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東海靈糧堂青年牧區舉辦「青年幸福趴」聚會,由鄭錫懋弟兄分享信息,教導青年們如何跨越人際關口。(圖/記者林稚雯)

求學期間,特別是中學階段,是否總覺得無法融入團體?甚至有些被同學排擠的感受?又或者,很認真地想要釋出善意,但不論怎麼做,卻都無法達到預期中的效果?

 

藉由學習來獲得知識固然重要,但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與他人互動的智慧也同樣重要!好的人際關係不只在學生時期帶來幫助,進入職場,甚至到建立家庭,能夠有甜蜜圓融的人際關係,同樣能得著極大的好處。

 

為此東海靈糧堂青年牧區邀請曾有相同困擾,但最後卻突破困境、找出與人互動之道的鄭錫懋弟兄分享經驗,希望幫助青少年、青少女們,可以一起突破困境,自在的與他人互動。

東海靈糧堂青年牧區於6月10日晚間舉辦「青年幸福趴」聚會,邀請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英文講師的鄭錫懋弟兄以「跨越人際關口」為題,向大家分享如何讓經營關係的課題,從焦慮圈走向舒適圈,不再為此卡關。

 

鄭錫懋從家中兩個孩子的互動開始說起,小名「阿言」的二兒子有天突然在家哭了起來,爸爸看到後當然是趕忙湊過去問孩子「發生甚麼事情了?」

 

只聽阿言抽抽噎噎地說,「爸爸,怎麼辦?我都沒有朋友啦!」這時鄭錫懋並不急著要直接為孩子解答,而是請年紀雖小,但就很知道怎麼與同齡孩子互動的老大「阿杉」來為弟弟解答。

 

果然不負父親囑託,阿杉很快就用大哥的身分對阿言說:「你就主動一點,多去幫助別人、多稱讚別人呀!」雖然聽起來只是簡單的建議,但鄭錫懋表示,實際上這就是打造人際關係通用的不變秘訣!

  • news-details
  • 從家中兩個兒子的互動說起,鄭錫懋除了分享建立人際關係的妙方,也提到自己的人生中也曾經歷了迷茫、找尋方向的時光。(圖/記者林稚雯)

三要一不,建立圓融關係

進一步將「主動接觸,幫助別人、讚美別人」再做拆解,鄭錫懋提出了「三要一不」法則,供與會者做為參考:

 

1.要遞出橄欖枝,主動釋出善意

多數時候人與人之間只要一點善意就可以達到破冰的效果,簡單真誠的一句問候,或是帶著笑容到還不熟識的人面前說一句「哈囉」,就是在往「成為好朋友」的路上踏出最重要的第一步。

 

而鄭錫懋也提醒,若是對方沒有接到自己拋出的善意,也不要過度解讀、覺得氣餒,就先認識其他人也很好,不論是班上,或是任何的活動中,必定能找到願意用同等善意回應的人,這樣就達到建立關係的基本目標。

 

2.要提供實質協助

以現況來說,不論是學校或補習班,每位老師都需要照顧為數甚多的學生,以實際情況來說,著實很難面面俱到的照顧到所有人需求。

 

這時,若自己是先完成作業等課業要求的人,又發現到班上有趕不上進度,或是因為對於所學內容還不懂,以致無法完成的同學,不妨到他們的身邊詢問:「有沒有可以幫你的?」看是要幫他找老師再做教導,又或者是分享自己學習後的獲得,只要是對方不會因此感到被冒犯或看輕,能幫助他人進步,同樣是很好的建立關係渠道。

 

3.要不吝給出讚美

同樣的,學習過程中,每個人必定都會有強項與弱項,面對自己還不足,但同學卻擁有亮眼表現的時刻,則要練習敞開心胸、不吝讚美他人。

 

一句真誠的讚美,就好比無價的珍寶,同樣也成為快速拉近關係、彼此融洽相處的一大關鍵。

 

4.不劃小圈圈、不攻擊他人

出於真誠友善的對待他人,不論所處的環境或團體為何,必定也仍會有分黨分派的時候。然而,大團體內若還有小圈圈的存在,固然有互相取暖、分享八卦的作用,但同時也可能被貼上標籤,抑或因此錯失了重要消息。

 

與其顧此失彼,更好且更長遠的做法,就是不要刻意的劃分派別,也不要為了自己或特定團體的利益,出言攻擊他人。

 

雅比斯的禱告

改變時有神幫助

如何實踐「三要一不」的人際關係?鄭錫懋指出,這是個需要一輩子不斷練習的困難課題,以學習理論來看,會分成「舒適圈」、「學習圈」、「焦慮圈」三個階段。

 

「舒適圈」指的是個人感到舒服,對每樣狀況都能游刃有餘的環境;「學習圈」可謂進階級的難度,需要有人指導、經過多次練習後才能達到標準的範圍;「焦慮圈」則是專家級的難度,對一般人來說,若非有專人指教,很難掌握訣竅,也必須歷經無數次的投入練習,才能達到的標準。

 

