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隨著宗教文化觀光的遊客增加,教堂的經營與維護也將有新的挑戰。(圖/sutterstock)

古蹟教堂集重要的文化、歷史和工藝等價值,不只成為尋求精神體驗的旅程,也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前來參觀,探索宗教場所相關的建築、藝術和傳統。

 

遊客觀光禮拜儀式有所衝突時,教堂要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若從歷史文化來看,古蹟教堂反映出什麼時代意義?

近期,隨著歐洲旅遊業人潮再度興起,古蹟教堂也成為許多遊客的觀光景點。然而,這些教堂不只是開放觀光的文化遺址,同時,可能也是信徒前來禮拜的聖地。

 

綜合外媒報導,宗教觀光是歐洲旅遊市場很大的占比。據估計,全球每年有 3.3 億人參觀宗教場所,尤其世界著名的大教堂遺址,經常會限制人數而需要排隊入場。

 

為了同時容納遊客與信徒,許多古蹟教堂的管理者開始思考:如何在旅遊需求激增的情況下,除了與禮拜儀式的進行取得平衡,也不失去教堂的歷史精神與文化意義?

  • news-details
  • 遊客參觀與禮拜儀式應取得平衡,才不會失去教堂的歷史精神與文化意義。(圖/sutterstock)

充斥各式遊客的觀光,禮拜儀式受干擾

巴塞隆納的聖家堂(Sagrada Familia Basilica)為例,在星期六晚上的彌撒禮拜中,教堂的會眾為彼此禱告祈福,向天主獻上頌讚與敬拜,而教堂內部的遊客則以文化觀光參與其中,並拍下會友進行中的禮拜畫面。

 

事實上,許多宗教領袖認為,應該向遊客介紹聖地與教堂的歷史,避免世俗化的認知。

 

而現實環境中,由於對信仰傳統越來越不熟悉,導致一些歷史性教堂被重新利用,甚至被清空改造。

 

聖地亞哥大教堂教區長拉戈(José Fernández Lago)指出,有些人前往大教堂參觀,但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教堂裡,尤其在信仰逐漸式微的時代,這種情況在基督教佔多數的國家,並時常發生。

 

他提及,曾經許多遊客在聖像面前拿著自拍桿不停拍照,甚至有人穿著緊身短褲和沾滿汗水的服裝,而牧師與保安人員也不斷要求遊客降低音量,避免妨礙其他人祈禱。

 

「事情變得越來越難...」從事大教堂保安工作多年的塞克托(Juan Sexto)表示,當朝聖者在彌撒禮拜前發生躁動,他也不斷走到主麥克風前請求安靜,有時甚至持續長達一分鐘,而熱情的遊客才漸漸降低音量。

 

某些大教堂限制遊客人數,並要求旅遊團使用無線語音導覽以減少噪音,甚至將聚會地點做出區分,讓禮拜儀式在不受干擾的環境下進行。

 

「大教堂是有生命的,它不是博物館。」負責大教堂出版物的蒙喬(Xavier Monjo)提及,當旅遊業如此龐大,以至於佔據了禮拜空間時,便會衍伸出許多問題。

  • news-details
  • 米蘭大教堂不只是觀光景點,也是天主教徒舉行彌撒的禮拜場所。(圖/Duomo di Milano臉書)

教堂不再專屬某教派的資產

列入文化遺址的教堂開放參觀,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恩宇受訪表示,每間教堂的產權、教派和信徒屬性差異很大,現今的古蹟教堂,不再只是基督教「獨享」的成果,而是體現出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成就。

 

若從中世紀的教堂遺址來看,它們不只是宗教性產物,更是反映出當時代的政治經濟、手工藝術和宇宙觀等多重面向,更可能得以延伸至基督教時代之前的生活價值觀念。

 

他進一步解釋:「中世紀開始,教堂脫離修道院成為城市的一部分,並且也接待許多朝聖客的拜訪,當時的熱鬧氛圍與現代不相上下,可說不單只是聚會的空間,也成為領受聖物與宗教體現的場所。」

 

近代歷史中,宗教改革帶來天主教組織的衰落,也對教堂產生極大的衝擊,尤其近代新教崛起和世俗化的影響,許多教堂便不再屬於某些教派的資產,反而成為當地城市的文化遺產。

  • news-details
  • 黃恩宇表示,許多歷史性教堂不再專屬某教派的資產,而是由當地政府管理的共享文化資源。(圖/黃恩宇提供)

古蹟教堂,成為展演空間利用

對於觀光和禮拜之間的衝突,黃恩宇指出,當古蹟教堂作為國家財產,便不適合被賦予「神聖的空間」意義,反倒是成為所有人共享的文化資源。

 

事實上,西方國家上教堂的人數逐年漸少,而許多的聚會場所也都移往新市區做禮拜。然而,若是排除少數較具爭議的教堂,觀光景點和聚會場所原則上會是有所區別。

 

此外,歷史古蹟的保存是相當困難的過程。他提及,維護古蹟的成本需要一大筆資金,大多是仰賴政府單位或是遺產組織的協助,透過編列預算和募款的方式,作為古蹟教堂的保存維護。

 

「對於現今保存的古蹟教堂,我們可以當作展演的空間。」他認為,這些教堂有多元的用途是件好事,包括舉辦展覽、音樂會和公益活動等等,不僅能夠增加維護教堂的資金收入,也能夠呈現出文化遺址的當代意義。

 

(參考資料:APcurlytales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