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臺北基督學院存亡之際,師生怎麼看?共思基督教高等教育存在價值之回應報導。(圖/臺北基督書院 官網)

根據媒體報導,因少子化衝擊,「臺北基督學院」日前對外發出公開信表示,準備向教育部申請退場,擬於112學年停招停辦。

 

上週五(6/2),此一消息於媒體曝光,震驚外界,同時衝擊了原本並不知情的校內師生,隨後透過發起千人連署,表達不同聲音。

 

經過這些日子,受這間校園春風化雨、與其一同成長的師生們,內心除了難過,還有何想法?又經歷了什麼樣的思想轉折與信仰反思?

 

——在這個世代,基督教高等教育,有其存在價值與必要性嗎?

 

拋出這個議題,期盼藉著聆聽學生與老師的心聲,與讀者一同來思想。

財務虧損,擬向教育部申請112學年停招停辦

根據臺北基督學院董事會於公開信中指出,「本校董事會於112年5月20日會議中決議,台北基督學院擬按照私立學校法第70條第一項第一款之規定,向教育部申請112學年停招停辦。

 

主要原因為何?

 

信中指出,自從獲教育部立案11年以來,董事會需年年撥款挹注學校以維持該院正常辦學,至今已達1億2,500萬元。

 

而疫情至今,政府尚未完全開放內政部宗教研修之大陸學生入境,更使該校近四年學費收入大受衝擊,財務赤字更加嚴重難以持續辦學。

 

消息一出,有在校生流著淚說,因認同基督學院的創校精神,而來到這裡,盼望一起呼求上帝復興臺北基督學院,不要輕易放棄。

 

基督學院失敗了?

校內老師:成功是建立在「異象之上」

身為「基督教博雅學系大學」的臺北基督學院,於6/2舉辦「畢業生感恩禮拜」,由教授「聖經課程」的Dr. David Nam(南潤佑)老師,對所有應屆畢業生分享信息,也回應到學校近期發生的事情。

 

他談到:我們該如何定義成功?成功在人生中是什麼意思呢?

成功不能只以金錢來衡量,成功也不是一場人氣競賽。成功的定義,取決於你人生的異象為何。

 

所以,你必須擁有一個異象,你必須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也要知道你要如何實現你的目標,更要知道你所看重的價值觀是什麼。

他以使徒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人的「第一封信」中,舉出實例。保羅去到帖撒羅尼迦,遭遇不幸、反對聲音與被迫逃離,卻仍認為,這是「成功」的,為什麼?

 

因為,保羅傳講神的道,然後,這些人也接受了。

 

由此得見,成功的定義,取決於一個人的「人生異象」為何

 

保羅有一清楚異象,他要傳福音,帶人歸向耶穌基督。

 

基督學院目前所面臨的景況,似乎很不樂觀。但,這是否代表基督學院「失敗」了呢?有些人似乎如此認為,然而,南潤佑卻不這麼認為。

 

正如其所言,成功是建立在「異象之上」

基督學院存在的異象,是為了裝備學生,使之具備基督徒的品格和專業能力。

基督學院的存在,是為了向學生傳揚基督信仰,為了引領學生成為主的門徒。

其存在,是為培養學生成為基督使者,成為具基督教世界觀與人生觀的領袖。

這就是基督學院的異象,且為學校正式的使命聲明。

 

南潤佑表示,學生在畢業、離開學校的當下,屬靈成熟度有所不同,並非每個學生都已裝備好成為領袖,也並非每個人都已成為基督徒。但是,基督信仰的世界觀,已深深刻印在每個人身上

 

當他看著畢業典禮在場所有學生,可以很有信心地說:我們的異象已經在成功的路上了

 

繼續為這一百個學生提供基督教教育,到底值不值得?

他也拋出問題思考,有人會指出,基督學院曾經有一千個學生,現在只有一百個,進而認為,一百個學生的學費收入,無法支付學院的年度預算,所以學校工作在財務上,不可能繼續下去。

 

對此,南潤佑想表達的是,世界上沒有一所大學,是只依靠學生的學費生存下來。

 

想一想,基督學院這所學校,是依靠學生的學費而建立起來的嗎?不是的。

 

當初,賈嘉美博士至美國各個教會,四處募款。

 

另外,有人告訴南潤佑,該校有一部分校地,是先總統蔣介石的夫人—蔣宋美齡親自捐贈。還有,女生宿舍—莫麗思樓,最近以台灣校友和美國捐款者所捐贈的款項,進行了翻修。

 

為什麼這棟宿舍要叫莫麗思樓?因為,當初有一位名叫Mary Morris的美國女士,特別捐款,以支持台灣的基督教教育。

繼續為這一百個學生提供基督教教育,到底值不值得?

