

阿嬤為傳統裹小腳的婦女,信主後就不再綁腳,惟腳仍小、穿的鞋子也小,走起路來總搖搖晃晃。信仰熱誠的阿嬤,會隨教會四處佈道,並相當重視兒孫的信仰教育;因此,楊瓊英自小在教會主日學成長,16歲於太平境教會受洗。

 

父親教育主張不留遺產,惟盡力栽培
楊雲龍對孩子的教育主張是:「不留遺產,惟盡力栽培,讓其受教育,把無價且無形的財產,放在孩子的生命裡。」楊瓊英小學畢業後,就到日本基督教學校「惠泉女學園」讀書。

 

該校信仰氛圍優良、治學進步,日日早晨有全校禮拜。據楊瓊英回憶,初到異地,很蒙校長河井道子及保證人女牧師植村環照顧,其備受疼愛;畢業前夕,學校為畢業生舉辦靈修會,楊瓊英在其中深感聖靈運行,真實體悟耶穌基督的救恩,從此立志服事主,報答神的恩惠。

  • news-details
  • 謝緯全家福,他與楊瓊英有四名孩子。(圖 / 彰基文史博物館數位典藏,由陳金興提供)

與表哥謝緯異象相合,共結連理
楊瓊英和謝緯本是表兄妹,兒時玩在一起。至楊瓊英約20歲左右,旁人提及兩人的事,才開始互相注意,但當時沒有電話,也不常寫信,彼此只停留在互相觀察階段。

 

楊瓊英看謝緯,是言語實在、有擔當,又很有愛心的人,更發現彼此異象一致:「要通過醫療事奉上帝。」謝緯曾問她:「這條路並不容易,會有很多荊棘,妳有辦法擔當嗎?」她很單純的用信心回應:「有。」

 

出身醫生家庭的謝緯,自臺南神學院畢後,進入東京醫學專科學校,與楊瓊英逐漸認定彼此,互許終身,但因局勢動盪,便在家人同意下,兩人於1945年11月17日在日本結婚,隔年一同返台,接下其父在南投的大同醫院。

 

婚後,楊瓊英邊照顧孩子、邊看診,丈夫兼任「赤水教會」義務傳道,每當對方外出服事,她便在院內留守,雖不免疲憊,總傾力協助。

  • news-details
  • 謝緯(右)與同工乘坐「輕便車」,往返中部山地巡迴醫療傳道。(圖 / 彰基文史博物館數位典藏,由陳金興提供)

夫唱婦隨到家看診,即使深山也要去
1949年,謝緯受封為南投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受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影響,1950年到1951年,也參與門諾會的山地醫療團,巡迴各山地部落行醫。

 

當時,楊瓊英會隨著丈夫往診(到患者家中診察),即使深山也會去。有一回,一位婦人難產,他們到時,婦人羊水已流出,孩子的手伸在外面,他們趕緊勸家人,帶婦人到街上的大醫院剖腹,但因醫療觀念缺乏,家人不肯。

 

於是,兩人只能把嬰兒的手剪掉,幫助婦人用力生產,因為再不採取行動,也會危及母親生命。翌日天亮,孩子終於出生,但只能挽救大人生命,嬰兒不保。

 

謝緯和楊瓊英,常須面對在地因醫療觀念缺乏而有的衝突,如:有些患者不願打針,認為注射就會死,或是不願照X光...等,即使如此,他們總盡力醫療,並會再三確認對方狀況,因而受許多人感念。

 

1955年,謝緯應孫理蓮之邀,擔任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埔里基督教醫院前身)首任院長。1956年,在埔里鯉魚潭設立肺結核療養所。1960年,謝緯兼任北門烏腳病免費診所的義診醫師,參與王金河與孫理蓮在今臺南市北門區作烏腳病患治療工作。

 

每週四,謝緯從南投大同醫院帶領醫護人員,自費搭二個多小時的計程車到北門,工作到夜深,再搭車趕回南投,如此長達十年之久。

  • news-details
  • 由台灣人開設的二林基督教醫院開幕典禮,該院為政府特定的貧民施醫所,如今官網寫著:醫院文化內涵二股精神,一是彰基的無私奉獻「切膚之愛」...另一是謝緯醫師/牧師「甘願做憨人」,服務偏遠需要者的精神。(圖 彰基文史博物館數位典藏,由陳金興提供)

