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日前,一名國中生所繪〈帝王條款〉畫作,獲得全國學生美術比賽漫畫組特優,卻引發熱議。(圖 / 取自桃園市立東興國中 臉書)

日前,桃園一名國中生以「帝王條款」為題,畫出皇帝牽著烏龜過馬路的形象,反思「行人地獄」話題,榮獲全國學生美術比賽漫畫組特優,然而,此畫作卻引起網路激烈討論,各界專家皆於網路發文對此發表意見。

 

針對此話題,如何尊重不同意見,達成有效溝通?如何以健康心態面對批評?值得基督徒一同反思。

培養界線感,接納彼此不同

畢業於「衛理神學院」教牧輔導碩士的謝國銘牧師談及尊重,先舉了兒子教自己新語言的經驗為例,已近70歲的他,是以體驗的心態慢慢學習,而兒子常會抱怨:「怎麼進度這麼慢?」、「怎麼昨天教過,今天還是做錯?」

 

一天,謝國銘對兒子說:「是否我們可以解除『師生關係』,這樣你不用這麼生氣,我也不會覺得難受了。」謝國銘並提及,以前教兒子數學時,都是按照兒子的能力來慢慢教。

 

就像一個剛學騎腳踏車的人,雖知道腳踏車往左偏時要往右恢復平衡,但因技巧尚不熟練,所以還無法做到。同理,對於剛學習新語言的自己,要求也不應該如此苛刻。兒子這才了解到:「自己擅長的,別人不一定能做得一樣好」之道理,並決定轉換心態,從頭教起父親。這一次,父子關係有很大改善。

  • news-details
  • 謝國銘牧師受訪表示,關係的衝突來自界線感的缺乏;理解彼此的不同和有限,才能彼此尊重。(圖 / 謝國銘 提供)

謝國銘說,人與人之間會有意見相左,實屬正常,因上帝造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必然會有不同。欲解決關係問題,可以馬太福音 22:37-40為根據,「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神的心意是要人有愛的關係,無論是神、人、自我、自己,都要有界限和範圍;人與人之間若缺乏界線感,就會以自我的期待、價值觀出發,進而產生衝突和批評。

 

想要達成人與人之間的「尊重」,首要是培養界線感,認知到他人和我是不一樣的,與此同時,並不代表要全盤認同對方的想法。

  • news-details
  • 神、人、自我、自己都需要有界限,如圖中被圓形圖示框住;培養界線感、不越界,有助減少衝突發生。(圖 / 謝國銘 提供)

有人會說:「我對他已經忍耐到極限了!」這也是拿自身標準衡量他人所造成的景況。

 

人與人之間發生爭執,常是想證明「我對你錯」,然而,問題的癥結點往往不是對錯,只是彼此不同而已。因此,這並非要我們咬牙忍耐,而是當你我能理解彼此不同,就能接納現狀

 

以愛學傾聽,把握溝通技巧

談到與未信者之間,容易因認知不同而產生誤解、乃至爭執,謝國銘說:「首先,我們要先認知到彼此的立足點不同,我們是以聖經為基礎去論述,但對方可能不明白聖經,彼此頻率不同,自然無法順利對話。要留心『真理是越辯越明』的迷信,因為往往辯得越多,彼此關係就越疏遠。」

 

他建議:

1.先有愛的關係,學習傾聽:

若想與親友討論信仰,首先要有關係基礎,並於適合時機進行討論、澄清,不用急於說服對方,而是要以愛為出發點,傾聽對方。若只顧著講而不會聽,相信放在任何溝通情境中,都會令人反感。

  • news-details
  • 聖經的真理無庸置疑,但若落入「真理是越辯越明」的迷信,不停爭辯、想要說服他人,反而會將彼此距離越推越遠。(圖 / 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談論信仰之前,建議先與對方建立關係,尋找合適機會釐清問題,避免一味爭辯、或急於證明「我對你錯」。(圖 / shutterstock)

     

2.不只傾聽,更要聽懂:

言談中,可以用「確認」方式,帶出親和力和尊重。例如:複述對方的話:「你說的是……這個意思對嗎?」、「你有……感受,對嗎?」

  • news-details
  • 人際溝通中,「傾聽」最為關鍵,除了要專心聽,也要用「確認」方式,使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圖 / shutterstock)

3.不搶話、不打斷:

傾聽時,學習先勒住自己的口舌,不搶話、不爭辯,先不說自己想說的,而是專注傾聽,這是一種捨己表現

 

你可以不認同對方觀點,但傾聽是最重要的,唯有傾聽才能使對方感受到愛和尊重。

  • news-details
  • 勒住口舌,不說自己想說的,也不爭辯、不打斷,學習捨己,達到良好溝通果效。(圖 / shutterstock)

尊重自己,向神傾心吐意

談及如何面對批評?謝國銘首先談到人與自己的關係。

 

外在的「我」,因為社會化緣故,背負了許多「應該」的框架,因此容易打壓自己。例如:某些人會有不用工作就有被動收入,或是環遊世界的想法,這時,「社會化的我」會打壓自己說:「不要做白日夢了!」、「你想太多了!」,然而,我們若尊重自己,就能意識到:我雖然沒有錢,但是我是可以有環遊世界的想法,我可以有所期望,也可以有任何想法。

 

同樣,面對批評時,也要學習「尊重自己」,接納自己有受傷的感覺,而非告訴自己:「不能難過」、「不能哭」。人與己雖然是同一個個體,仍有所區別,要提供自己空間,表達真實感受和想法。

  • news-details
  • 接納自己的內心會有軟弱、受傷感覺,不以社會化「應該」的標準打壓自己。(圖 / shutterstock)

從聖經中可以看見,大衛犯罪,被先知拿單嚴厲批評。

 

撒母耳記下12:10-12,「你既藐視我,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為妻,所以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嬪賜給別人,他在日光之下就與他們同寢…我卻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日光之下報應你。

 

這是令大衛非常無地自容的情況,而他也馬上知道自己得罪神,向神悔改。

 

詩篇42:5,「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面對心中憂悶,大衛選擇到神面前傾心吐意;同樣,你我無論是面對被批評或關係困境,都可來到神面前傾訴,不僅交託了重擔,同時增進與神的關係。

  • news-details
  • 以禱告向神陳明心中的受傷,不僅能放下受傷感覺,更能增進與神的關係。(圖 / shutterstock)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