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台灣初婚平均年齡,2001年時為男30.8歲、女26.4歲,20年後延後到男32.3歲、女30.4歲,去(2022)年,全台30至39歲的男女,55%男性及41%女性未婚,且15至50歲的女性未婚率首度近51%。

 

換句話說,女性未婚成主流,結婚反而是非主流;你是否感受到此社會變遷呢?以下,透過兩位職場女性分享生命歷程裡,對婚姻想法的階段性變化,以及在基督信仰裡,她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單身身分?

現年41歲的廖姊妹,畢業於醫療管理系,原在醫療體系任行政職,14年前信主後,漸漸有感動要進一步服務人群,因而開始往社福機構發展,擔任關懷處專員已近7年。

 

家境辛苦需打工完成學業,覺得感情麻煩

求學時期,因家庭經濟較辛苦,廖姊妹必須打工賺錢以完成學業,因此期間無意戀愛;畢業後,她仍需支援家計,因而多數時都在努力賺錢,即使多有追求者,但她(當時)就覺得:「感情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父母關係不佳,也是她較不願意進入兩性交往的原因;直到2008年信主後,26歲的她,開始學習放下防衛感,才願意與男性有較多的互動。

  • news-details
  • 你覺得兩個人比一個人好嗎?廖姊妹說:「如果沒有遇到的話,那也要把自己過好。」(圖/shutterstock)

對「婚姻想法」會產生階段性變化?

30歲前,廖姊妹仍感「一個人比較好」,但同時開始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因經濟條件較缺乏,她也擔心:若交往可能會拖累弟兄。「所以,儘管有追求者,我也覺得,啊算了算了。」

 

30歲後,她曾認真進入交往.學習建立關係但沒有結果。當時,她很容易自我懷疑,也設限僅與自教會的弟兄來往,但內部男女比例懸殊。

 

35至38歲時,她開始因生育考量及家人給予壓力,而甚感焦急。她回憶:「確實有在想:要不要凍卵?不然可能沒機會生孩子,或不知道會生下什麼樣的寶寶等想法。」

 

同時間,廖姊妹也繼續努力地理財存錢、極積地建立關係,並在屬靈長輩的鼓勵下,學習更多與外教會的弟兄來往。

 

活得更自由了,接納自我也開放心胸

38歲至今,她經歷內在更新變化,更能自我接納,不再去擔心生育,也跨進「經濟自由」的狀態;並持續以開放的心,認識不同縣市及教會的弟兄,接受跨年齡的互動關係,也參與相關課程、加入讀書會。

 

之前焦急時,她會力求一個月安排兩次約會、認識不同的弟兄,較有得失心,現在則在平衡心態裡,維持一個月約與一位弟兄進行深度互動。

 

廖姊妹說:「還是會渴望有家庭,因為信仰的關係,我認為兩個人還是比一個人好;只是說,如果沒有遇到的話,那也要把自己過好。

  • news-details
  • 不少單身女性樂於工作也深感工作的價值,是「為使命奮戰」的精兵。(圖/shutterstock)

單身有不同益處,我在其中的成長

廖姊妹感到,單身即「人身跟經濟自由」,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婚後有婆媳、家庭或小孩等課題,若想出國,也必然要徵詢先生的意見。

 

對她而言,單身也是追求夢想、呼召及使命的黃金時期,廖姊妹說:「對於弱勢扶助的這部分,特別是兒少,我會想要更多去投入。」

 

她因單身,能更多投入專業的學習,而就工作來說,單身者很容易運用「周末」,拜訪受助家庭,但已有家庭的同事就不易做此選擇。

 

廖姊妹樂在工作,也深感自己正在實現呼召,會因此考慮「終身單身」嗎?廖姊妹說:「我真的覺得有可能,有在尋求,難道這就是單身的恩賜嗎?因為在工作上,我是真的很快樂,也覺得很有價值。」

 

但她不至於詳加計畫「終身單身」,因若神許可,仍盼望建立「基督化的家庭」,體悟神對家庭生活的心意,透過見證來鼓勵受助對象。

 

婚姻對象條件:不用太高,也不要太低

目前,未有婚姻對象的她,感到:一方面,需再擴大交友圈,一方面也可能自身年齡對年輕弟兄有挑戰,而身邊同齡的未婚男性很少。 

 

她說:「其實(條件)不用太高,(但)也不要太低。雙方能彼此支持、有安全感的陪伴、同理而滿足需要,也期待有共同興趣,對方工作穩定,「至少能夠養活自己,和我一樣,是一個自由的個體。」

