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長期以來,阿拉伯文詞語「吉哈德」已被西方世界引用為「聖戰」的代表詞,是否加深對穆斯林的誤解?(圖 / shutterstock)

是否對穆斯林有刻板印象呢?尤其以哈戰爭開始迄今,網路上開始很多關於穆斯林信仰的討論。阿拉伯語「吉哈德」(西方引稱為聖戰),是否讓你覺得好像開始有了伊斯蘭恐懼症?

 

但其實並非所有的穆斯林都是恐怖份子

 

真正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誤解」,不是繼續製造仇恨與對立,而是需要人與人、群體與群體間真正的和解,實現和解的出發點,在於互相理解與有一顆願意愛對方的心!

「聖戰」與極端組織及教義

在新聞媒體上,我們時常看到「聖戰」、「聖戰士」一詞,網路上也有許多恐怖份子、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等用語。

 

目前無法停歇的以哈戰爭,報章中滿滿的哈瑪斯恐怖組織的破壞殺戮及以色列的回擊,同時亦有許多穆斯林發聲,讓人們感覺穆斯林是否都支持極端主義並痛恨猶太人和西方世界。

 

其實,並非所有的穆斯林都是恐怖份子。本文將以教義論點探討一切的發展。

 

阿拉伯文有一個詞語jihad,音譯「吉哈德」。長期以來該詞已被西方世界引用為「聖戰」的代表,字根延伸Mujahideen,也翻譯成「聖戰士」,這些都加深了一般民眾的伊斯蘭恐懼症。

  • news-details
  • 伊斯蘭「聖戰」一詞,加深了一般民眾對伊斯蘭的恐懼症。(圖 / shutterstock)

據彭書穎博士所著「超越聖戰」一書描述,在古蘭經中關於描述戰爭的詞彙,實際上最常使用的字是herb而不是jihad吉哈德。若要深究,吉哈德是意義豐富的,在伊斯蘭教之前的阿拉伯世界,jihad是由jahada、juha兩字延伸,原意是能力(ability)、努力(exertion)、能量(power)

 

據現代阿拉伯字典解釋:吉哈德是出於jahada,意為努力、奮鬥、盡力完成、對抗,也帶有個人詮釋的意思,並進一步被解釋為爭戰、對抗。而中文版古蘭經將之譯為:為主道而奮鬥,中國阿拉伯專家馬堅在其漢譯本對於吉哈德,沒有一次以聖戰翻譯

  • news-details
  • 中文版古蘭經將吉哈德譯為「為主道而奮鬥」。(圖 / shutterstock)

大多數穆斯林對吉哈德的看法,又分為大吉哈小吉哈德,分述如下:

 

大吉哈德:

以「口、心」為主,「口」就是要口說好話「心」則是信徒盡可能地活出穆斯林信仰而進行的內心奮鬥(內心的邪念與信仰的對抗,又稱大吉哈德)。並建設一個良好的穆斯林社會而奮鬥(如透過移民、教育與媒體)。

 

小吉哈德:

保衛伊斯蘭而奮鬥,面對侵略者到來,必要時動用武力(屬於自我防衛行為)。

  • news-details
  • 我們是否對穆斯林有刻板印象呢?但其實我們都是上帝所愛的子民。(圖 / shutterstock)

也就是說,目前世界穆斯林大部分都認可,「吉哈德」的主要涵義是內在的精神鬥爭、與必要時的自衛行為,認為任何行動都是出於崇高目的,不許可迫害與損傷他人利益,禁止把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上,不可以攻擊與戰鬥無關的老弱婦孺、不可搶別人的東西當戰利品等。

 

而,極端組織的恐怖行徑如何解釋呢?

  • news-details
  • 「吉哈德」的主要涵義是內在的精神鬥爭、與必要時的自我防衛行為。(圖 / shutterstock)

無法消滅的分歧導致世代戰爭

然經過歷史演變,古蘭經經文與穆罕默德聖訓在解釋上,各地穆斯林開始有許多分歧,造成許多「令人費解」與「詮釋上遇分歧」的現象

 

基督徒需要了解,雖然穆斯林有古蘭經,但大部分穆斯林實際上更多依循聖訓學家記載的「聖訓」而不是古蘭經,可以說古蘭經是原則原理,聖訓是細則規條,因此真正影響穆斯林的心思意念、生活起居,「聖訓」才是主要角色!而聖訓又因著派別(遜尼派、什葉派)、教法學派(薩拉非、漢百里等)而有不同教導。

 

由此可知,若有心人士(包含宗教/政治領袖)聖訓若解釋的角度不同,便會有加深激進信徒、組織起來與基督徒、猶太人等非伊斯蘭世界對抗的行動,不僅與猶太人有著不共戴天的局面,更會仇視基督徒。

