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威爾斯大復興中,是主在掌權,惟有祂能揀選為主作工的人。

 

那些蒙聖靈重用的人,有一共同特質:知道「該如何跟隨」——他們能聽見聖靈行動的響聲,也願意按祂對當時、當地所定的方式而行動。

《末日烈焰》一書由「國度復興」出版,作者雷克.喬納(Rick Joyner)指出,教會歷史上曾有些「屬靈覺醒」遍及全球,觸摸了數百萬人,然而他認為,當中沒有一個像威爾斯大復興般,如此火力集中且影響深遠。

 

威爾斯復興的起火點

從教會歷史來看被形容為「最大的復興」,於1904年在威爾斯爆發。

 

威爾斯是不列顛群島上的一個小小屬國。伊凡・羅拔士(Evan Roberts)是威爾斯大復興中最受歡迎的佈道家,也是教會歷史中較難理解的人物之一。

 

伊凡・羅拔士不是個強而有力的領袖,他沒有發表新教義,甚至不被認為善於講道;但,他是強而有力的「跟隨者」,是「跟隨主偉大的典範(之一)」,鼓勵教會以正確方式接待聖靈

 

雷克.喬納表示,在順服聖靈的器皿當中,伊凡・羅拔士必須被視為最偉大的典範之一。

 

當威爾斯大復興的消息傳遍全世界,那時代,有些大傳道人和屬靈領袖前來親眼目睹,很快明白到,在這股復興潮流中,是主在掌權,惟有祂能揀選為主作工的人。

 

當神的榮耀充滿祂的殿時,一切血氣狂妄盡都遠避!因為,所謂大傳道人或動員眾人辦事的領導能力,在恩膏之前似乎都黯然失色。這是威爾斯大復興的正字標記。

 

淵博學識和滔滔雄辯,都要拜倒在「純淨愛主的心」之前,正如「沒有學問又未曾受訓」的使徒們,站在耶路撒冷的公會前一樣

 

神要找的是「順服、謙卑、願意冒險跟隨祂」的人

源於知識的講道,和湧流自寶座之活水泉源所發出的講道,兩者迴然不同;這是威爾斯大復興的核心功課之一。

 

神決定要行動時,祂尋找的不是那些「具有足夠智慧或學養的人」,而是「有足夠順服與謙卑、願意冒險跟隨祂的人」。在威爾斯,神證明了,當祂找到這類器皿時,祂能毫無限制地藉著他們行事。

 

神揀選「人」作「祂的居所」,這定是創造中令人大感驚奇之事。神也揀選人「做祂的工」,且時常使用一個人來點燃聖靈的新行動。

 

歷史上,少有人能區分「蒙神使用」與「利用神」。一位基督徒教師曾將「褻瀆」定義為「犧牲神的榮耀,以求個人受稱揚」。

 

在威爾斯復興中,伊凡・羅拔士一開始就知道,他既不是復興的來源,也不是讓復興永存的人。他懷著那份確信而行,他全然忌邪,為要看到——惟有主得著榮耀。他只是盡力保持順服聖靈,扮演好一切自己該做的角色。

 

從頭到末了,這次復興都不能歸功於個人魅力或促銷能力。伊凡・羅拔士只要保有那份熱枕,只要把熱枕分賜同工,復興火就不會熄滅。

 

從此事中,神似乎俯瞰威爾斯說:「我要讓教會和世人知道,我只要用一小部分『順服我的聖徒』,就能做些什麼事。那次復興彰顯的結果,仍然發出確信與盼望,衝擊一切聽到這故事的人們。

 

神的策略是「不作計畫的計畫」

神的真正行動,不是因金錢、組織、宣傳而起,惟有當「火柱(即神的同在)」收上去而啟程行動時,真正的復興才會臨到。若想要以組織、推銷、出售神的行動,就是最卑劣的褻瀆

 

此外,「計畫」不斷地改變,似乎是威爾斯大復興的正字標記。

 

伊凡・羅拔士在羅赫的母會爆發復興的幾週前,原本有其他佈道計畫,但,他很快發現聖靈另有計畫,且祂的計畫好得多。沒過多久,伊凡・羅拔士在復興中,就懂得如何以「健康態度」懼怕「人的計畫和組織」

這並非指教會不需領導與組織;而是說,當聖靈正在做新事時:

 

最大的恩賜並非知道「該如何領導」,而是知道「該怎麼跟隨」!