 

這其實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

南潤佑認為「是值得的,」因為這一百個學生值得如此投資。

 

有一句話,基督徒很喜歡使用,是這麼說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耶穌也會為你死。」

 

南潤佑解釋,他本身並不喜歡這種說法,因耶穌死,是為了拯救無數人,不是只為了救你一個人。但這句話在「情感」上,可能是對的。神要救數十億的人,但他一次救一個——每個人對神而言都很重要,每個靈魂皆極寶貴。

 

南潤佑希望每個學生們明白:你的生命很重要,因為對神來說很重要,神很珍愛你。這也是為何,他選擇在基督學院當老師,且深感這份工作非常值得!

 

特別,他對使徒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二章中所說的話,極有共鳴。

 

我會說,我在這裡的時間並不是失敗的、不是徒然的。對我來說是值得的,原因如同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二章八節裡所說的。對於我個人生命中想要做的事、計畫如何實現、用什麼價值觀作為指引,都是基於保羅在這節經文中所說的內容。

 

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不但願意將神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 (帖撒羅尼迦前書2:8)

 

基督教教育的精髓與本質

南潤佑告訴學生們,他的目標並不崇高、也不偉大,只是單純想把福音和自己,分享給他人。

 

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偉大,也不是因為自己完美無缺。事實上,他並不完美,且是有罪、有限、有軟弱的。但是,神的福音和恩典,轉化了他這個人。

 

因此,他可以把這個被福音轉化的自己,與人分享,使他人也能在自己的生命中,透過福音,經歷到神的恩典和能力。

這就是基督教教育的精髓與本質——

 

作為一名教師,把福音和我們被福音轉化後的自己,與學生分享,來裝備他們走進世界,好讓每個人也能把福音和自己,與他人分享。

  • news-details
  • 「各位大四應屆畢業生,你們在基督學院領受了神的愛之後,不論神帶領你們去到哪裡,就去把那份愛,分享給他人吧!」南潤佑分享。圖為校園照。(圖/臺北基督書院 官網)

面對校園存在對立

學生深盼:一起努力找回這間學校的異象

臺北基督學院音樂系大五學生—黃上恩同學,2018年從位於台中的國立大學,轉學至臺北基督學院就讀。

 

就讀學院期間,經歷兩任校長的他坦承,感覺到校風變化。「我覺得這間學校的異象和理念,要回溯到賈嘉美牧師(臺北基督學院創辦人)當初來到台灣『宣教的異象』。

 

賈嘉美選擇在這塊土地興起校園,期盼使這間學校成為「祝福台灣莘莘學子的管道」,因而才有了這所基督教學校誕生。

 

如今,學校管理層與師生之間,因著不同理念而產生對立,黃上恩認為,最重要的是「回歸異象」來思考,且,每個人都應當有責任,去找回這間學校的異象——不論是管理者、所有老師及學生。

 

而,正當他思考,是否因著人的作為,神要「收回」這間學校時?

 

那天晚上,他去到教會,剛好聽到牧者談到聖經中「挪亞方舟」的歷史,當時,因著人的罪,神要毀滅這地,使之重頭來過。

 

挪亞接受到神的啟示,直到大洪水真正降臨,中間的時間過了非常久。期間,挪亞帶著一家投入造船工程,並邀請周圍人一起完成,卻沒人願意相信他。

 

直到大洪水來臨前一天,要關上船門的那刻,挪亞都還在宣講上帝的啟示、宣揚福音的救恩。

 

之後,黃上恩將挪亞方舟的故事,傳回到學校群組,從而提出:是否神希望我們能重新和祂建立關係。

而在自己6/2舉辦的畢業音樂會上,他也和學生們分享挪亞方舟的聖經故事,以此共勉——

 

我覺得,我們應該要一起努力 

去認識管理者、認識這所校園 

努力地去找回這間學校的異象

面對校方計劃退場一事,黃上恩認為,並非要一味拋出指責;如同聖經「行淫的婦人」事件中,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我們每一個都是有罪的人,今天校園發生這件事,許多人都期盼上帝行公義的判斷,並且,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該如何前行——一起搭上這艘「挪亞方舟」,抵達神要他們前往的迦南美地。

 

挪亞方舟所闡述的意義,對黃上恩而言,可以總結這一次所看到校園發生的事情。

 

基督教大學的存在意義?

