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講座中,曾陽晴分享許多自己與女兒互動的故事,見證「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的過程。(圖/記者林稚雯)

若以父母的角度來思想「親子關係」時,很多時後或許會發現,從孩子呱呱落地的那刻起,看著甫出生、樣貌與自己極為相似的兒女,憐愛與充滿期待的感覺由心而生;然而隨著孩子逐漸成長,父母又時常會覺得孩子表現不夠好、在待人處事上無法達到自身預期標準,憐愛與期待也因此被挑剔及爭執所取代...

 

曾陽晴老師以自家夫妻與女兒間共同完成的「親子練習題」談起,分享如何以「愛」出發,來教養兒女的方法!

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拉基書4:5-6)舊約聖經的最後一段話,停留在神啟示「父母與兒女兩代間要恢復關係、重新連結」,甚至,上帝還嚴厲地說,若不能達成此目標,神將會使咒詛遍滿全地。

 

4月29日,在「梨子祝福學堂」舉辦的月例講座中,邀請到中原大學副教授曾陽晴,以「跟孩子一起找到未來─更有競爭力及更快樂的人生」為題,分享教養理念。

 

曾陽晴表示,其步入婚姻之初,因著原生家庭的經驗,原抱持「不生小孩」的想法,因擔心會讓下一代,複製自己過往的成長經驗。直到後來信主,他先從「與父親和解、與妻子修復關係」之後,才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找方向,從小開始

談及教養女兒的過程,曾陽晴夫婦先是向神禱告,願神指引其有足夠智慧、帶領孩子長大;其次,是從觀察當代學生現況與困境,反過來思考解決方案,以此陪伴女兒成長。

 

特別,曾陽晴觀察到,很多學生到了大學階段,尚不太清楚人生未來方向,就算念的是學有專精、出社會後相對好找工作的熱門系所學生,也是如此。

 

進而再往前看,成為大學生之前的中學階段,學校教育對於帶領孩子發展興趣、找尋目標的引導,仍是不夠明確,為此,曾陽晴在教育上,選擇為女兒申請「在家自學」,因為「自學」的意義,代表著可以不受學校與教室的空間限制,把學習場域拉到每一個時間與空間。

 

在曾家,陪伴孩子一起「找方向」,是從小就開始的事。曾陽晴說,小孩的答案會有很多不同的改變,這是正常的事,而藉由多問、多討論,正是不斷在刺激孩子思考與發現自我

  • news-details
  • 每個孩子的天賦與興趣皆不同,需要從小為其多作引導,在討論與實際嘗試後,始能步步找出人生發展的方向。(圖 / shutterstock)

例如,曾陽晴的女兒在幼年時,最先冒出來的願望是要當導遊,原因在於,小女孩以為導遊就是整天到處「玩」的工作。但在一次旅途中,曾陽晴請該團導遊花些時間和女兒聊天,當女兒知道,導遊在旅途中有許多繁瑣事務需要處理,加上可能長時間在相同路線上往返,女兒便很自然地改變志向,想去做更有趣、好玩的事情。

 

之後,女兒也曾說過想經營飯店,同樣是在與從業人員對談、了解實況後,選擇放棄,但在一步步思考、試誤中,方向漸趨明朗。

 

多方嘗試,讓能力與知識兼備

曾陽晴提醒,生涯規劃盡早開始是有益處的,也許年紀小時尚且看不見功效,但大概到了中學時期,一個人的興趣與志向會開始進入「定型階段」

 

「像我女兒小時候的回答很天馬行空,卻因在學習過程中,要她自己擬定學習計畫、分配時間,『興趣』就慢慢顯了出來。在每日早上以讀經開始一天後,她的選擇都是先完成與『語言』相關的作業,而後才接續進行其他科目。」

 

而當孩子展露出「個人興趣」後,父母可再協助孩子進一步「深化興趣」以曾家為例,曾陽晴看見女兒對學語言產生興趣,就利用自學優勢,幫她找到可於付費後「隨班上課」的教育機構,使女兒除了在中文、英文外,也有機會多學習日文、法文、西班牙文等不同語言。

 

曾陽晴認為,上課後能不能都達到「學有專精」的門檻並不要緊,重點在於,藉著「多看、多學」的過程,知識和能力有機會在點滴間全面建立。

 

另一個可以引導孩子多方學習的方式,是每年親子間共同訂定一個學習計畫,讓孩子就自身有興趣的議題或事物,做一份學習報告。孩子可負責蒐集資料、閱讀與整理,而家長則成為從旁協助排解困難、解答疑惑的角色,除了讓孩子得以藉此發展多方學習、思辨與觀察的能力,親子間也會因此增加更多可聊的話題,有助培養親子關係

 

