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中水湳浸信會劉彥青師母走過青春的無力失望,靠著信仰與母親和好,一步一步被上帝調整,成為師母陪伴姊妹與兒童。(圖/劉彥青 提供)

家人驚奇道:「早知道你能改變那麼多,應該早點信耶穌!」

 

年幼的劉彥青,小小的心靈看見阿姨和外婆總有美好的信仰榜樣,相對於母親「愛得太過」的方式,讓她心中受傷,否定自我並一度對未來失去盼望。上帝卻透過外婆的禱告,將她牽進上帝的國度,與母親的關係從劍拔弩張到相談甚歡,重新和好。

 

領受幼教呼召,走過三年上帝特別開設的「曠野課程」。今成為師母,經歷上帝凡事都有預備、全然信實的恩典。

外婆跪在床前禱告的畫面,決志時竟然浮現

台中水湳浸信會劉彥青師母,回憶孩童時,外婆和阿姨對於信仰的堅定,流露出的美德,常常帶著她參加教會聖誕節活動,對教會和聖誕節產生溫暖的印象。

 

而自己的母親,雖在基督徒教家庭長大,嫁入傳統信仰家庭後,便比較少去教會,但劉彥青總會在阿姨身上,感受到基督信仰的愛。

 

有時候,劉彥青的外婆會到家中住宿,雖然不識字,每天凌晨三、四點,外婆就會打開床頭小燈,拿著羅馬拼音的聖經,小聲的晨禱。當時,劉彥青並不明白外婆的「堅定持續」,直到日後,她做決志禱告的那天晚上,腦中竟浮現外婆跪在床前禱告的畫面,才深知正是外婆每清晨,天天為孫兒們不住地代求,才成為她的救恩。

 

無論是阿姨對傳福音的堅定,還是外婆與耶穌親密的關係,都成為日後劉彥青在信仰道路上的榜樣。

  • news-details
  • 不住禱告。(圖/shutterstock)

因為爸爸白手起家創業,媽媽負責張羅家裡的大小事,在教養孩子上呈現高壓、常常否定孩子的狀態,身為老大的劉彥青便容易和母親有衝突,因為常常被否定,她漸漸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彷彿自己是母親的工具,沒有被媽媽肯定就沒有價值。此外,也要承擔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個性顯得強勢。

 

信主後,隨著越來越認識信仰,劉彥青被上帝調整,去面對生命中的不願意和不饒恕,開始處理母親帶來的傷害。才慢慢了解,媽媽其實沒有故意要傷害她,而是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在照顧孩子,只是能力有限,難免有錯待人的地方。

 

劉彥青說:「透過上帝的恩典,我才有辦法理解這些,若沒有恩典,看到的都是傷害,生命無法更新。」當時,便禱告求問神:「我要跟媽媽說什麼?」上帝回答:「你只要改變講話的態度就好,因為沒有妳尊重她,她是養你、生你的母親。」劉彥青坦承,當時的自己不僅無法尊重母親,說話的動機也是想以道理扳倒母親,藉此證明自己的價值。

 

當她決定做出改變後,母親就很驚訝的說:「你最近是不是遭受太大的打擊,怎麼會這樣說話?」漸漸的母親也願意柔軟下來,彼此開始能理解對方的情緒,雖然有時候媽媽還是很直接、命令式的發言,但她竟可以理解這些話背後的愛,母女之間的關係被恢復,連帶和手足之間的關係也改善,使家人從她身上看見上帝的真實,活出一個「不可能」版本的自己。

很感動,我想支持!

弟弟甚至感嘆:「早知道你可以變這樣,你應該早點去信耶穌。

 

劉彥青說:「未信主時,我是為著母親的期待和『好』的人生而活。」因為家裡是做生意的,所以很看重成就、金錢以及能力,隨著年紀漸長,她漸漸發現自己並不如想像的優秀、聰明,家人對她的期待就像泡泡一樣一個一個破滅,心中也充滿對自己的失望。高中時,一度沮喪到出現覺得自己似乎在與不在都沒有差別,不如結束生命得黑暗想法。

 

