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ews-details
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4/29於卓越北大行道會舉辦「前線領導力更新營」。(圖 / 記者張嘉慧)

領導全世界最大的兒童主日學——「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為何比爾牧師總是能跨越環境艱難,堅持服事?

 

因為他的異象很清楚,所以他做決定很容易。

 

團隊目標就是,「使服事成為『無牆的教會』,影響、翻轉教會外孩子的生命。」一個人的順服,帶來世代的改變。

 

「需要就是呼召。」當需要來到你眼前,你預備好抓住了嗎?

全世界最大的兒童主日學——「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Metro World Child),發展至今,在23個國家、牧養超過33萬名孩童。

 

創辦人比爾威爾森牧師今年4-5月來台時,首度在台灣舉辦「前線領導力更新營」,與團隊多位同工一起分享,他們是如何透過前線領導力、有效的策略、事工的發展和執行,在各地帶來教會組織的成長及擴張。

 

比爾牧師表示,以往多是隻身四處巡迴服事,因為想把經費花在幫助孩子的需要上。

 

而這一次,是首次偕團隊多位同工來台,因深具負擔傳遞「沒有兒童主日學,教會在一個世代可能就滅絕」的看見,所以盼望與眾教會肢體分享,「透過主日學,帶出教會成長及植堂」的關鍵。

 

想收穫前所未有的成果,先做你從沒做過的事

17年前,比爾牧師遇見一個人,神把兩位擁有同樣異象、心腸、看見的牧者,連結在一切。

 

他就是現任「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紐約總部營運長的戴斯牧師(Pastor Desmond Naidoo),也是比爾牧師未來的接班人。

 

「這是我第一次到台灣,這是我們第一次有這樣的特會。」

 

和比爾牧師第一次遇見時,戴斯牧師就坐在聚會台下的第五排位置,人生也在五條路的選擇裡。

 

11年前,戴斯牧師跨出步伐,開拓了「南非」大都會兒童主日學事工。11年後,他走在一條十字路口,思考著下一步究竟要往哪裡走?

 

在南非,他牧養教會、有自己的會堂,也有兒童主日學、有主日學卡車,可是神對他說,放下這一切,前往紐約服事。

 

於是三年前,戴斯牧師放下所有一切,舉家搬到紐約。

 

為何願意這麼做?戴斯牧師引用比爾牧師的名言之一:

如果你想要收穫你從未得到的成果,你要做你從來沒做過的事情。

「你準備好這麼做了嗎?」戴斯牧師拋出提問。

  • news-details
  • 戴斯牧師分享。(圖 / 記者張嘉慧)

牧者們問:為什麼人都不來教會?

戴斯牧師:更重要的是,成為「去到教會外的無牆教會」

大都會國際兒童主日學現為「全世界最大的兒童事工」,來自比爾牧師對上帝的順服、委身、努力不懈;為了這份服事(命定),比爾牧師曾多次被槍擊、腦震盪、遇空難⋯⋯等,縱然如此,依舊努力不懈,繼續奔跑在主的路上。

 

疫情期間,在紐約有上百間教會關門,大都會卻從未停下腳步,反倒在疫情間更加努力前行。

 

團隊不只在紐約開展事工——

 

我們的目標是,使服事成為『無牆的教會』,影響、翻轉教會外孩子的生命。

 

當比爾牧師和一群牧者談話時,他們提到,為什麼人都不來教會?

 

戴斯牧師提出不一樣的觀點:更重要的是,不是人來到教會的建築物內,而是教會(基督徒)要去到「教會外有需要的人」之所在。

 

現於23個國家,有33萬名孩子每週參加大都會的兒童主日學;並且,光是在肯亞,就有20萬名孩子每週參加。

 

因有一群忠心的僕人,上帝為團隊開啟全世界各式各樣的門。

 

很多人是否仍然習慣「等待」?戴斯牧師分享,有位姊妹做出「帶出改變」的決定,因為一個姊妹被點燃,做出前往肯亞的決定,如今看到不可思議的成果。

 

現場播放出影片,在肯亞的一個主日學據點,眼目所及滿滿都是孩子,令全場忍不住發出「哇」的聲音。

 

在非洲,神為大都會團隊開了「四個新國家」福音的門,戴斯牧師說,預計將有超過30萬名孩子前來參加兒童主日學。

 

認真找尋「需要究竟在哪裡?」

比爾牧師也被牧者們問了另一個問題:怎麼做到每週都在外面巡迴、講道、募款?