  • news-details
  • 廖姊妹感到,單身即「人身跟經濟自由」,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也視此階段為追求夢想、呼召及使命的黃金時期。(圖/shutterstock)

因家庭生涯轉了彎,內在從未放棄對美的喜愛

現年55歲的張姊妹,從小喜愛「美的事物」,國中時家庭發生了變故,她為了陪伴家人,放棄設計相關科系、選讀商科,畢業後,曾在大公司的報關部門工作約三年多,然內心一直沒有放棄對藝術領域的喜愛

 

後來,張姊妹自費學習、轉換跑道,以「設計家飾品」創業,並因著與設計同行的往來,進一步學習「空間設計」專業,而後,張姊妹獲得具知名度的公司青睞,於是勇敢地再跨越、進入「空間設計」的領域。

 

她曾成立個人工作室,有如「拼命三娘」、不計代價使命必達。工作室結束後曾稍作休息,現任雲林某社區大學執行長,已約三年。

 

經營領域觸及藝術、學術、社會等,過往歷程成了豐沃的養分,教會裝備也有助於人員關懷及社團經營;張姊妹感恩地說:「神恩待我,可以很快去理解社大的工作,很多所遇到的困難,也是被擴張的過程。」

  • news-details
  • 許多現代女性勇於追求夢想,也在職場上擔任管理階層,生活除了期待婚姻、家庭外,也包含許多公共的面向。(圖/shutterstock)

因性格多有受挫經驗後,開始「隨遇而安」

少女時代的張姊妹,尚未憧憬婚姻,面對心儀對象,就是懷抱著單純的情愫。在往後學涯裡,她才感受到:自己有可能會談戀愛、步入婚姻;此階段的她,很喜歡閱讀瓊瑤小說,從中延伸對愛情的想像與期待。

 

她的第一段戀愛在23到26歲時,因雙方性格差異、交往很辛苦。往後,當再多有一些感情經驗後,張姊妹開始採取「隨遇而安」的態度。

 

她坦承,感情經營辛苦與「性格」有關。因個性耿直、思考單純,情感不太會轉彎,她較無法理解迂迴的表達,不懂對方想要的,時常要處理對象的負面情緒,日漸疲累、沮喪下,自尊心也覺得不要再遷就。

 

幾經分手後,她以平實的心態過日子,最後一段感情結束於2007年;她不強求婚姻也未失去盼望,自許無論如何,都保持健康的交友心態。

 

單身,但透過「住辦合一」享受群體生活

而自2007年單身至今,她覺得是「蒙神保守」,因父母於2013年時生病,相較已出嫁的姊妹,她得以盡心照顧,也一直盡其所能。

 

單身的益處,除了可以陪伴家人,她也得以全心投入工作。

 

而她自許:單身也可以擁有群體生活,故在尚未與父母同住時,張姊妹長期租下整棟透天,作為「住(家)辦(公)合一」的辦公室。 

 

她的住所,擁有健全的家庭設備及美學巧思,2樓是辦公及接待室,3樓為工作室,4樓則是居住空間;她也開放作接待服事,享受工作也保持在健康活潑的群體生活裡,充滿朝氣,單身不一定非得是「孤身景象」

 

她說:「雖然單身,但希望是健康的單身。」並說:「我自己是在一個全備的心態下,想給自己對婚姻有一個驚喜。我不知道神什麼時候為我預備另一半,沒有失去盼望,但也不因為沒有而沮喪。」

  • news-details
  • 張姊妹期許以全備的心態,給自己對婚姻有一份驚喜感,沒有失去期待,也不因沒有而沮喪。(圖/shutterstock)

反思「完美主義」性格

而回顧情感經驗,張姊妹坦承,雖然每段情感最後都平和落幕,但也自我檢討:是否因「完美主義」以致感情到最後,都以分手告終。

 

若抱持「對象須符合所設的完美條件」,的確很難延續彼此關係至婚姻;她說:「人都是不完美的,如何要求對方完美呢?」於是,她重新調整眼光去期待,也透過禱告更多倚靠神,學習在各種關係互動上忍耐及尋求。

 

她也逐漸發現,生命已有所不同,每當因「完美堅持」而萌生「放棄意念」時,她就讓自己「停頓下來」,透過沉澱、開啟不同的思考,積極地面對性格的盲點,倚靠神、放慢判斷、領受恩膏、重新調整。

  • news-details
  • 張姊妹相信,日新又新的恩典將永不斷絕,神也會持續帶領、加深生命的學習。(圖/shutterstock)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