領受幼教呼召入曠野磨練

高職畢業後,因不想繼續服從家人的安排,也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便不想再求學。當時,外婆因癌症離世,劉彥青看見外婆一生勞苦,最後仍被病痛折磨,開始思想自己究竟要以何種方式渡過一生?當時雖然還沒信主,但上帝帶領她從事安親班行政老師的工作,放下從前因照顧弟妹產生「討厭小孩」的想法,在與學生的相處中,發現自己「被需要」也「被肯定」,重新建造自我價值。

  • news-details
  • 劉彥青帶領水湳浸信會聖誕活動。(圖/劉彥青 提供)

劉彥青說:「前面生命建造的幾年,兒童是上帝用來醫治、建造我重要的工具。孩子的真誠,帶我走出曾經患得患失、不穩定的歲月。

 

而她慢慢嘗試往專業的幼教老師前進,找到自己的呼召。當時,在社會新聞上,常常會看到一些資優生因生活不如意而選擇輕生,她便向神禱告:「我有沒有機會在工作期間將上帝的愛傳遞給這群寶貝們?求祢為我預備合適的環境。」


上帝持續動工,讓劉彥青順利離開原本的職場,財務問題也被解決,轉而到台北的幼兒園任教。原本以為到台北就能為主大發熱心,殊不知卻是神所預備長達三年多,一對一的「曠野課程」,不僅花了很長的時間適應台北的生活,幼兒園龐大的工作量也讓她無暇傳福音。上帝利用這段時間對付她心中更深層的固執和完美主義,不斷的調整、順服,煉淨生命中的雜質。

 

神預備的「落榜一年」,竟得到期盼已久的「母親肯定」

後來,初次考神學院落榜後,便回到故鄉台中。當時,生命已經更成熟,可以將眼目放在:看見上帝所要的,選擇繼續忠心的工作、服事,並聽從教會牧者的鼓勵,在家用一年的時間重新預備考試。

 

連原本對她少有肯定的母親也說:「我沒有看過你對一件事情那麼堅持,我之前讓你放棄,沒想到你回來繼續堅持,若你以前那麼努力搞不好可以考上什麼好學校。」聽見母親特別的肯定,劉彥青便知道是神在安慰她的心。

 

經過落榜的這一年,上帝顧念她,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都很想被母親肯定,竟也如願得到。隨著順利考上神學院,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帶來的強大力量,奠定了日後一無反顧服事主的心志,經歷到神周全的顧念,於服事的路上,也比較不會擔心害怕。

  • news-details
  • 劉彥青與教會姊妹們一同探訪姊妹家人。(圖/劉彥青 提供)

恩典夠用,跟著上帝不用怕餓肚子

畢業後,劉彥青先是當女傳道一年,後來先生回應牧職才成為師母。她特別感謝神在經濟上有充足的供應,神養育夫妻二人,使他們經歷到上帝的信實,體會到恩典夠用。劉彥青懷著老二時,夫妻倆正煩惱接下來的住所,她就用自身經驗鼓勵先生說:「上帝必定會有預備,跟著上帝不用怕餓肚子。」到了最後關頭,原本已經打算去租房子,但上帝卻恩典的為他們提供住處。

 

在牧會過程中,上帝也為他們預備一對生命成熟的牧者,使他們在教會交棒、傳承的溝通上沒有隔閡,不僅成為夫妻倆的遮蓋、扶持,這對牧者夫妻也在病痛軟弱中,展現信靠神渡過困難的榜樣。

  • news-details
  • 水湳浸信會許峻豪牧師與劉彥青師母全家福。(圖/劉彥青 提供)

服事帶領她踏上從沒想過的路。劉彥青表示,從前當幼教老師只要搞定小孩和家長,而全職事奉是每天都要迎接新挑戰,疲憊、重擔彷彿海浪將她淹沒。上帝帶領她意識到自己內在有一個「怕麻煩」的心,會影響到服事品質,她禱告求神調整,學習安靜在神面前釐清疲憊的原因。

 

於是,每每在服事的疲憊中,劉彥青就浮現出就讀神學院期間,曾讀到的經文,撒迦利亞書4章6節:「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反思自己:是倚靠神,還是倚靠自己?

 

「跟著上帝吃的飽嗎?」

 

劉彥青見證上帝不僅提供住所,使生活沒有匱乏,在疫情後,大家都擔心會失業,然而牧者助人的工作性質,反而是越來越忙碌。說:「這一輩子上帝都預備好了,只要做好神的託付,生命就不斷成長擴充,生命中沒有比認識並倚靠神更好的事了。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