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王正瑋牧師、楊中生牧師、黃仁宇牧師(左至右)於專題中分享,如何建立新媒體教會。(圖 / 記者林稚雯)

網路、AI技術盛行世代,宣教也須與時俱進的使用新方法!不只是教會引入相關技術與器材,成為有新媒體的教會,更需要成為「新媒體教會」,從老到小人人都善用媒體,相信能在這世代為神發出有影響力的聲音。

 

如何達成每個人都成為「媒體宣教士」的目標?投入門檻與需要可以有哪些準備?

 

疫情中服事全台教會、具豐富媒體資歷的愛媒體發展協會團隊,以及疫情中、後疫情時代教會規模持續成長,截至2024年已達70%的成長率的美福教會團隊,不藏私地與大家分享。

成為準備好的新媒體教會

據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發布《2022台灣教會普查報告》,截至該年10月底,台灣教會相較於2017年同時期,主日聚會人數大幅減少;而隨著新冠疫情的平息,仍有許多教會反映,疫情過後有3-4成會眾「回不來」,甚至有部分教會實體聚會流失一半以上會眾,平均衰退率高達44%-50%

 

以此數據為研究基礎,愛媒體發展協會執行理事長暨中台神學院企劃主任黃仁宇牧師,以在新冠疫情期間,曾參與愛媒體相關媒體訓練研習、或協助其直播事工的教會,邀請9位牧者同工接受深度訪談,完成《疫情管制下教會的應變及善用媒體的前景》研究,並將研究成果彙集成同名書籍。

 

4日,該協會進一步攜手思恩堂美福教會,共同主辦「打開福音任意門」新媒體研習會,兼顧理論與實務,邀請專業講員與會分享。

 

黃仁宇受訪時說明,非常感動活動開放報名後,立即湧入北中南各地50多間教會踴躍報名,最終有200餘人前來參與,其中不乏有多家教會是牧者帶領同工團體報名,同心為媒體宣教擺上。

  • news-details
  • 黃仁宇提醒,福音的本質就是信息,是有關耶穌基督的大好消息。(圖 / 記者林稚雯)

談及本次研究,黃仁宇分享,福音的本質就是信息,是有關耶穌的大好消息!神吩咐眾人,要將福音傳到萬民萬邦,而媒體的特質,即能將信息無遠弗屆傳播,兩者關係從古至今極其密切,非常「速配」。

 

據研究調查,能善用「新媒體」的教會不論聚會人數、奉獻穩定度,皆優於國度教會普查的平均值;若長期且堅持投入,獲得的事工果效更加顯著。

 

以目前情況來看,新冠疫情方才遠去,但依照WHO的提醒,未來仍有很大可能會再出現危害全球的病毒,提早預備,才能為未來日子做好全面準備。

 

黃仁宇呼籲,福音具備永恆價值,服事者須考量到呈現形式應具「接地氣的親和力」,以致能得著這一代和下一代的目光,讓福音真正在人心中紮根。

 

同時,依照黃仁宇、楊惠美師母的長期服事投入,直播聚會的重要關鍵是「互動」,也是愛媒體發展協會疫情間極力提醒、強調教導的部分,本次研究也再次驗證其重要性,更補充了「信心態度」、「靈活運鏡」等細節重要性,值得國度教會參考!

  • news-details
  • 全台各教會有200餘人齊聚研習,一同認識新媒體的運用。(圖 / 記者林稚雯)

線上聚會而非直播聚會

活用媒體的同時,須對這些技術有正確認識與良好駕馭能力。縱然媒體能讓訊息無遠弗屆傳播,許多牧者同工在使用時不免疑慮「線上聚會品質與牧養果效」,對此,自2018年推動教會轉型,持續往「新媒體教會」發展的美福教會主任牧師楊中生表示:

 

過去幾年的疫情,許多人認為是教會的「寒冬」,然而換個角度來看,嚴苛環境卻創造出「新酒裝在新皮袋」的機會。考察歷史不難發現,教會「大幅度成長」之時,多在強大外力壓迫中發生。

 

楊中生提到,疫情是神給教會的美好機會,把教會從看重建築物轉化為看重關係;將看重人多轉化成為看重兩、三個人的關係;讓教會門訓從課堂,變成兩、三人的近身門訓;讓牧養從倚賴好講員,改為人人皆祭司;教會因此從中央型領導,改為扁平化領導。

 

以美福教會為例,用2019年為統計基準,至2022年止教會人數成長40%;且後疫情時代仍未停止,估計到2024年人數已達70%的成長率。

  • news-details
  • 楊中生牧師分享,美福教會能「逆勢成長」的關鍵。(圖 / 記者林稚雯)

呼應上述改變,楊中生以策略」、「架構」、「做法」、「技術」四方面分享:

 

1.積極有信心的策略:

依循耶穌的應許,「要將教會建造在磐石上,陰間的權柄和陰間的門不能勝過祂。」當挑戰來到,教會應採取積極進攻態度來對抗惡者。

 

