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身為基督徒,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真正成為「合神心意的人」?

 

全本聖經中,大衛是惟一被神稱許為「合祂心意的人」。但其實,這並非指其生命完美無瑕,而是指他在生活不同時刻及處境中,都神緊密相交

〈撒母耳記上〉9-15章中,講述了首任王「掃羅」,16-31章中,則記敘了「大衛」將是成為統一王國的君王。其實,身為領袖的掃羅和大衛受膏,都有「私下被膏抹」、「公開被選」、「戰場的印證」此3個階段。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分析,聖經中提到,掃羅未被公開膏立作王前,曾「秘密受膏」;同樣,大衛亦被撒母耳「秘密膏立」,被神的靈充滿,等待適當時機做王,統治以色列國。

 

這說明,接受耶和華的膏抹,是為君王之路的開始之關鍵要素。

  • news-details
  •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分享「君王之路系列」信息。(圖 / 陳維濬牧師 提供)

大衛受「耶和華的膏抹」三大關鍵

一、更好的同伴(王)

撒母耳記上16章1節記載,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既厭棄掃羅作以色列的王,你為他悲傷要到幾時呢?你將膏油盛滿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恆人耶西那裡去;因為我在他眾子之內,預定一個作王的。

 

那時,大約西元前1025年左右,神要求撒母耳停止悲傷,到耶西那裡、膏抹他的某一個兒子,並教導撒母耳躲避掃羅的方法。

 

雖遵命去行,但撒母耳仍在為掃羅被廢棄而感憂傷,也擔心接下來以色列王國的發展。然而,神卻告訴(命令)撒母耳,預備去伯利恆找那位「合神心意的人」。

 

耶和華以「合神心意的人」以及「比你更好的人 / 同伴」,來暗示掃羅的接班人:大衛。

 

實際上,掃羅是「『按照人的標準』選上的王」,但大衛是很早以前已「『按照神的標準』被揀選預備的王」。由此看來,與其說「掃羅開始了以色列的『君王體制』」,不如說是「大衛成就了以色列的『神政王權體制』」。

 

撒母耳一方面為掃羅王位被廢惋惜,另一方面又有幾分怕他。撒母耳聽見耶和華的呼召就緊張,因為由拉瑪到伯利恆,會經過掃羅的基比亞。他洞悉掃羅的性格,知道掃羅定會設法攔阻別人設立新王代替自己。

 

掃羅雖早已喪失「屬靈王權」,卻一直行使著「政治上的王權」而君臨以色列;因此,撒母耳若膏立其它人作以色列王,對掃羅而言是嚴重叛逆行為。可想而知,掃羅若得知此一消息,撒母耳與耶西家族必將面臨生命危險。

 

於是,撒母耳對耶和華說:「我怎能去呢?掃羅若聽見,必要殺我。」耶和華說:「你可以帶一隻牛犢去,就說:『我來是要向耶和華獻祭。』你要請耶西來吃祭肉,我就指示你所當行的事。我所指給你的人,你要他。

 

這裡的「牛犢」應該是「平安祭用的祭牲」,「平安祭」應該是膏立君王前的一個步驟。就如,膏立掃羅前,也是先有獻祭。

 

這可理解為,撒母耳只是隱瞞部份事實,而非捏造獻祭之事。同時由此也可看出,神鼓勵撒母耳「隱瞞部份事實」而自保;這說明,似乎我們也「不必對別人『什麼都說』」。

 

「膏立(anointing)」,當時赫人帝國的君王登基時,長老代表百姓以香膏倒在王的頭上,代表承認新王的權威,這是「下對上的膏立」。

 

而埃及法老則是將香膏倒在其分封的君王頭上,代表任命與授權,這是「上對下的膏立」。

 

以色列人受此兩種傳統影響,撒母耳對掃羅與大衛的膏立就是「上對下的」,而百姓對大衛行的膏立則是「下對上的」。

 

接著,撒母耳照著耶和華的話去行。到了伯利恆,那城裡的長老都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撒母耳說:「我是給耶和華獻祭,為平安來的。」撒母耳使耶西和他的眾子自潔,請他們來吃祭肉。

 

