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黎巴嫩局勢惡化,敘利亞難民憂苦著說:「我們沒有活著,只是存在。」(圖/MERATH)

當烏克蘭佔據各大新聞頭條版面時,人們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危機關注度,是否相對降低?聯合國難民事務(UNHCR)表示:「人道主義挑戰在黎巴嫩正被嚴重忽視!」黎巴嫩局勢惡化,敘利亞難民憂苦著說:「我們沒有活著,只是存在。」

 

黎巴嫩需要你我的持續禱告!

黎巴嫩收容上百萬難民後,又歷經2年前貝魯特港大爆炸,Covid-19大流行、及政治和宗教團體間大規模示威和衝突,新時期政局不穩定,使該國整體局勢惡化。

 

黎巴嫩背負150萬敘利亞難民

黎巴嫩當局表示,今年俄烏戰爭帶來一連串嚴重生存問題,許多企業主或專業人員正在離開,中產階級外流現象,正在消滅該國,加上就業機會大幅驟減,黎巴嫩難有資源繼續收容約150萬敘利亞人民,呼籲聯合國承擔該責任。

 

「黎巴嫩不能再為其他國家扮演守護角色,單就黎巴嫩的地理面積、或其他經濟層面而言,國家幾乎是孤立、自行承擔的。」該國勞工部長拜拉姆說。

 

世界銀行報告中,將黎巴嫩局勢描述為「可能是自19世紀中葉以來,全球三大最嚴重的危機事件之一。」自2019年10月以來,有五分之一的人失業;2020年調查顯示,77%的人正在考慮移民。

 

黎巴嫩能否繼續收容難民?

基督教組織「MERATH」,是結合黎巴嫩當地50間教會信仰的非營利組織,以上帝的呼召及愛,協助並照顧廣大黎巴嫩弱勢群體的需要。

 

面對日益迅速惡化的局勢,他們仍持續為黎巴嫩、敘利亞,及伊拉克數千個流離失所的家,提供援助。

 

該組織公關主任納斯魯拉(Sophie Nasrallah)直指,「黎巴嫩的經濟和社會危機已失控,通貨膨脹(幾個月前飆到400%),黎巴嫩幣值貶值、汽油和其他基本商品短缺,正在影響每個人,不但90%以上脆弱的敘利亞難民與被困在黎巴嫩無保障的移工,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甚至它也影響越來越多的黎巴嫩家庭,有超過80%的黎巴嫩人口亦深受其苦。」

  • news-details
  • 基督教團體協助照顧當地難民,提供物資、修繕住處,成為愛的出口。(圖/MERATH)

基督教黎巴嫩教育與社會發展協會(LSESD)負責人納斯魯拉(Wissam Nasrallah)「認同」黎巴嫩政府的「投訴」,似乎處理難民問題,是轉移政府當前局勢責任,及逃避通膨造成社會動盪的一種方式。

 

黎巴嫩高達90%的小麥,需仰賴烏克蘭和俄羅斯進口,目前持續三個多月的俄烏戰爭,導致物資短缺、物價飆升和嚴重供應不足。不可否認,收容難民為已陷入困境的黎巴嫩帶來更巨大壓力。

  • news-details
  • 上帝呼召所有人,成為「愛的代理人」,透過任何可行的人道主義,為需要的靈魂提供物資、教育或職業等。(圖/MERATH)

所有人要成為「上帝愛的代理人」

黎巴嫩難民專案「Together for the Family」,由西班牙 Alianza Solidaria 團體支持援助。

 

負責人以撒(Izdihar Isaac)說明,聯合國和西方國家的絕佳協助,乃是能有計畫性地使敘利亞難民,成功返回敘利亞,助其重建生活。

 

現實卻因政治因素、經濟問題,減緩難民返回之路;此舉已加重黎巴嫩社會負荷,經濟重擔使整體社會不安情形加遽,犯罪率上升,幾乎每隔一周,就會聽到人們被綁架、要求贖金。

 

以撒強調,面對種種危機,上帝仍呼召我們所有人,成為「愛的代理人」,透過任何可行的人道主義,為需要的生命提供物資、教育或職業等,將愛顯明,並傳輸給難民及弱勢群體。

 

