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微短劇?各網路平台正興起「短頻劇」,大陸數位產業正不斷推陳出新劇情,吸收觀看人次,上半年已產出近500部。
微短劇一集約10到15分鐘不等,成本低、收效快,今(2023)年上半年的上架數量(480多部)即超越2022年的全年總數(454部),估計今年將衝上人民幣近300億,相當於大陸年度電影票房一半的規模,已被視為藍海,並有公司正著手打造專屬的拍攝基地,時至日前,微短劇因過於氾濫、內容低俗,官方正介入監管中。
趨勢、科技、爽劇,大陸微短劇引人入勝
即使並非身處大陸環境,但從統計資料可見,爆紅的微短劇非常吸「睛(金)」。葉俊毅說:「代表它有一定的市場需求被滿足,而確實,從今年開始非常明顯—我們發現短視頻當道。」
自抖音2016年9月正式上線以來,短視頻的市場愈大,影響不斷擴及,後來,FB也開始有Reels(不超過90秒的短影片)、YT開始有Shorts(長度60秒內的短影片),這代表什麼呢?葉俊毅說:「這些大平臺也已注意到短視頻當道的趨勢;甚至,連臺灣知名網紅都說,長視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前陣子,葉俊毅也聽聞一位相關產業的老師表示,短視頻現在已占有一半以上的流量,長視頻正逐漸下滑。時空背景加上科技支持,大陸數位產業看見此市場趨勢、切入時機發展微短劇,而神速爆紅。
相對臺灣觀賞習慣,目前仍多使用Netflix或Disney+等數位平臺、採月付式看劇,大陸則較透過「隨選隨付」的市場機制,而微短劇明顯在訂閱金額上衝高,每月加值金額達6,000萬人民幣,「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
在商言商,商人的心思隨著商機流轉,但若進一步剖析,微短劇為什麼如此吸引人?從目前題材觀察,內容多半不離腥羶色,例如:復仇、激情、俊男美女、游走尺度邊緣、炒作情緒等,一句話總結即爽劇。
葉俊毅說:「什麼樣的東西會讓你爽?無非就是快速刺激你的感官。」
爆紅微短劇 反映出人心中的渴望
人類「歷史」看似變化多端,但英文字「History」更道出歷史真正的核心焦點是上帝。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晚年時卻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書12:8)」,可見,人心對於現實始終是不滿的。
不滿,可能來自真實生活所無法企及的部分,例如:金錢、權力、感情等,葉俊毅說:「當得不到的時候,人轉而透過影視作品,把自己投射到主人翁中,好大快人心、稍稍撫慰一下空虛的心靈。」
但知曉真理的人都明白,在這短暫快感之後,仍是虛空。「人原來的問題還是存在著,因為背後的空缺只有上帝可以滿足。」
好好述說的「長劇」
人心真正需要的是「愛的感動」
葉俊毅分享韓劇〈black dog〉,說明真正療癒人心的影劇特質。
〈black dog〉講述一名實習的高中老師,面對教學現場時,如何以智慧採取善待學生的良方,劇中雖沒有提及信仰字眼,但讓葉俊毅深感,主角是活出聖靈品格的人,滿有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與節制。
即使男女主角有一定程度的顏值,但觀劇重點卻非人物外表,或令觀眾引發對親密鏡頭的期待,而是自然地帶入真實的生活場景,扣人心弦、同理主角:「我如何用智慧,去面對不容易的抉擇?」劇終時,沒有爽劇的快感,但卻豐富心靈、升起一股暖意。
劇情有來自聖靈的感動,葉俊毅說:「看完以後,可見人性的溫暖,看到了盼望、看到了他們發自內心對於學生的愛,以及對於自己工作崗位的尊重。背後反映出的就是上帝的真善美。」
在21世紀動盪頻仍,世界問題層出不窮,人們困於現實框架的虛空裡,讓葉俊毅深感,只有上帝以及承載聖靈感動的影視作品,才有辦法真正滿足人心的需求。
基督徒需要去回應時代需求
危機同時也帶來轉機,數位媒體產業變動的時刻,也總帶來新契機,例如:1995年臺灣開放有線電視的申請,對既有的三台而言是危機,但對於有線電視業者及觀眾而言,就是一個轉機。
因而,葉俊毅呼籲,被聖靈充滿、屬神的百姓們,若擁有影視創作的能力,則能抓緊機會及責任,藉此服事這一世代。人手一機,成本降低,正是絕佳的機會點。現代人無論身在何處,幾乎不太可能不帶手機。
過去拍電影要使用底片,十幾分鐘的影像,預算就達高近數萬塊,但現在製片成本已大幅降低,無須底片、沖洗、租剪接室剪輯、錄音等,只須一台手機,用App軟體就可搞定;成本如此降低,你我能如何努力精進呢?
無論是街坊或網路上,手機班教學、短視頻課程選擇眾多,近日AI興起,更是將創作推向驚人的可能性,人可以輕易把文字轉視頻、圖片轉成動畫等。例如:將一張101大樓的照片,傳進免費註冊的AI工具Runway中,幾分鐘後,照片即可生成為一個4秒鐘的影片。
當工具越來越多,機會越來越多時,而基督徒還在等什麼?
葉俊毅勉勵:「我們可以起來,更多為這時代空虛的靈魂,製作『文以載道』的作品,用影片承載上帝的真道,去傳遞神的話語、神的祝福。」因相較於文字,影視畫面更沒有國界,也能善用工具輕鬆完成翻譯。
如同歌羅西書一章28節,「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有人透過詩歌認識神,也有人通過電影,甚至他曾聽聞有一位姊妹,是因聽到基督教電視台的「台歌」而被鼓勵、起而去找教會、信了耶穌。
如何在神面前作「有能力的器皿」?
你我如何在神面前有能力?葉俊毅直指,第一要素是:我們與神連接的根基究竟有多少?是每個基督徒都當捫心自問的問題;瑪拉基書提及當奉獻十分之一,而每天,多少人願意奉獻1/10的時間?或1/100呢?
「我們願意花多少時間在神的面前?人有沒有靈修生活,聊個兩、三句大概就知道了,更何況是遇到難關、挫折、挑戰時,你究竟會倚靠勢力?才能?還是依靠聖靈呢?這是一件很現實的事。」
第二則是,你我在神面前,有沒有一個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否有從神而來的信心,可以依靠神而站立得穩?有能力去傳福音、門訓列國、更新這世界?而第二要項與第一要素,兩者密不可分。
葉俊毅勉勵:「你懂得神的話、常常渴慕神自己的同在,自然而然就會有這樣的自信、胸襟與膽識,能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而第三要項.你我仍需要回到「個人」,去看見自己帶來影響力的「工具」是什麼?他以自身為例,因曾受過製作影片、行銷及神話語的裝備,如今已成為運用自如的武器,在末後時代耕耘、等待福音大收割的時刻。
「無論專業或責任是什麼,都要盡忠卓越。」葉俊毅表示,平常就要預備好自己,天天認真面對神的話、追求認識神,領受「在自己裡面的比世界的更大」的信心,也要樂於多元學習,例如:了解急救技能,因為若意外甚至戰爭發生時,這將成為多人的幫助。
好好自我裝備,以至於在各方面,都在神面前有能力,一但面對爭戰逼迫時,可以站立得穩,
葉俊毅說:「我們要以信心傳揚主美善的福音,直到見主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