  • news-details
  • 若有心人士(包含宗教/政治領袖)聖訓若解釋的角度不同,便會有加深激進信徒、組織起來與基督徒、猶太人等非伊斯蘭世界對抗的行動。(圖 / shutterstock)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大多數穆斯林不是極端分子,但多數極端分子的確是因著聖訓解釋角度不同,而帶出來極端、甚至暴力的結果;相對的,吉哈德的概念對大部分穆斯林來說,是與自己內心的邪念對抗,但極端分子卻視此字彙為對西方或以色列復仇的聖戰。

 

另外,人們也會好奇,為什麼極端分子願意犧牲生命去殺戮、當炸彈客?這需要了解穆斯林世界的「榮譽與羞辱文化」。對於穆斯林來說,榮譽文化以「大吉哈德」最為榮譽,可以尊榮整個家庭,家族在社會上受愛戴。

 

反之,則被整個社群唾棄(也因此許多穆斯林信主後,會被家人斷絕關係,因為家族未來在社會上的立足將備受考驗)。

  • news-details
  • 對於穆斯林來說,榮譽文化以「大吉哈德」最為榮譽,可以尊榮整個家庭,家族在社會將受愛戴,穆斯林家庭示意圖。(圖 / shutterstock)

但因為大吉哈德屬於內心的,較不為人知,反而小吉哈德(防衛的戰鬥行為)較外顯,容易被看見,因著人愛好榮譽、稱讚的人性,小吉哈德因此成為極端分子曲解,利用鼓勵穆斯林為真主犧牲來光宗耀祖,家族得以提升社會地位的一種方式。

 

當然,恐怖組織的出現,除了上述教義分歧、榮譽文化等,也跟國家土地、人民世代恩怨息息相關,非本文討論方向,就不多贅述。

  • news-details
  • 大吉哈德屬於內心的,較不為人知。(圖 / shutterstock)

事實上,若我們花多一點時間去蒐集資訊,會發現伊斯蘭世界大多數學者同意:恐怖主義與伊斯蘭基本精神相違背。首先,隨意以伊斯蘭之名武裝反抗並不合法(需有教長考慮各方條件後,才能宣布以吉哈德之名反抗,而許多恐怖組織連政權取得,是否公平正義,都有待商榷)

 

再來伊斯蘭視自殺為大罪(你們不要自殺,真主確是憐憫你們的。誰為過份和不義而犯此嚴禁,我要把誰投入火獄,這對真主是容易的。古蘭經4:29-30),並且伊斯蘭教反對針對無辜平民的攻擊和殺戮

  • news-details
  • 伊斯蘭視自殺為大罪。(圖 / shutterstock)

從人類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世界上許多的衝突,根源其實大多是因為人的罪行–仇恨的累積,宗教只是一個理由或者藉口;許多仇恨都是從小的誤解開始,那些以「伊斯蘭」、「吉哈德」、「聖戰」甚至「上帝」之名來進行的極端行為,宗教只是被其利用來實現政治或者個人目的之道具

 

真正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人與人、群體與群體間真正的和解,實現和解的出發點,在於互相理解與有一顆願意愛對方的心

  • news-details
  • 實現和解的出發點,在於互相理解與有一顆願意愛對方的心。(圖 / shutterstock)

唯有耶穌出手能化解一切衝突

以巴衝突的現況在人看似無解,其實是有的!ONE FOR ISRAEL Ministry組織的影片分享一個關於極端分子真人真事的故事,講述因著耶穌的愛,他如何重生、悔改的過程。

 

阿里出生於一個極端狂熱的穆斯林家庭, 自幼便被父親安排進入激進古蘭經學校就讀,過程中,他只要讀不好經文就會挨鞭子,這樣高壓的環境下,他開始憎恨每一個人,並預備自己為真主戰鬥,加入吉哈德(極端分子解釋為聖戰)行列。

  • news-details
  • 阿里出生於一個極端狂熱的穆斯林家庭, 自幼便被父親安排於激進古蘭經學校就讀,並預備自己為真主戰鬥。(圖 / shutterstock)

嗣後求學階段,一次班上出現一位基督徒同學,讓他無法無視這位同學的存在,便在一天與其他同學,一起「謀殺」了這位基督徒同學,棄屍。看似完成了神聖的任務,但之後他每天上床睡覺時,對於死後世界會如何?感到非常迷惘

 

一次阿里親戚病重且已死亡,突然有兩位基督徒來到村子,並特為他的親戚禱告。看著禱告中的基督徒,阿里正稀奇基督徒跟神居然可以如此親近時,親戚竟復活了!並且可以起床行走!一切過程,震撼著阿里,他因此信了主

