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東海靈糧堂青年區牧傅淑慧,以「主啊!我愛不下去了」為題,探討關係中衝突不斷、無法再好好相處的困境。(圖/截自 東海靈糧堂 Youtube 頻道)

愛,不是一種天生的本能,乃需要培養和成長,而「環境」就是培養愛的土壤。當遇見生命中「難搞的人」時,我們只覺得是對方有問題?還是,也能反思:是否個人生命也出現了問題呢?

 

傅淑慧提醒,上帝讓我們去愛「不可愛的人」,是生命中的磨練,遇見難搞的人,不見得就是災難,對方也可能是神放在生命中的「貴人」,而每一天,我們都需要被神的愛澆灌,才有持續愛下去的能力。

幸福,來自於「深度關係」

傅淑慧牧師分享兩個例子,將會眾帶入主題情境。

 

疫情過後,某教會會友流失,然最令牧師夫婦在意的是:一對執事夫妻也不來教會了;對方不是失聯,就是推拖不斷,讓他們深感沮喪,不明白:為何曾經一起打拼的同工,如今卻離開了?在無計可施、也無法確認實情之下,牧師夫婦於是思量,是否要直接將這對執事夫婦退出群組...

 

另有一個家庭,因經濟緣故,哥哥姐姐需要半工半讀、負擔家中的債務;由於債務在弟弟出生後,已多半償還,因而弟弟不需要再負擔家中經濟。對此,哥哥姐姐感到不諒解,時常對父母出言頂撞,或是直接不回家;父母對孩子們的情況感到非常頭痛,不知如何是好...

 

上述案例的「共通點」,就是:這些人之間都有相當程度的「親密關係」,但其中一方,可能感到「愛」已經被掏空、再也給不出來了。

 

傅淑慧說:「基督徒特別看重『愛』的課題,聖經上也教導:愛是永不止息,然而,最難經營的關係就是『家人』之間的關係。」因為家庭關係是我們無法選擇的,理性上,我們知道這是最應該優先去愛的人,但情感上,也是我們最不知道該怎麼愛下去的人。

 

哈佛大學曾經進行「杜蘭特研究」,探討影響「人類幸福」最大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最後的答案,出人意料之外乃是「深度關係」。因為在深度關係中,人類可以感受到「愛」,進而想要持續一段關係。

 

約翰福音13:34,「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這是耶穌給門徒的一條「命令」,命令代表「沒有商量的餘地」;不是可愛的、容易的才去愛,而是不可愛的、很難稿的,我們也要去愛。

 

馬可福音12:30-31,「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上帝的心意是:我們要彼此相愛。傅淑慧說:「為什麼我們要去愛不可愛的人呢?因為天父要我們看到,我們自己就是一個不可愛的人。」

  • news-details
  • 關係中「愛不下去」的困境,讓我們無能為力,然而,「關係」又是讓我們感到幸福的關鍵要素。(圖/shutterstock)

關係中的「地雷」需要被光照

當我們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時,容易會陷入自憐,或覺得自身權益和尊嚴受損,但錯誤可能卻是出在我們身上,只是人多半不會看到自己。

 

如馬太福音7:3所說,「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傅淑慧分享:「我比較晚結婚,看到好姊妹在婚姻中跌跌撞撞,擔任出版社編輯時,自己又看過很多婚姻家庭的書,也從原生家庭看見父母相處的情況──我就告訴自己:不要重蹈覆轍。」

 

直到她也進入了婚姻,才發現自身也是一個「很多雷」的人。

 

人需要透過「特定的情境」和「聖靈的光照」,才能看見自己的問題,如詩篇139:23-24節所說,「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大衛先求在神面前能被光照,看見自己的問題。

 

傅淑慧說:「人容易自以為是,總認為和我們不一樣就是錯的。」然耶利米書17:9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當知道人心比萬物都詭詐時,我們就能謙卑下來,知道自己實在好不到哪裡去,需要隨時蒙神的光照。

  • news-details
  • 我們在「禱告」中蒙聖靈光照,因而發現:關係不一定只有對方出了問題。(圖/shutterstock)

用「讚美」開啟溝通

「為何我們要去愛不可愛的人?」傅淑慧說:「因為天父要我們給別人失敗的空間、給對方機會,讓他可以成長。

 

有一段時間,傅淑慧面對孩子教養問題很頭痛,許多事情她已經提醒了很多遍,但孩子卻始終沒有改善;一次靈修中,聖靈光照傅淑慧,她於是決定改變作法:在跟孩子溝通時,讚美孩子兩個點,再作提醒。

 

每一天,她在靈修筆記上寫下要給孩子的回饋,例如:「你昨天主動到垃圾,好棒喔!謝謝你。」、「謝謝你,在我還沒說之前,就去管理室幫忙把包裹拿回來了。」從此,她和孩子的關係就獲得很大的改善。

 

設定「關係停損點」

傅淑慧分享:「曾經有一位屬靈長輩對我說:『可以把對方(與我們衝突的那一方)看作無知,就如我們在神面前的無知一樣』,進而能包容對方,這就是愛人之道。

 

也要進一步思考,當我們受不了對方的時候,是不是有可能:問題出在我們身上?