「這群老師都沒有想放棄這群學生,也沒有想放棄這所大學」

於上一間學校求學時,黃上恩的內心感到「好像缺少了什麼」。當時,在學習、交友、師生相處上都很好,念了一學期後,選擇休學,轉而來到臺北基督學院。

 

大一升大二的暑假,突發家庭變故,本打算休學、投入工作,就在人生面臨「第二次休學」之際,兩間學校最不同的是,前者沒有任何一位老師給出建言,而在臺北基督學院卻有一群老師,真實關心、持續給予他建議。

 

這裡的老師是真的在乎學生,願意傾聽學生的聲音。我覺得這很重要。

 

身為第四代基督教家庭的他,於國一時重生得救。第一次認識基督學院,是在高中時期,那時有機會參加一個營隊,舉辦地點就在基督書院。

 

那時候我就覺得,這間校園一直給我一個『很吸引我的感覺』,說不上來。

 

去了這麼多間大學,他始終覺得這間學校非常具「吸引力」。那時,他所嚮往的其實是像師大、台大的名校,但不知為何,當他一踏進基督書院,就覺得這間學校很吸引他,內心一直覺得要來這裡就讀。

 

「我說不上來一個為什麼,談不上神的呼召,我只是單純覺得『這間學校很美』。」

 

直到真正進來念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這裡的學生人數不多,因而能認識到每一個人、包括每位老師,同時,每位老師也都很了解學生。

 

在主修的音樂學系,黃上恩遇到了人生中的「重要恩師」。黃上恩的父母,在他國小三年級時發生車禍,自己是當時唯一倖存者。從高中到大學,他都是半工半讀,自己賺取學費、生活費。

 

來到基督學院念書後,該名老師就一直在觀察黃上恩這個人,認為他有天賦,但整個人的狀態如同「原廠設定」,意即在人際相處、溝通上,較為缺乏。

 

學習過程,兩人時常爭吵,也分分合合,即便如此,直到黃上恩大四下學期,老師仍一直不斷幫助他,還時常引用聖經內容,予以提醒和指引。

 

後來黃上恩發現,對方其實默默地,可謂變成「父親的角色」。這位老師,一直默默地在教導自己很多。

 

過去成長過程、原生家庭裡,所無法給予的,藉著這位老師,帶給黃上恩許多從上帝而來的「」。

 

老師也曾告訴他,其教育很像聖經中「門徒」制的關係,希望在教導、實踐中,來帶領學生,而非一味給予獎勵或物質。因覺得,黃上恩真正需要的不是這些,而是一位可以真正帶領他的榜樣。

 

我覺得這一塊是最特別的,在我從小到大的求學生涯中,沒有遇過的。我沒有遇過一個老師,這麼像父親、這麼積極地帶著我

 

在基督書院,老師與學生之間,有著如同「門徒」的關係

 

黃上恩說,一般外校老師會在乎學生,但是在乎的多是專業、課業,而基督學院的老師,會更在乎學生的品格、生命,這是最不一樣的地方!

 

這也是為何,一直有這麼多的校友,回到學校裡、真心感謝這群老師。

 

這些校友在校期間,也和自己一樣,遇到很多人生波折,但是,黃上恩深深感受到,「這群老師都沒有想要放棄這群學生,也沒有想要放棄這所(基督教)大學。

 

有那麼多的學生,回過頭來才發現,原來在這間基督教大學,得著了這麼多的恩典。

  • news-details
  • 黃上恩表示,一般外校老師會在乎學生,但是在乎的多是專業、課業,而基督學院的老師,會更在乎學生的品格、生命,這是最不一樣的地方!圖為黃上恩校園生活照。(圖 / 黃上恩 提供)

期盼:這所學校應該繼續存在 

黃上恩希望表達出,「這間學校(基督教高等教育)應該繼續存在。

 

這所學校不大、學生人數不多,所以老師可以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加上這是一所基督教學校,當中有很多課程的老師,真的不只是教導專業,老師們的專業能力都很頂尖,但是為什麼,他們要來到這間學校任教?