自潔之禮」,即藉由「洗濯」和「潔淨」的儀式,把自己分別出來,必須「身體上未染不潔的人」才能和祭司同吃祭肉。此禮大概由祭司執行,每個家庭成員都要來到祭司面前,因此,撒母耳能逐一會見耶西的兒子們。

 

二、吸引「神膏抹的人」

當耶西的眾子都到撒母耳面前時,撒母耳看見,「以利押」的名字十分屬神、以及其外貌和身材高大,原以為此人應就是耶和華所選定的受膏者。

 

豈知,耶和華對撒母耳說:「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接著,耶西又叫幾個兒子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表示,這些都不是神的選擇,不是那個「吸引神膏抹的人」。

 

撒母耳對耶西說,若沒有等到他全部兒子都到齊,就不在平安祭中進行繞行祭壇的儀式。

 

大衛是耶西最年幼的兒子,當時在野外看羊群,其外貌也是十分俊美;耶西便打發人去叫了他來。出人意外,大衛竟就是神所尋得那位「合祂心意」的王!

 

「大衛」原文「 דָּוִד(David)」,字義是「受鍾愛的」。大衛一生敬畏神,富於靈交,一身兼「先知」、「祭司」、「君王」三職,可為彌賽亞最大的預表

 

神沒有要撒母耳膏抹耶西的前七個兒子,反倒膏抹年紀較小的大衛。撒母耳膏大衛,並無解釋因由,故在場人並不知道大衛已被膏立為王。

 

當時,「王位繼承制度」尚未建立,大衛的受膏由撒母耳執行,有耶西和諸子見證。「立王的權力」來自神,大衛自己絕無奪位意圖。「神的靈」降在大衛身上,他便有了作王的智慧和能力。

 

三、合神心意的人

大衛受膏,先後共三次。

第一次,在伯利恒大衛的家中被「隱密的膏立」。

第二次,在希伯侖,膏他作「猶大的王」。

第三次,在希伯侖,膏他作「以色列的王」。

 

大衛既受膏,即享有王者身分。但當時掃羅仍在位,大衛不可取代之、謀權篡位,故要等掃羅死後,才可登上國位。

 

大衛與掃羅是完全不同的,大衛在神面前,是神稱許說「合我心意」的人。全本聖經,無論「舊約」或「新約」,只有他得到神如此稱許。

 

大衛被稱為「合祂心意的人(a man after God’s own heart)」,這並非指其「生命完美無暇」、「一生全然活在神的旨意中」。合神心意」是指,他在生活不同時刻及處境中「都與神緊密相交」,並看見「神的同在」及「神的榮美

 

大衛「合神心意」的4個重點:

 

(1)凡事遵行神旨意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悅納。(詩篇19:14)

 

大衛之所以「合神心意」,是因「他凡事遵行『神的旨意」,「凡事」就是指一切的事。大衛以神為生活一切中心,其言行、眼目、心思,都為了討「神的喜悅」,並遵行「神的旨意」。

 

(2)和神親密的關係

詩篇16章8節,大衛提到:「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可見,大衛和神之間的距離(關係)是緊密的。

 

(3)常常向神感恩

詩篇103章2節,大衛說:「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這說明了,大衛常常向神感恩。

 

(4)對神絕對的順服

因著與神有親密關係,大衛對神有絕對的順服。大衛在世時,不會輕易以自己冒充神的身份,來執行審判。遇困難時,他交給神、不急於報仇;同時,他遵行「神的旨意」,總不讓步,並照著「神的時間表」來進行。

 

例如,大衛雖長時間遭掃羅王追殺,但他沒有為此埋怨神,反而是等候和順服「神的時間」。另外,他雖渴望能為神建聖殿,但,當神說所羅門才能為祂建聖殿時,大衛沒有堅持己見,而是「順服神」,相信神將來必成就,故而自己積極為建殿準備材料。

陳維濬強調,從掃羅身上所吸取的教訓來看,他出眾的外貌,並不能掩蓋自私而殘缺的人格。故而,我們也應捫心自問,內心能夠面對「神的檢驗」嗎?神會揀選我們做重要的工作嗎?

 

實際上,君王之路」的第一步,便是吸引神、受膏抹、被聖靈充滿。故而,首要便是成為一個「吸引神」的人。

 

其實,神如今仍在「『尋找合祂心意的人」,若不完全的大衛都能成為合神心意的人,你我是否願意「『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呢?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