 

也許,是我們太掌控別人了,又或者是有太多「應該」的框架;當人有越多的「應該」時,就有越多的「情緒按鈕」,導致自己與他人之間易陷入衝突中。

 

傅淑慧:「在關係中,我們應該學習設定界線,避免自己被掏空,也要學習等候」如果在一段關係中,你的身心是被傷害的,就要設立停損點,不要讓自己繼續和對方糾纏下去。

 

例如:有位丈夫有小酌的習慣,不順心時就喝的更多,在妻子的數落下,兩人就上演肢體衝突,夫妻關係非常惡劣。傅淑慧說:「旁人在輔導時,就不應該要求妻子一昧容忍,而是要能善用社會資源,去解決問題。」

 

設立界線,讓對方有空間反省,我們也能在禱告中保持盼望、交託。挫敗的關係中,慈愛憐憫的神,也在召喚我們回到祂的愛裡,當我們向神坦承軟弱時,天父要恢復我們,等候神以轉移焦點,不再定睛於對方不符期待之處。

 

用「饒恕」活出愛的見證

傅淑慧說:「我們需要安息一下,放下這個重擔,讓天父好好愛你、修復你,幫助你重新得力。」

 

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牧者夫婦,在經過禱告醫治後,便不再定睛於眼前的現況,把這對執事夫婦交在上帝的手中。天父要我們給人失敗的空間,也要學習饒恕對我們造成傷害的人。

 

傅淑慧說:「饒恕是扭轉、深化關係不可或缺的因素。」即使在理智上我們都懂,但要行出來卻很難,特別是受虧損的一方,因而,除非我們被同理,不然難以遺忘曾經受過的傷,導致怨恨、苦毒不時跑出來。

 

以弗所書4:32,「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曾有對夫妻常常爆發激烈口角,然一次爭吵中,太太竟然選擇沉默不回嘴,傅淑慧私下去了解,這位太太說:「耶穌不喜歡我這樣,我原諒他了。」現在,這對夫妻的感情很好。

 

我們很難在吵架時有「恩慈」,除非有一方先冷靜熄火,而只要有一方先選擇饒恕、以恩慈對待對方,就是做了一個對的選擇。

 

耶穌在十字架上最痛苦的時候,他選擇先原諒,而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天父也期待我們,向世人活出這般愛的見證。我們能愛,因為天父已「無條件」先愛我了。

 

約翰一書4:10,「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 news-details
  • 面對衝突時,我們除了「和好」也要選擇「饒恕」,關係才有改善的可能。(圖/shutterstock)

改變信念,領受「愛」與「更新」

基督徒從神所領受的「愛」,應該是滿溢出來的;手上沒有東西的人,並無法把愛給出去,所以,我們要時常從神領受能力、天天被祂的愛澆灌,讓靈命「插電」,才能散發光發熱。

 

曾經有一位工作能力出眾的姊妹,被老闆當眾訓斥,她感到很委屈,覺得對方是雞蛋裡挑骨頭,然而聖靈光照她:「難道老闆講的是錯誤的嗎?」無法否認的她,於是獻上感恩的祭,承認「犯錯時」正是能被神調整的機會。

 

每天領受神的愛,才能夠面對每天的挑戰,並保持正向、屬神的信念。羅馬書5:1-5,「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你的信念是什麼呢?遇到人際關係的挫折時,你是絕望憂愁?還是能保持歡喜且心存盼望呢?患難臨到了,我們仍可以選擇不一樣的信念,因為上帝可以使每一件事,都成為我們的祝福。

 

保羅曾無法接納馬可,導致兩人分道揚鑣,然神透過巴拿巴勸戒保羅,使保羅放下對馬可的偏見,在書信中多次提到馬可帶給他的幫助。提摩太後書4:11:「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

 

約瑟被哥哥們賣到埃及、變成奴隸,後來也被關進監獄,然而創世紀45:7,「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約瑟的信念是:「你們的意思原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無論順境或逆境,約瑟都維持正直。

 

生命中遇見難搞的人,不見得就是災難,對方也可能是上帝放在我生命中的「貴人」。讓我們的眼界被提升、愛的能力被鍛鍊,愛,不是一種天生的本能,乃需要培養和成長,而環境就是培養愛的土壤。

 

即便在軟弱中,保羅都是正向的思考,哥林多後書12:9節,「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保羅知道,「個人的軟弱」可以成為上帝大能運行的工具,「不足」反而能彰顯上帝的全能,「覆庇我」是被動式,乃由天父主動加予能力我們把不可愛的人交給上帝,也把自己交給上帝!

  • news-details
  • 在患難中,保持歡喜和盼望,上帝可以把「患難」變成「祝福」。(圖/shutterstock)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