 

「你也可以跟他(比爾牧師)一樣,對這世界作出改變——神在等待你的行動。」

 

比爾牧師總是教導團隊,事奉有兩個重點:一個是人力、一個是財力。

 

從比爾牧師得救的故事中可以看見,因為一個「平凡人的順服」,使得至今,全世界有數十萬名孩子,因此聽見主耶穌的福音。

 

真的,一個人的順服,可以帶出改變!

 

當比爾牧師決定,一輩子都要奉獻自己的生命,給「像他一樣的孩子」時,團隊全心全意都在對齊這個使命而行動。

 

他們奔跑不像沒有目標的、鬥拳不像打空氣;而是很認真在找尋「需要究竟在哪裡?

 

比爾牧師致力去尋找、看見有需要的地方,因事工的目的,就是去「滿足需要」。

 

一個被母親遺棄的小孩

每對不孕夫妻都說他們不要這個孩子、教會也說我們不要他

五年前,有一個「被母親遺棄的小孩」被帶來教會,小孩剛出生僅12個小時。

 

我們帶他去教會,我們知道有五對夫妻是不孕症,但每一對都說,他們不要這個孩子,教會也說我們不要他。

 

戴斯牧師藉此例子分享,「需要就在他們眼前,他們還是沒有抓住。

 

「(當時)我決定要把這個孩子接到家中,因為這是大都會的使命。」戴斯牧師說:「我要給他(孩子)一個家、一個溫暖的成長環境,我要給他所需要的愛。」

 

你知道這個小孩現在在哪裡嗎?

 

當台上轉換到下一張照片時,現場又忍不住發出「哇」的聲音。「這是我的家庭合照,那個小孩就在當中。」

 

那個曾經沒有人要的小孩,現在就跟他們一起住在紐約大都會裡,戴斯牧師相信,對方會成為一個「撼動神國的人」

 

他想鼓勵每個人,你的順服,會讓這個世界有所推進;你的順服,會從這個世代到下個世代,帶出改變!

  • news-details
  • 戴斯牧師和孩子合影;曾經沒有人要的孩子,現在很健康,擁有溫暖、有愛的成長環境。(圖 / 記者張嘉慧)

你相信耶穌真的會再來嗎? 

如果是的話,教會必須回到「起初的愛」,必須了解教會存在目的究竟為何?

 

教會是需要蓋「很漂亮的建築物」,還是需要更多擁有「憐憫之心」?

 

當耶穌再來時,祂並不會來跟你說「你的教會很漂亮」、「你的教會很有錢」,甚至不是來告訴你「你的教會很多人得救」——雖然這是大使命,可是教會不僅止於使人得救而已。

 

當耶穌再來時、進行審判的光景之一,描繪在馬太福音25:31~40:

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

 

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

 

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戴斯牧師表示,這裡講到耶穌再來時、要進行審判,祂不是看教會有多有錢、使多少人得救,而是馬太福音這章經文中所說的一切。

如果我們不對下一代做任何事情,教會在一個時代可能就會滅絕。

 

希望這段話能留在各位心中:你我都有機會——去改變這世代的孩子!

