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公審背後的心態為何?(圖/shutterstock)

2021年眾人譁然的保母虐嬰案,歷經2年後,近期檢方調查結果卻有180度大翻轉,而保母一家人在被公審的兩年裡,無法安然度日。究竟「公審」背後心態為何?聖經如何看論斷?若是遭到冤枉時,基督徒該如何應對?

2021年,高雄發生女嬰猝死案,當時保母被列為嫌疑人,遭到家屬、網紅及社會大眾的撻伐,直到今年7月份,案子卻180度翻轉,經檢方調查研判,疑似因女嬰吸食到二手K他命毒煙,才出現副作用,導致跌倒造成腦傷。

 

但這兩年來,飽受「公審壓力」的保母與其家人始終無法安然入睡,生活受到重大打擊,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能撐至真相到來,真的是奇蹟。

 

公審背後的心態為何?

究竟為何會有「公審」的現象發生?針對社會案件,公審背後的心態又是為何?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昊霝牧師受訪時,分析了以下四點原因:

 

1.自以為義:在不完整的資訊下,憑著我們以為的來做評斷,認為論斷的結論是合理無比。

 

2.抒發心中的虧欠和遺憾:例如看到虐嬰事件,心中有股難受的虧欠感,認為自己如果可以幫助,或者阻止這件事情就好,無能為力的情緒無法紓解,就替事情找個合理說法或責怪對象來抒發。

 

3.面對社會的不如意,試圖參與「改變」:對於社會的不公義,又不敢或無法改變,採以公審方式帶來一種改變的權利感。

 

4.讓自己感覺好一點:認為在同樣處境下,自己一定不會有相同反應,透過這樣的評論、論斷,認為自己是正直的、沒有問題的,跟有問題的對方是「不一樣」的人。

  • news-details
  • 夏昊霝牧師分享,進行公審背後的心態,可能來自四個原因。(圖 / 本報資料照)

當我們論斷時,也在同樣事上定自己的罪

談到公審,每個人心裡面都有一把尺,特別媒體報導風向,也是造成社會公審很大的原因。

 

聖經上明確談到論斷,也阻止人去論斷,羅馬書2:1中:「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

 

為何論斷者,也做了和被論斷者一樣的事情呢?我們往往以「行為」來推斷,認為自己沒有做過和對方一樣的事情,因此有權可以論斷。

 

即使我們沒有動手殺人,但耶穌說「當你恨惡弟兄,就是殺人!」不單是在行為上有無「殺人」的事實,問題的根由同樣都是「恨惡人」,也許我們沒有實際殺人,但心中的恨惡已經比殺人者還可怕!這就是當我們論斷別人時,其實也在定論自己的罪了。

  • news-details
  • 當我們論斷他人時,自己在同樣事情上定自己的罪了。(圖/shutterstock)

如何避免落入公審與論斷人的情況呢?

當我們不明白事情全貌就去評論,容易以自己的意思和方式,落入論斷,夏昊霝更表示,事實上除了神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對另一個人做出評論。


當我們去審判和論斷時,就像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但問題是我們真的站得住腳嗎?在聖經中,當眾人要拿石頭丟向行淫婦人時,耶穌說「你們誰沒有罪的,就拿石頭丟吧!」這些人就從道德制高點上走下來,悻悻然地離開。

 

在論斷人前,需要先看見自己真實的樣貌與軟弱,即使這個保母真有虐嬰行為,反思我們自己心裡面就不曾發洩過憤恨嗎?不會因忙碌的壓力而摔東西嗎?當我們更認識真實的我們,就會看見自己沒有比較好,較能比較謙卑,而不會刻意論斷,因為知道自己同樣在罪惡試探中。

  • news-details
  • 在論斷前,先看見自己真實的樣貌與軟弱。(圖/shutterstock)

遭遇冤枉時,選擇回到耶穌的懷抱

相對地,若我們是遭遇冤枉的一方,又該如何應對呢?

 

耶穌其實是被冤枉、被論斷的最慘例子,當官方已經說他無罪,仍被眾人煽動而送上十字架,夏昊霝勉勵,當遭到冤枉時,來思想看看耶穌是如何做的呢?

 

其實「被冤枉」是非常痛苦的,有情緒也是正常的反應,但換個角度想,這就像是上帝的一封邀請函,邀請我們再次回到神的愛中,回到耶穌的生命和典範裡面,倚靠聖靈,活出耶穌的大能。

 

回到祂的懷抱裡面,因為祂不會冤枉我!」耶穌邀請我們,活出祂的樣式。

 

當官府來抓耶穌時,被冤枉的不是彼得,而是耶穌,但彼得卻是出手砍下抓捕人的耳朵,這就是一種「自以為義」,而耶穌的做法卻完全相反,祂收刀入鞘,甚至去醫治恢復那個人。

 

我們常在旁邊急著論斷,試圖保護教會、保護別人,但被冤枉的耶穌,給的典範卻是「幫助對方」。 

 

我們都會遭遇冤枉,基督徒更是如此,會因信仰而被迫害,但耶穌本就沒有應許跟隨祂者不會遭到迫害,因為祂就是活生生的被迫害者。

 

我們要活出基督的樣式 而不是彼得的樣式。」耶穌被論斷時曾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所行的。(路加福音23:34)」祂在最痛苦的情況下,為冤枉祂的人求赦免。

 

即是對方真的是我們恨惡的敵人,但若我們真的同理對方的成長背景或理由,或許會發現自己也會做出跟對方一模一樣的選擇。

 

因此,他勉勵,將「被冤枉」當作回到神面前的促發點,不再以世界的方式,試圖去伸張我們以為的正義;乃是與神同行,活在耶穌的恩典裡面!」

 

耶穌給了世人不一樣選擇的榜樣。你我可以不跟隨世界的公審,而是選擇跟隨耶穌,將福音傳給別人!

  • news-details
  • 遭到冤枉時,耶穌邀請我們回到祂的懷抱中。(圖/shutterstock)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