以美福教會為例,除積極建立線上聚會,並讓弟兄姊妹們養成會前聚集禱告、會後分享的習慣;另外,落實一對一門訓,亦即每個人都有一名門訓者陪伴他,助人突破與成長。目前教會有80%會友都進入一對一門訓關係中

 

2.Ekklesia的架構:

一群被神呼召出來的人聚在一起,就是教會的意義,神將其稱之為「Ekklesia」。依照神的教導,美福教會將最小單位分成「兩、三個人奉主名聚集的『Fireteam』」,除每晚上會一起晚禱,疫情間也以Fireteam為單位,使人人受裝備、分散到城市中各角落傳福音。

 

以一對一門訓為基礎,加上Fireteam的小單位,讓美福教會肢體彼此間有著層層疊疊的緊密關係;沒有疫情等特殊狀況時,可由小變大的一起聚集,若是再次面對防疫規範,也能立即分散,但仍持續擁有聚會、禱告、敬拜的屬靈生活。

 

3.門徒訓練的做法:

針對一對一門訓,聖經中提摩太後書2:2教導:「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門訓關係不只是學生和老師上完培訓課程就算建立,而是要如保羅和提摩太那般—保羅忠心教導提摩太,提摩太再帶出門徒,後續這些門徒亦有能力持續帶領他人,此種傳承四代的關係,才算為永續的門徒培訓。

 

4.新媒體教會的技術:

事工應以「建立新媒體教會」為目標,而不僅只是「有新媒體的教會」。

 

楊中生提醒,新媒體教會應是不分老少,每人都有能力投入自媒體,小孩子可從小進入門訓關係中受裝備、三三兩兩每晚聚集禱告;長者只要持續教導、反覆練習,同樣有機會學會操作3C器材。

 

當教會每個人都有能力、也知道如何善用媒體,疫情間就能不受規範限制,將所有聚會與訓練課程,從實體轉到線上繼續進行。

  • news-details
  • 與會者專心聆聽,期學習善用新媒體來牧養教會的秘訣。(圖 / 記者林稚雯)

楊中生同時提醒,教會要追求的是「線上聚會」而非「直播聚會」,兩者差異在於,前者是經由同工們事前規劃演練、信徒們受過門訓,能按照規範、帶著預備心參與的聚會,主禮者與信徒也保有互動,僅差在形式上由實體轉為線上。

 

用關係與能力,打造互動式聚會

主責美福教會媒體事工的王正瑋牧師進一步導讀書籍內容,指出要打造有互動的線上聚會,「關係」與「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有關係才有在線上連結的動力,有足夠教導和訓練,才能幫助發送端和接受端具備良好互動、連結能力。

  • news-details
  • 王正緯表示,有互動的線上聚會,關係與能力是必備關鍵。(圖 / 記者林稚雯)

充足的訓練,一則能在問題發生時立即排除,若是直播形式有助於遠端互動,錄播時並能善用剪輯導播的能力,可使參與者有更好聚會品質。

 

王正瑋表示,新媒體時代「打造個人化感知與回應的體驗」是首要課題,這也是美福教會在籌備福音行動與聚會時的核心。

 

建議可從「目的」、「目標族群」、「目標」、「企劃」四階段來做籌備,依照不同目的與族群,自然有不同目標與企劃;例如,目的是門訓,目標族群自然是門徒,希望藉由訓練來達到效法基督的目標,這時在企劃上就是以異象、呼召、靈命、付代價等項目做發想。

  • news-details
  • 專題後的問答環節,與會者針對教會引入新媒體所遇到的挑戰踴躍提問。(圖 / 記者林稚雯)

分齡宣教,打開福音任意門

本次研習會另以族群劃分,提供媒體在社區/兒童/青少年的專題工作坊。

 

針對「媒體在社區」的需要,愛媒體發展協會秘書長楊惠美師母以數據提醒,2023年台灣網路使用者總數達2,168萬人,上網人口達90.7%,平均每人每日上線7小時、手機使用佔55%,在上網人口多、時間長的情況下,行動裝置的體驗則更為重要。

 

同時,上網人口如此普遍情況下,許多已邁入老年的長輩都成為「智慧銀髮族」,他們樂於學習、充滿活動力,只要能引發他們的興趣,慢慢教、多教幾次,幾乎每個人都能嫻熟使用手機,甚至善用當中功能,拍出美麗照片/影片、修圖、使用APP製作出精美圖卡。

  • news-details
  • 楊惠美分享投入媒體圈工作的歷程,以及個人對於教導銀髮族善用3C的負擔,從中也能與長輩傳福音。(圖 / 記者林稚雯)

在手機極度普及的年代,楊惠美認為,不只是高齡長者,每個年齡層都能善用手中有的工具,有份於媒體宣教,「藉著教導他人,還能培育愈多一起傳福音的戰友,更多為主得人如魚!」

  • news-details
  • 除了專題講座,會中亦安排多個分場工作坊與實機操作的體驗課程。(圖 / 記者林稚雯)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