  • news-details
  • 大都會的主日學是一個禮拜六天。(圖 / 記者張嘉慧)

看見需要就是呼召,顛覆當時神學思想

二十多年前、在一場聚會中,聽見比爾牧師的分享,20多年後、今天的她,仍堅守在兒童主日學的崗位上。

 

她是台中「卓越幸福行道會」陳淑惠師母。

 

二十多年前,因著比爾牧師的一句話——看見需要就是呼召,顛覆了自己當時的神學思想。

 

對傳道人而言,原本對於呼召的定義,就是要有明確來自神的話語、上帝特別的感動,神學院才會錄取你。

 

但那時候,那句話打動了我的心。

 

之後,陳淑惠去到教會,剛好有位在公家機關工作的姊妹,正思考著是否要退下來?

 

「需要就是呼召,」陳淑惠和她如此分享,但對方第一反應是,強烈不以為然。後來,那位姐妹回應此呼召,獻身當傳道人。

 

結果,現在對方20多歲的女兒帶著孩子,已準備好赴穆斯林國家宣教。

 

「感謝主,真的『需要就是呼召』,這句話一直放在我們心裡。」陳淑惠說,因著這句話,一家生命有很大改變,孩子也因此重生

 

他們現在在天堂,妳要讓他們以後下地獄嗎?

陳淑惠的孩子當實習醫生時,看了比爾牧師的一本書《這是誰的孩子(原書名:他是我的孩子)》,受感動而哭泣,因此真正重生得救、真實回應神的呼召。

 

當孩子回到教會後,跟陳淑惠講了一件事,深深打動她的心:

媽媽,菲律賓的小孩他們生活在地獄,可是如果信了耶穌,他們以後會在天堂。可是我們台灣的小孩呢,他們現在在天堂,妳要讓他們以後下地獄嗎?

聽到這句話,猶如醍醐灌頂,使陳淑惠決定,教會要投入開展「人行道兒童主日學」。

 

從而,許多弟兄姊妹的生命被改變、興起;還有一間教會,現今持續於戶外舉辦人行道兒童主日學。

非常感謝神,讓比爾牧師的一句話,成為我生命很大的影響力。

 

相信我們的故事,還會繼續寫下去。

  • news-details
  • 台中「卓越幸福行道會」陳淑惠師母分享,二十多年前,因著比爾牧師「看見需要就是呼召」的這一句話,顛覆自己當時的神學思想。(圖 / 記者張嘉慧)

事工增長的五大原則 

許多人都想問:大都會到底是如何從無到有,成長到今天「全世界最大的兒童主日學」?

 

比爾牧師的特助—吳彥妮,分享團隊「事工增長的五大原則」。

 

一、領袖的異象 

比爾牧師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服事的對象,是「沒有人要的孩子」。

 

這來自於他小時候的處境。然而,實踐異象的過程,會遭遇非常多挫折和困難,如果異象不清楚,很容易走往岔路

 

因為他的異象很清楚,所以他做決定很容易。

 

例如,在疫情期間,你要不要出來服事?究竟要把教會關門,還是在可以做的事上堅持下去?

 

當你的異象很清楚的時候,其實你做決定很容易。」吳彥妮再次強調。

 

曾有一間教會問比爾牧師:我們教會要如何增長?

 

比爾牧師反問對方:你看見需要了嗎?

 

大都會的策略是——「到有魚的地方」。你看得見身邊的「魚」在哪裡嗎?還是「視而不見,沒有感動」?

 

在加州,有非常多的非法移民在美墨邊界,到處都可看到無家可歸的人,以及其他國籍的人在街上。

 

「需要就在那裡,」若教會的異象是「建立無牆教會」,那麼,不論什麼樣的人、只要他們有需要,教會都願意去接觸他們、予以幫助,相信如此,就不會自我設限。

 

比爾牧師也曾問牧者:你願意有妓女出現在你的教會嗎?你願意妓女的孩子在你的教會出現嗎?