例如,曾陽晴有一年和女兒一起進行「錢幣報告」,父女倆是因著在家中的一個抽屜、找到許多出國後帶回來的小額貨幣,接著就開始對「什麼是貨幣、各國貨幣的特色與設計」進行鑽研。

  • news-details
  • 因著曾陽晴選擇讓女兒「在家自學」,學習的場域與時間變得多樣化,且有無限可能。(圖 / shutterstock)

因著進行這份報告,女兒在找資料的過程,不僅從錢幣、鈔票上印製的人物或圖樣,認識該國歷史,還看到各國在選用時的思維、以及從中彰顯的國家價值。

 

孩子不同,需要也不同

在引導兒女以適性方式,建立生活所需能力與知識的同時,曾陽晴提醒,親子間的關係、孩子快樂與否、身心狀態是否健康,將是更要緊的議題

 

華人社會中的家長,多習慣性地用「學習成績」當作孩子是否「值得被愛」的前提,遠從唐代小說《李娃傳》就能看到這樣的例子。

 

《李娃傳》講述的是,在唐玄宗天寶年間,一位出身地方名門的年輕人在準備科舉期間,迷戀上青樓女子李娃的故事。該名年輕人在揮霍完盤纏後,就被李娃攆離身邊,在窮困潦倒又大病一場後,被從事殯葬業的伙計救活,最後成為在喪事上唱輓歌的歌手,揚名京城。

 

後來,雖然年輕人的父親曾在京城遇見兒子,但因過往兒子的荒誕行徑,心中早已認定「孩子死了」而不願相認,最終是曾照顧過他的奶母多番撮合,才讓老父願意見孩子一面。但相認後,父親卻又因感到丟臉,動手管教兒子,將他逐回街頭。

 

李蛙傳的故事還有後續,而曾陽晴在此表示,從這段故事中,明顯看到父親將「愛不愛孩子」與其「成就」劃上等號。

 

然而,傳道書3:22明確提醒,「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份。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解說,就是「孩子不同,需要也不同」,因此,實為無法用單一標準來引領、陪伴所有的孩子。

  • news-details
  • 看見孩子的獨特性,才能引領其適性發展,快樂健康成長。(圖 / shutterstock)

「特別是,父母對孩子總有萬千期待,然,實際上我們想的很多,能做的卻是很少。」曾陽晴分享,女兒在年幼時,被媽媽注意到會有不正常肢體擺動,經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妥瑞氏症,使得夫妻倆一度難過到無言可喻。

 

面對女兒生病初期,曾陽晴與妻子先與教會牧者協談、請求牧者遮蓋。他表示,那天牧師夫婦與夫婦倆牽手跪下禱告,四人俯伏在神面前,尋求歸回平靜安穩力量的同時,曾陽晴也知道,以人的力量來說,能做得實在太少,對待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她在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中長大。

 

從夫妻相愛開始,穩固家庭關係

而有愛的家庭環境,得從建立親密的夫婦關係開始做起。「先作夫妻,再作爸媽。」曾陽晴說。

 

因為,沒有什麼比得過,讓孩子看到父母親的婚姻堅若磐石,更讓他們感到安心的事情;與孩子的互動、對下一代的教養及引導,都當以「美好夫妻關係」為中心來發展。

  • news-details
  • 夫妻間關係緊密、彼此相愛,將是建立有愛家庭的一大關鍵。(圖 / shutterstock)

在良好關係的前提下,父母要作到的另一項功課,則是「以接納的眼光來看待(孩子)」。

 

不論兒女的表現是平凡或獨特,帶著接納的眼光,就能看見「神所造的一切都甚好」;相對的,若是越往缺點看,則會越看越不順眼,反而覺得孩子的一切無法達到自身標準。此外,有時孩子「暫時」未能達到父母的要求,但他們其實有將這些教導聽進去,也會記取父母身體力行的身教。

 

例如,曾陽晴小時候一定會叮嚀孩子,看見長輩要打招呼、問好。對曾陽晴的女兒來說,年幼時可能因為害羞或彆扭,即便事先答應父母,但在現場總是看著長輩說不出話來。

 

而隨著時間過去,當女兒夠大了、磨練出與她人的社交之道後,看見長輩即能很自然地說出「張伯伯好!」、「嗨,李叔叔!」這類的問候。

 

看見女兒的轉變,也讓曾陽晴體悟到,不應過度期待,要孩子轉變為不同於個人本身性情的人。父母該作的,從來就不是過度壓抑或改變孩子,而是挪去阻礙的力量,成為孩子的「助力」。

 

就此,曾陽晴也叮嚀:

 

「父母對兒女的焦慮,時常受制於個人對於未來形勢的想像,但其實,趨勢的變動比你我想像的還快,多半是無法預料的。與其嘗試控制超乎我們能力的事,不如專注於眼前,接納孩子的每一個表現,也引導他建立好的人格特質、品格,以及落實信仰生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