鄭錫懋鼓勵,能將人生境界「從舒適圈拓廣到焦慮圈」是少數人能達到的目標,但對每個人來說,離開舒適圈、挑戰學習圈,則是應當要嘗試擴展的範圍。

  • news-details
  • 適度的自我挑戰,跨出舒適圈後,就有機會建立更圓融寬廣的人際關係。(圖/shutterstock)

「特別是因著上帝的恩典,只要願意踏出第一步,學習圈最後都能變成你的舒適圈!」鄭錫懋說。

 

聖經中最能借鑑的人物是「雅比斯」,透過歷代志上4:9-10的記載能夠明白,母親為他取這個名字,是代表「我生他甚是痛苦。」

 

然而,雅比斯為此求告神,「甚願你賜福於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

 

在雅比斯的禱告中,他以「甚願你賜福於我」為開始。神是喜歡賜福與人的神,只要我們願意向神大大張口,祂就充滿我們、帶領我們越過大大小小的難關。

 

「當我們想要跨越一直停滯不前的人際關係也是如此!」鄭錫懋說,擴張境界向來是需要有神恩典的事情,在竭力嘗試是,不忘要時時向神禱告、倚靠神的恩典,他還精心的創作了諧音的打油詩,鼓勵所有年輕人:「遇到焦慮圈,記得仰望天,天父總在你身邊!」

 

不問為什麼?改問怎麼做!

而在教導改變人際關係的秘訣之餘,鄭錫懋亦分享了個人生命在突破人際關口後發生的變化。他表示,人際關係就如同一道開關,每個人都能選擇開啟閘道、勇敢與他人接觸,也能選擇不要建立連結,遇到問題、咬著牙挺過去就好。

 

「每樣選擇都會有各自的利弊與發展,但要提醒的是,『開口』不單只向人求助,向神禱告也是我們可以做的事!」

  • news-details
  • 鄭錫懋分享,因著尋求神、望天禱告,讓他開啟了往後截然不同的精采人生。(圖/取自鄭錫懋 FB)

鄭錫懋鼓勵:「人的關頭,神的開頭;走投無路,抬頭有路!」有時,來自魔鬼的謊言會要矇騙你,對你說沒有人要幫助你。而,這不是真的,神一直都在!

 

在鄭錫懋成為暢銷書作者與英文名師前,也曾經歷過一段迷惘的日子。從私立大學商學院畢業、將要退伍之際,他發現受限於學歷,在職場上的工作選擇甚少。

 

在原定計畫中,鄭錫懋本打算退伍後,就到國外擔任一位傢俱業董事長的特助,為此他還把握各樣機會,當兵期間也持續精進英文能力。沒想到,談妥的工作最後卻因董事長的姪子也對同一職位以有興趣,最後只能拱手讓出這個機會。

 

2007年發的插曲,讓鄭錫懋迄今還記憶猶新。他記得當時沮喪地走在台北街頭,抱怨地向神求問:「主啊,為什麼不是我?該怎麼做才能再找到這個好機會呢?」

 

沒想到,就是這個向天禱告的瞬間,讓他看到路邊店家懸掛的「長春藤美語雜誌」看板,心想:「大概是英文還不夠好,得再加強!」

 

這個想法讓鄭錫懋顧不得還有一段從台北搭車回台中的路程,就到店裡面選了一大堆中高級英文書籍,直到結帳前,才發現是午休時段,店員剛好都在休息,沒人能幫他結帳。

 

非常巧合地,雖然店員都不在,但雜誌創辦人、同時也是英文補教名師的賴世雄剛好出現在店裡,鄭錫懋一眼就認出了賴世雄,稍加攀談後就自顧自地說起了學英文、找工作以及對人生迷茫的歷程。

 

賴世雄耐心聽完整個過程後,簡單的對鄭錫懋說:「太感人了,我們的雜誌就是為你這樣的年輕人辦的!」接著又問到「那你下午有空嗎?」

 

本以為是歪打正著的幫自己找了份好工作,卻沒想到賴世雄發問的用意,是想邀請鄭錫懋接受雜誌訪談,將他的生命故事放進兩本不同的雜誌之中。

 

「能受邀被賴世雄老師訪談,等於是幫我開啟了日後在補教界找英文教師工作的全區通行證!」鄭錫懋表示,受惠於賴世雄在補教界的名望與份量,同業只要看到訪談內容,就願意毫不猶豫地錄用他,也在這份機緣下,累積足夠教學經驗與人氣後,可以出版自己的英語教學專書,在職場上有超乎所求所想的發展。

 

為此,鄭錫懋再用亞伯拉罕的故事來做說明。在亞伯拉罕成為先知前,他的名字本為「亞伯蘭」,在他75歲那年,毅然決定跟隨神的帶領,離開本地、本族、本家,又在99歲時,再次順服神,將名字改為「亞伯拉罕」。

 

順服神的帶領,致終讓亞伯蘭從一介小民,到最後成為「亞伯拉罕」多國的父。這代表神的計劃不是一次就完整呈現在人面前,需要我們一次次踏出信心的步伐,越往前走,才會逐步看到計劃的全貌。

 

「鼓勵大家,都能學習亞伯拉罕的行動,勇於跨出舒適圈,才能成為領受屬天祝福的那一位。」鄭錫懋說。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