  • news-details
  • 有兩位基督徒來到村子,並特為阿里剛死亡的親戚禱告,親戚竟復活了!並且可以起床行走!(圖 / shutterstock)

奇妙的是,長大後的阿里,一次至埃及參加牧師會議,竟遇見當年遭他殺害的基督徒同學(現為牧師)!同學當年被棄屍後,竟奇蹟生還,阿里正羞愧時,同學淚流滿面的打開自己的聖經,聖經第一頁寫著阿里的名字,他才知道,同學自遇害後每天都在為他禱告,因著這位同學的禱告,自己才能順利信主。

 

綜上,化解一切的仇恨淵源,就是為你的仇敵禱告,更看見傳福音的重要性!透過耶穌,極端組織出生的阿里因著愛,有著完美的結局。因此我們知道,基督徒在現今世道上,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基督徒應積極愛穆斯林,讓更多的穆斯林信主

 

身在亞洲的我們,可以為穆斯林族群做什麼呢?

  • news-details
  • 基督徒應積極愛穆斯林族群,讓更多的穆斯林信主。(圖 / shutterstock)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馬太福音5:43-45

在亞洲的穆斯林也需要認識基督

台中市某關懷印尼協會表示,台灣現在有26萬7千位ID印尼移工,其中將近17萬人從事是看護工作,佔所有外籍看護移工之百分之七十六,而他們85%以上是來自伊斯蘭教背景

 

但目前研究顯示,失聯的印尼看護就有2萬9千多人,相當於每100名印尼移工當中,會有11人成為失聯者,意謂他們在台灣的工作適應不良或者碰到不同的困難,當中原因,包括語言障礙,文化宗教差異…等,最關鍵就是:雇主對他們是否友善?

  • news-details
  • 照顧台灣的許多長者、行動不便的人,最多就是印尼看護,好似聖經路加福音第10章中的好撒瑪利亞人。(圖 / shutterstock)

然而很多人卻忘記,照顧國人的長者、行動不便的人,最多就是印尼看護,好似聖經路加福音第10章中的好撒瑪利亞人,許多印尼人是付出努力與愛,盡力照顧台灣脆弱的人,卻有約2萬至3萬的印尼看護,最終待不下去,選擇逃跑

 

耶穌曾透過比喻「誰是那落在強盜手中的人的鄰舍」?讓法利賽人知道撒瑪利亞人,就是他的鄰舍,法利賽人需要愛、與尊重撒瑪利亞人如同對自己般,那麼,誰是台灣基督徒的鄰舍呢?答案顯而易見

  • news-details
  • 誰是印尼移工的鄰舍?(圖 / shutterstock)

基督徒可以選擇當印尼移工的鄰舍,尤其在台印尼人很多時候處境艱辛,協會指出,很多印尼人因為語言不通,被雇主歧視;也有印尼人持續待在高壓環境,而得癌症,無法正常進食,協會曾陪伴多位印尼人看醫生。然目前教會與基督徒重視與投入穆宣的人為少數,因此派遣人力,對協會都是一大挑戰。

 

印尼移工因著穆斯林的身分,在傳福音上更需要諸般智慧,並要具備很大的「耐心」,協會分享,許多穆斯林因擔心被同伴舉發,因此每一次福音行動只能邀約一位穆斯林。

  • news-details
  • 向印尼移工傳福音上需要諸般智慧。(圖 / shutterstock)

過程中也要用很多方法,幫助穆斯林理解,耶穌與古蘭經中描述的不同之處,協會:「如果直接為印尼穆斯林禱告,他們基於禮貌當下會接受,但是你之後就再也看不到他了,所以穆宣不僅需要人力,更需要很多資源來培訓出有概念的同工,進而有智慧的傳福音。

 

協會表示,穆宣艱難之處,除了前述需要大量人力陪伴與關懷,最大的挑戰更是幫助信主後的印尼人,回到家鄉後如何堅持信仰。指出許多人因著家鄉穆斯林文化,一旦被發現是基督徒,就被當地的宗教警察打甚至聽到有「被消失」的案例

  • news-details
  • 穆斯林福音事工的推動,其實是需要很多基督徒與教會一起來支持與參與,AI製圖示意照,非真實人物照。(圖/威力導演365 AI製圖)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什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

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

—路加福音10:25-37

鑒於穆斯林特殊與多重挑戰的狀況,穆斯林福音事工的推動,其實是需要很多基督徒與教會一起來支持與參與,成為「他們的鄰舍」!

 

協會分享,最近正開始創立語言教學線上課程,很需要有穆宣負擔的基督徒同來支持,幫助事工推動,讓更多印尼移工能感受到台灣人的愛與關懷!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ONE FOR ISRAEL Ministry、彭書穎博士所著「超越聖戰」、BBC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