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多數建築的外觀都是方方正正的樣子,彷彿是或高或矮的方盒子,櫛次鱗比地排列著,成為尋常都市景觀。
然而,總有些建築師在擘畫藍圖時想到了不同的樣貌:圓形、山形、花型,甚或是直接鑿穿石頭作為主要結構,成就出有趣但美麗曠世奇作……
1.一雙伸向天空的手─天主教巴西主座教堂(Cathedral of Brasilia)
巴西主座教堂,在天主教的官方名稱為「阿帕雷西達聖母主座教堂(Cathedral Metropolitana Nossa Senhora Aparecida)」,是由巴西知名首席建築師奧斯卡‧尼麥耶(Oscar Niemeyer)領銜打造,意味著要「獻給聖母瑪利亞」的精心之作。
因著尼麥耶強調建築作品在設計時要不斷更新既有水準,突破制式的結構與外觀規範。此理念,引導尼麥耶在發想巴西大教堂圖面時,考量到教堂是融入社會的重要存在,就大膽地採用16根拋物線狀的混凝土圍成圓圈作為教堂主要結構,樑柱間的空間則用玻璃帷幕鋪滿,讓人乍看之下彷彿是在地景中,伸向天空的一雙手。
教堂於1958年動土,1970年5月31日竣工,完工後建築團隊再於教堂外塑造了四尊象徵宣教士的青銅雕塑,教堂內部則擺設更多深具福音意涵的雕塑作品。玻璃帷幕的內部,則是不同深淺的藍色系、白色與棕色彩繪玻璃,試圖模擬天堂的美麗景象。
雖然巴西主座教堂位於各部會林立的中央行政特區中,未有社區居民會固定在此聚會,但教堂仍每天開放,也歡迎主日時前來造訪的遊客,或是因工作需求,至此地洽公的人士前來親近上帝。
2.仿造熔岩流動的山形外觀─冰島哈爾格里穆爾教堂(Church of Hallgrimur)
哈爾格里穆爾教堂為一間設立於冰島雷克雅維克(Reykjavík)市的信義宗教會,建築高度達74公尺,是該國境內最高的教會。
因地殼運動後產生的「火山島」(Volcanic Island),促成今日冰島的出現,所以島上看到的岩石都是岩漿藉由火山口流出地面、快速冷卻而成的火山岩,這讓1937年開始規劃教堂工程時,建築師居尼奧‧薩德努鬆(Guðjón Samúelsson)就以此為靈感,打造出外觀參差錯落,仿彿熔岩正在流動的雄偉建築。
教堂建築工法特殊,施工期間從1945年動土,直到1986年才竣工,整整花了40年的時間。會堂內還設置了高15公尺,重達25噸的巨型管風琴,夏季時,會有使用管風琴演出的合唱、演奏會等不同形式的音樂表演。
教堂目前免費對外開放,所有人皆可造訪神家,唯獨教堂最頂端的觀景台,需要門票才能進入。
另外,教堂前也設有第一位踏上非洲大陸的北歐探險家,雷夫‧埃里克森(Leif Erikson)雕像,成為造訪者必定拍照留念的打卡勝點。
3.猶如進入一座天文館─聖殿廣場教堂(Temppeliaukio Church)
聖殿廣場堂位於芬蘭的赫爾辛基,這座會堂的誕生,源自於一場建築設計競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第一次舉辦建築比賽,誕生第一位優勝者約翰‧西格弗里德‧西倫(Johan Sigfrid Sirén),然而,建築工作卻因戰爭的影響中斷。直至二戰結束,比賽重新舉行,也重新評選獲勝者,這次的贏家為蒂莫‧蘇瑪萊寧(Timo Suomalainen)和圖莫‧蘇瑪萊寧(Tuomo Suomalainen)兄弟檔,兩人也真的獲得開工建造的機會。
只不過,戰後資源吃緊,實際執行的建築規模僅是比賽設計圖中的四分之一,1968年2月開工,1969年完成、舉行獻堂禮拜。
堂會的特色在於直接建造在一塊巨大岩石中。工人們將石塊鑿出內部空間,上方則搭建了玻璃頂棚,讓自然光可以源源不絕的灑入室內。
此外,也因為這種特殊且通透的設計,在夜晚時,只要抬頭就能仰望星空,彷彿是在天文館內觀賞星象。
據教堂官網的說明,平日時觀光造訪需要付費,新冠疫情前每年6月至8月開設教堂咖啡館。然而,每週日固定的主日禮拜則是免費歡迎所有人參加!
惟須注意,主日崇拜是用芬蘭與舉行,主日這天、禮拜期間都嚴禁拍照、走動等任何觀光活動,要分別為聖,以預備心來親近上帝。
4.與「飛機」為概念,輝映校名─美國空軍學院學員禮拜堂(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 Cadet Chapel)
空軍學院學員禮拜堂是美國空軍學院內最知名的建築,也是所在地科羅拉多州最多人造訪的觀光熱點。
複合材料建造出的尖塔,乃是仿造機翼的概念而來。(圖/shutterstock)
會堂內也是別有洞天,結合彩繪玻璃與光影,呈現出璀璨的樣貌。(圖/shutterstock)
教堂採用鋁、彩繪玻璃、鋼材建造成17根150英尺高、像是機翼般的尖塔造型,被譽為當代美國建築最美的成品之一,2004年被認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不過,1962年建成的教堂近年來飽受漏水之苦,2019年9月暫時關閉整修,本來預計在2022年11月竣工、重新開放,但因新冠疫情的阻撓,再加上修繕工程的複雜度超過預期,暫定要到2027年才能以嶄新的面貌再次與大眾見面。
5.在室內也能看見應許的記號─玫瑰念珠教堂(Iglesia El Rosario)
網路盛讚,這是存在於中美洲極美的天主教教堂!
不同於多數建築多是方正的設計,玫瑰念珠教堂保留了質樸的混凝土牆面,再加上頂部是依序崁入不同色彩玻璃的拱形設計,讓整個教堂內部看來分外寬廣,且會隨陽光的照射,呈現出神向人立下的「彩虹永約」,一次次顯明於神家。
此外,因著該教堂也是多位薩爾瓦多民族英雄回天家後的埋葬之處,為免當地面臨武裝衝突威脅時,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遭破壞,教堂更受到《1945年海牙公約》的保護,在戰事時不可蓄意針對文化財產進行攻擊,也不得對其進行任何報復性的破壞活動。
6.花朵般的存在─聖瑪麗和聖路易斯修道院(The Abbey of Saint Mary and Saint Louis)
官網介紹,此建築是美國聖路易斯修道院園區的地標既精神中心。
會堂是一座圓形的建築,由刷白的混凝土曲面圍成,並重複的疊加了3層之多,俯瞰時就像是花瓣層層圍繞出一朵完整的花朵,也像是帶有華麗裝飾的女性裙襬。
此外,在會堂內的中心點放置了一塊7噸重的花崗岩祭壇,當神職人員在壇上主禮活動時,象徵著眾人一同向神獻上我們的祈禱與感謝。
修道院每天都有禱告時間,也會逐日舉辦英文和拉丁文的彌撒。同時,為了依循教會款待客旅的傳統,保留數個房間供人在此靈修與悔過。而整個園區內也還有多個具備信仰意涵的藝術創作,同樣是造訪時值得一探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