被翻轉的教會

LSESD負責人威森指出,「起初,有些基督徒也與其他黎巴嫩人一樣,堅決反對幫助難民,因為面對如此龐大的難民移民潮,著實讓黎巴嫩人原來生活和福祉受影響,需背負相對巨大壓力。」

 

事實上,這些想法主因來自於黎巴嫩內戰(1975-1990)期間,許多黎巴嫩基督徒直接或間接遭敘利亞軍隊佔領迫害,看到摯愛親友被殺或綁架,內心充滿創傷。因而,對許多人來說,「敘利亞難民」的到來,提醒著他們深層的失親之痛。

 

儘管如此,「神以奇妙方式調度萬有,靠著祂的靈,透過耶穌道成肉身的榜樣,讓教會團體單純活出『愛仇敵』的生活,奇妙工作自然發生在當初反對或抵制的基督徒身上…」他補充。

 

多年來,多數基督徒的觀點已日漸轉變,原本完全抵制或中立的教會,開始發展援助難民的事工。

  • news-details
  • 各地捐贈的食品援助、衛生用品、冬季禦寒物資...等,不僅是物質援助,更能從中感受到從神而來的愛,見證上帝並無拋棄每個人。(圖/MERATH)

只要單純「愛鄰舍」

蘇菲解釋,自難民潮開始,他們與黎巴嫩不同的20多個福音派教會合作,過去11年中,積極接觸難民社區,幫助弱勢家庭。

 

儘管今日時局威脅越發大,教會仍繼續無私、盡力回應周圍排山倒海而來的需求。這無關乎政治文化,我們重視每個人,按照上帝形象所造的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不論國籍或宗教背景如何,我們都予以協助。

 

她感謝世界各地忠信合作夥伴,每年的捐贈,幫助成千上萬難民家庭,為需要的弱勢家庭提供食品援助、衛生用品包、冬季禦寒物、牛奶、尿布,以及失學兒童教育,創造工作機會和住房修復。

 

對這些家庭而言,不僅是物質援助,更能從中感受從神而來的愛,見證上帝並無拋棄他們,更會關心、眷顧每個有需要的人;真實藉基督肢體活出的愛,打開福音之門。

  • news-details
  • 作為基督徒被教導要愛鄰舍,就像愛自己一樣,無論鄰居看似多麼不同,然而,全球人民都是好鄰居。(圖/MERATH)

援助不分性別、種族或宗教

鑒於歐盟對於收容烏克蘭難民的廣大包容,相對於黎巴嫩數十萬敘利亞移民,多年來所經歷的滯留,不得不提出相對質疑。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今年到目前為止,敘利亞移民僅處理6,341份重新安置申請,而2021年為25,706份,2016年為76,943份。

 

在黎巴嫩,蘇菲非常清楚經歷戰爭和照顧難民,協助國內流離失所者的感受,並為烏克蘭人民心碎,也替他們被許多國家協助、接納而高興。「作為基督徒,我們『注定』要愛鄰舍,就像愛自己一樣,無論鄰居看起來多麼不同,然而,全球人民都是好鄰居。這就是好撒瑪利亞人的真實意義,而不是文化親和力的問題。」

 

作為教會,面對有需要的靈魂時,不應帶著歧視或分別的心。

若有外人在你們國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負他。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未記19:33-34)

 

歐洲和其他西方國家,對烏克蘭危機表示聲援的同時,看待受苦受難國家和難民時,是否存在「雙重標準」?貧困的葉門、緬甸、衣索比亞,伊拉克、利比亞和阿富汗的戰爭,都需要人們平衡公正的來對待。

 

蘇菲盼望,歐洲教會不但能繼續援助,並將其他國家基督徒視為基督的一體,更將愛和福音熱火帶給每個人,繼續祈禱並援助!

 

為黎巴嫩禱告

1.不要忘記黎巴嫩並繼續援助,現正是前所未有的人道需求時刻;求神調度夠用物資,因應烏克蘭造成的糧食危機。

 

2.繼續為黎巴嫩基督徒祈禱,無論何種族、背景,都能視為基督身體,以經濟援助當地教會團體,不放棄任何一個家庭。

 

3.鞏固更多黎巴嫩基督家庭、難民家庭,在「神的愛」的根基上,成為福音出口。

(參考資料:EvangelicalFocusMERATH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