  • news-details
  • 謝緯帶領埔里基督教醫院員工早禱。(圖 / 彰基文史博物館數位典藏,由呂玉滿提供埔里基督教醫院典藏)

謝緯車禍離世前說:「早一分到醫院,病人就少受一分的痛苦」
1970年6月17日,謝緯帶領醫院早禱,再到埔里基督教醫院工作,中午回南投休息幾分鐘,便準備趕往二林鎮就診;楊瓊英勸他再休息一下,謝緯卻說:「如果早一分到醫院,病人可以少受一分的痛苦,或者還可以救一條人命。」便出門;未料,下午一時多開至名間鄉,因車禍過世,享年55歲。

 

事發當下,楊瓊英難以接受,之後有半年時間無法看診,所幸當時有大女婿幫忙;她在親人陪伴下,前往祈禱山沉澱,深感自己竟未留心到丈夫健康,她翻閱著丈夫日記,發現對方曾覺得身體很累很累…

 

楊瓊英不禁自責:「我怎麼都沒想到為他請個司機呢?」但事實上,夫婦倆要負擔家族開銷,並關心埔里、二林院所的事業,若有缺乏總會奉獻,生活很是節儉。


死蔭幽谷我不怕遭害,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起先,楊瓊英苦於尋問神:「怎麼會這樣?」但慢慢得了安慰,了解到丈夫的工作已完成,回到天家享福,加上,她想起還有未完學業、未成家立業的孩子,便剛強起來。

 

之後,楊瓊英在回憶錄中表示,「我很感謝上帝及家人照顧關懷,就如詩篇23篇4節: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神的話不斷支持著她,信實引領步步走過,與其同在。

 

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記1:21


獻地開設青年營地,代表丈夫受醫療奉獻獎
1956年,謝緯在埔里鯉魚潭設立肺結核療養所,以山地患者為主,後來肺結核病患者銳減,不再有人需住院。便有牧者接洽,建議將該地獻給總會,作為青年營地、默想神奇妙的愛,於是便奉獻,成立「謝緯紀念青年營地」。

 

營地設有文物館、紀念禮拜堂,並有謝緯的醫療工具、老照片等展示;戶外一塊大石上,刻著謝緯的告白:「在我生命中最偉大的力量乃是上帝的存在。」1992年,謝緯被追贈醫療奉獻獎,由楊瓊英代表受獎。

  • news-details
  • 謝緯紀念青年營地,園中有銘刻其人生座右銘的大石:在我生命中最偉大的力量,乃是上帝的存在。(圖 / 謝緯紀念青年營地臉書)

晚年,楊瓊英閱讀謝緯日記的感想
楊瓊英憶其丈夫曾表示:「我感覺上帝真的很疼我,祂為我預備一個好伴侶,我很感謝,很幸福過25年的婚姻生活;雖然,他比較早休息,但也是上帝的旨意,上帝交代他的工做完了。

 

「近來,讀(謝緯)日記,可以深深透過牧師的愛,體驗上帝無限量的愛。他對上帝的誓約,實在盡心,他應當要如此去行。追求正確的使命且盡心完成。有時,我會覺得沒有照顧好上帝的工人,很對不起上帝。但如今,我所期待的,就是信仰傳承給子孫。每一個後輩都可以跟隨耶和華。

 

楊瓊英倚靠神,不住禱告、交託,並在回憶錄中引用詩篇71篇17節:「神啊,自我年幼時,你就教訓我;直到如今,我仍傳揚你奇妙的作為。

 

(資料參考:賴永祥長老史料庫彰基文史博物館數位典藏

  • news-details
  • 2016年8月4日,高齡95歲的楊瓊英醫師,在南投教會勉勵青年。如今,她與丈夫同安息主懷,願主紀念安慰遺族。(圖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影音截圖)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