 

從老師們的身上,黃上恩真實看見,他們真的有「基督教的使命感、跟對傳福音的異象」。

 

在基督教的大學,老師們得用自身專業傳福音,這是在別的學校少有看見的。

 

回到這次事件而言,如果基督學院真的消失,黃上恩覺得,等於少了一個「上帝可以使之成為祝福管道」的地方,少了一個「一群有使命感的老師可以傳福音」的地方

 

他也曾和同學們分享,如果今天創辦人賈嘉美聽到學校擬退場之事,會有何反應?相信,創辦人絕不會想看到目前演變的光景。

 

學校是屬神的,有很多人都在禱告

「希望這間學校有祢、一直屹立不搖」 

上週五,當學校爆出擬退場事件,正好同一天,黃上恩正準備發出自己的音樂會邀請卡,但,他「不敢」發。

 

因為看見學校的低氣壓,與自己即將本該開心舉辦音樂會,很是突兀。

 

那時,他在學生會面前快掉淚,覺得辦不下去。沒想到,傳播主修主任沈湘燕對他說:

上恩,這場音樂會是屬神的,就像這所學校是屬神的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屬神的。

 

如果你的這場音樂會,可以再次為這間學校點亮什麼事情,再一次點燃、復興某些事情,我們覺得,那這場音樂會一定要辦!

黃上恩是該校歷屆來,第一位音樂系畢業學生,畢業展演辦在其學校大禮堂,也是該校第一位考上師大研究所音樂系的學生。這些都別具意義。

 

因此,他轉了念,深知沈主任講的很對,「我不應該放棄一個這麼好、可以繼續點亮學校的機會。」於是如期舉行。

 

他也一直向神禱告,「神,我要使用這場音樂會,希望可以用這次音樂會重新與祢連結。」黃上恩一直跟神禱告,禱告到音樂會舉辦那天。

 

黃上恩的畢展音樂會,叫做「上好的恩典」,會中,他邀請校園學生,一同獻唱詩歌〈無盡恩典〉。為什麼會選擇這首歌?

 

他的解讀是,基督學院一直在創造很多「上好的恩典」,創造(成全)很多的生命、經歷與時光,這些都是屬神的恩典,是上好的恩典!

 

無盡的恩典,「無盡」這兩個字代表著時間詞,這是他心中所望:這所學校所散發出的恩典,可以一直永續下去,而不是停留在2023年。

 

如同上帝,從起初到如今,都一直看顧著這所校園和師生們。

 

希望這所學校一直屹立不搖,所以我就帶著學生,一起獻了這首詩歌。

 

黃上恩求學階段的這五年,學校音樂會的觀眾,通常為該校師生,平均大約20-30位左右。然而很感動的是,此次沒有特別宣傳,當天,「上好的恩典」音樂會上,來了將近100位觀眾

 

很感謝神!黃上恩和神說,「如果這場音樂會,祢看重、祢有聽到我的禱告,我希望祢能再次回來掌權這間學校;(希望)祢可以再次感受到這些學生對祢的心意,他們願意站出來為祢獻詩,就代表說,我們希望這間學校有祢

 

相信,師生們更希望的是,可以看見神,而不只是看見人、看見錢,或看見少子化等其它問題。

  • news-details
  • 黃上恩期盼,基督學院所散發出的恩典,可以一直永續下去。圖為音樂會照。(圖 / 黃上恩 提供)

後記與禱告 

當學校公布將擬於8月1號退場時,老師們站出來發聲,黃上恩看見其身上在「閃閃發光」,也因而深知,他們真的是愛這間學校、愛到一個極點。

 

聽說,那天晚上,有一位老師與學生們,一直在繞學校的chapel堂聖草,一直繞到凌晨兩、三點,一直為這間學校禱告。

 

黃上恩表示,如果學校未來真的退場,實為可惜,因為,有專業能力的好老師非常多,但真心愛學生的老師真的不多。「我覺得,這間學校充滿很多『真心愛學生』的老師。」

 

呼籲禱告:

1.希望基督學院的所有人,包含管理者、師生們,都能重新找回這間學校的異象,以及找回賈嘉美牧師的辦學初衷。

 

2.希望基督學院所有的教育者、管理者,都擁有「基督教教育」的共識與熱誠。

 

3.希望對基督教教育有興趣的學生,可以來到這間學校就讀。

 

4.面對學校可能停辦的衝擊,盼學生們同心為校園禱告,一起進入「挪亞方舟」這艘船,如同一首詩歌所唱「有主在我船上,我就不怕風浪」。願彼此一同歡迎神來到這艘船上,為我們預備和開路。

  • news-details
  • (圖/臺北基督書院 官網)

相關閱讀》

孰輕孰重?從基督學院存亡危機,展開一場關乎「基督教教育的對話」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