在威爾斯大復興期間,一切成立組織的嘗試盡都枉然,有時甚至阻擾了真正神的工作。

 

看來,每次聖靈想以創意方式行動時,祂仍舊必須尋找那些「空虛混沌」的人。他們知道自己沒有答案,於是心裡生發一份「神聖的絕望」而「迫切尋求神」。當主想做新事時,這些謙卑的人,似乎是惟一能回應主的人。

 

威爾斯復興中的主工人明白,他們不需要去猜測聖靈的下個目的地,而是只要緊緊跟隨祂。他們厭惡假定聖靈會自動伴隨他們前往、並祝福自己的計畫。因他們知道,不是「聖靈跟隨他們」,而是「他們必須跟隨聖靈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想複製這種服事風格的人,卻屈服於「屬靈的錯覺」,或者「信心破敗」如同船破壞了一般。

 

回頭看初代教會,當時使徒們也經常策劃宣教旅行,並會在到訪前數月先行通知。不過,他們總保持開放容許主改變其計畫

 

重點是,基督徒被更新後的心思,並不與聖靈衝突。主沒有牽著使徒的手到處走,而是「差派」他們。使徒們自行做了許多決定,因他們有「祂的心思」,但他們還在長大成熟的過程,所作決定並非總是對的。

 

有時,神會透過異夢、異象或先知而介入,引導使徒們「改變方向」。神兒女必須以神所賜予的「屬靈智慧」來作工,但總要向主敞開,容許祂介入改變人的計畫

 

在聖靈強烈澆灌期間,主只能使用那些願意完全順服祂的人,祂才可能做出全新的事

 

「舊皮袋」無法容納「新酒」

回顧教會歷史上很多宣教大業,其中,由卜威廉(William Booth)所創立的救世軍,是經由多年策劃,且大致按計劃而行。曾參與這些宣教事業者,可能會「輕看」威爾斯大復興缺乏組織;同樣地,有份於威爾斯大復興的人,也幾乎一定會「拒絕」這類差會「過度依賴組織」的情況。

 

走訪威廉斯大復興時,卜威廉觀察到,它與自己所主持的救世軍運作方式幾乎「相反」,然而,卜威廉依舊繼續以「從前的方式」來運作救世軍;他承認,神在不同地方或為了不同目的,會使用不同策略。

 

雷克.喬納表示,威爾斯大復興之所以消失,其實是因太過於「懼怕組織」、「懼怕人」的介入。同樣地,救世軍雖然仍是大組織,也成就許多善工,但在屬靈上,只是先前榮耀的外殼,因為該組織的彈性不足,無法容納新酒。

 

其實,神很少會以同樣方式行動兩次;「創意」與「多元」是「祂的本質」。主在威爾斯與救世軍的行動方式,都可供基督肢體學習。

 

那些想複製救世軍起初榮耀的人,大多失敗了,而那些欲複製威爾斯大復興的人,也常以低劣手法摹倣起初復興家,卻毫無果效。

 

在神賜下復興的新酒前,就先建立教會組織的皮袋,這種例子在教會史上似乎沒有,但不見得做不到,只是未曾有過,而且似乎很不可能。那些想要先建立皮袋的人,常常發現在新酒臨到時,自己既跟不上、無法承受

 

主從不使自己受限,去按任何既定公式而行動。那些蒙聖靈重用的人都有一共同特質——他們能聽見聖靈行動的響聲,也願意按祂對當時、當地所定的方式而行動

 

威爾斯大復興的功課很重要,末世教會定要明白,因為它將看見歷來最大的收割。你我必須保持敞開,容許神以我們「不了解」或「未曾聽過」的方式行動。

 

如此,才會明白,我們無法知道(或了解)所有可能被知道的事,或者了解神行動的方式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