 

印度最大的貧民窟,有一百萬人居住,因為看見這些人的需要,大都會進到貧民窟、妓女院,幫助那些沒有人要、被遺棄的孩子。

 

因為異象很清楚,所以不會畫地自限。

 

二、長期的委身

比爾牧師常說,他把自己放在一個沒有門、沒有窗的房間裡,因為——要讓自己沒有退路

 

長期順服在「同一個方向」,他不會想,今天遇到挫折、就是神關了這扇門。

 

身為大都會「巴士隊長」的吳彥妮,每週都要開巴士載孩子上主日學、外出家訪,當她去到街上發福音單張,時常會聽見有人跟她說,自己40年前坐上比爾牧師開的巴士、上主日學,並且自己的兒子、孫子也都持續上主日學。

 

這就是長期委身的果實——非常重要。

 

三、打破框架 

在比爾牧師的身上,有許多「打破框架」的真實故事。

 

你要得到從來沒有得到的結果,就必須做你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

 

舉例來說,教會一般都在禮拜天進行兒童主日學。「我們(大都會)的主日學是一個禮拜六天。」

 

「每天」都有主日學,完全顛覆了傳統模式。

 

再者,團隊會去到人行道(路邊)舉行主日學,也就是,去到孩子的所在地

 

第三,團隊成員每週會進行家庭訪問;每一個巴士上的孩子,巴士隊長每個禮拜都要去探訪。

 

吳彥妮說,大都會的主日學服事,有很多打破框架、創新的元素

 

四、嘗試和錯誤

有多少人,願意你的同工犯錯?有多少人,團隊事工上次犯錯是什麼時候?

 

想一想,你上次做錯決定、或是上次做了一件事情卻沒有用,是什麼時候?

 

如果你想不起來,那表示,你太久沒有嘗試新的做法。

 

如果你沒有嘗試新的做法,你就不會犯錯,那就表示你在守成。

 

這並非指,要你故意去做錯事;吳彥妮分享,比爾牧師時常給予團隊自由度,勇於嘗試新做法,如果同工覺得這次做錯了,他總會問:你學到了什麼?

 

創新的結果,就是一定會有風險。

 

大都會兒童主日學的做法,是50年來比爾牧師不斷犯錯、嘗新、犯錯、嘗新,淬煉出來的結果,以致能使各國通用。

 

要給自己(包括團隊)犯錯的機會,因為沒有一次到位,一定有犯錯的可能。

 

五、建立長期關係

大都會團隊成員每週會去拜訪主日學的孩子,以及與兒童的家長、祖父母建立關係,因為,不是辦一場特會,而是每週、定時、定點舉辦主日學。

 

舉例來說,學校可能在下午三點放學,主日學就辦在學校外的人行道上、從15:20開始。

 

所以,住在當地的家長、孩子,及學校老師,都知道大都會兒童主日學的團隊成員,會準時出現。每週再透過家庭訪問,進一步認識孩子的家庭,這就是「建立關係」的重要。

 

當孩子參與兒童主日學時,爸媽、爺奶也會站在一旁陪伴,即能一起聽到福音!

 

很多時候,在主日學中,團隊不只對孩子講道,也會對父母訴說神的愛,所以時常,當團隊帶領孩子決志時,大人也跟著決志

 

即使家庭困難的孩子可能常常搬家,但他們生命中唯一不變的事情是,每週定時、定點出現的「主日學」。

 

吳彥妮再見證,大都會在菲律賓的兒童主日學,因為長期和孩子、家長建立關係,很多主日學是12歲到17歲的青少年參與服事,包含講道

 

長期關係的建立,會讓人願意聽你說話,如此,你對孩子、對父母的「生命影響力」就會產生。

 

因此,藉著兒童主日學,父母們也可以進到教會。像是,當地許多教會和大都會合作,使在兒童主日學接觸到、決志的父母,能進入就近教會被牧養。

 

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以賽亞書54:2)

  • news-details
  • 「當你的異象很清楚的時候,其實你做決定很容易。」比爾牧師的特助—吳彥妮,分享團隊「事工增長的五大原則」。(圖 / 記者張嘉慧)

  • news-details
  • 比爾牧師分享時泛淚哽咽。(圖 / 記者張嘉慧)

相關閱讀》

教會沒有兒主,再一個世代恐絕跡 比爾牧師:我會死在服事禾場!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