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啟示錄中的七封信,是約翰記錄耶穌基督寫給「亞細亞七間教會」的書信,本是針對當代教會的需要而寫,然而,這些信息也對末世教會的發展很有「啟發的作用」……

《從起初、末世到永世——縱橫解讀啟示錄》一書由「道聲出版社」出版,作者汪川生指出,耶穌基督傳給七教會的書信,實則也是「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所以,我們應對這些信件內容,給予相當的關注。

 

對七教會書信的基本認知

就啟示錄這卷書的目的來看,這七封給教會的信對於「末世教會」而言,格外重要。

 

一來,基督是以「再來人子的形象」對教會說話;其次,信中所言的教會處境及挑戰,從今天來看可說是「集其大成」。

 

實際上,這七封信就是一部「教會真理」,因為是主對眾教會所說的話,自然也是眾教會都應當遵守的原則。

 

這些信,也指出了歷世歷代教會的「問題和出路」,這正是理解這七封信的重要性。對「末世教會」而言,主的提醒更有「示警」的意義,因為教會面對主來的時候已近。

 

主給七教會的信重點解說

(一)以弗所教會:殷勤事奉:有道無愛

以弗所教會,可算是相當不錯的教會,熱心事奉、行為端正,還加上有真理的根基,能分辨假使徒。單以這幾項而言,現今多數的教會恐怕還遠遠不及。

 

他們的問題是「真理與愛心的失衡」,因而主嚴厲警告他們,甚至說,若不悔改,將會挪走其金燈台。

 

顯然,「愛心的見證與實質」乃是主所看重的,祂所看重的乃是「愛」。「愛」才是教會不可或缺的要素

所以,主給以弗所教會,也是給眾教會的提醒乃是:真理、事奉的熱心與愛心要「兼顧」或要「平衡」

 

當然,「真理」是重要的、「事奉」也是應當的,但不要漸漸忽略了「起初的愛心」;因「愛」是教會見證最閃亮的一顆星。

  • news-details
  • 「愛心的見證與實質」乃是主所看重的,祂所看重的乃是「愛」,你我不應漸漸忽略那寶貴的「起初愛心」。(圖 / shutterstock)

(二)示每拿教會:忍受患難;至死忠心

示每拿教會是少數被主稱許的教會之一,主說他們是「富足的」,但實則他們是既「貧窮」又「陷於患難之中」的。

 

他們除了貧窮,還遭受「假猶太人的毀謗」和「從魔鬼來的攻擊」,這樣的教會應不會被今日多數的教會所羨慕和效法。

 

然而,藉著主的話便知,在主面前教會是否被祂肯定,並非是看教會「外在的條件」和「環境的安逸」,乃是看教會對「信仰的忠心」與否。

 

(三)別迦摩教會:撒但入侵;邪道入侵

在歷史上,別迦摩是一個拜偶像的城,深受希臘文化影響;再加上其最後一個王亞他樂三世,在遺囑中將王國歸附羅馬,之後,別迦摩成為「拜羅馬皇帝」的中心;故經文中說那裡有「撒但的座位」。

 

教會在這樣的處境中,所受到的考驗可想而知。可喜的是,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別迦摩教會的信徒依然能堅守主的名,沒有棄絕主的道。

 

然而,這個能抵擋「外來異教」壓力的教會,卻在「內部異端」的教導下走向偏差;那就是教會內的「巴蘭的教訓」與「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這兩種教導。

 

巴蘭的教訓:巴蘭教導信徒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這行姦淫的事,既是指肉體的,如以色列民與摩押女子行淫,也是指信仰的,如他們崇拜摩押的神巴力。

 

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主對以弗所教會說到尼哥拉一黨時,重點放在他們的行為;對別迦摩教會提到尼哥拉一黨時,則側重在教訓

 

就「神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來看,顯然與他們的「教訓」和「輕忽行為的見證」有關,這種偏差應是來自當時已開始盛行的「諾斯底主義」,它主張肉體是邪惡的、因此肉體犯罪是必然的,故無需重視;因此,他們輕看信徒行為上的見證。

  • news-details
  • 別迦摩能抵擋「外來異教」的壓力,但卻在「內部異端」的教導下走向偏差;你我當留心教會內「巴蘭的教訓」與「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這兩種教導。(圖 / shutterstock)

(四)推雅推喇教會:行為有見證;容讓假先知

從外貌上來看,推雅推喇教會是一個有見證的教會,主稱讚他們的行為、愛心、信心、善行;這樣的教會誠屬難能可貴。

 

然而,他們在「一件事」上沒有守好,就是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意指:假先知)」的教導進入教會,而且造成相當的影響力,因為它也形成了一個「黨」,表示跟隨的人眾多。

 

現今的教會,也有一些人,藉著「(假)先知的言語」迷惑人,對教會造成一定的混亂,所以保羅提醒信徒要明辨。

 

另一個問題是,「撒但的深奧之理」進入教會。它就是一套迷惑人的理論,實際上卻是屬撒但的。這種外表深奧卻是屬撒但的理論,最常見的就是藉著「神學」滲入教會,影響純正的信仰

 

(五)撒狄教會:名活實死;無一完全

撒狄教會的問題是「有名無實」;按名是活的,實際是死的。

 

這是一個嚴重的提醒,因若是有名無實,乃是一個死的教會,那在「生命冊」上一定是無份的,如此在主的審判臺前,必站立不住。

 

他們的行為完全沒有見證,但教會還有少數依然持守聖潔的信徒,雖是不完全的教會,但還是教會,故主並未挪去撒狄教會的燈台。

  • news-details
  • 死的教會在「生命冊」上是無份的,她將在主的審判臺前站立不住;你我需警醒,留心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都應當聽!(圖 / shutterstock)

(六)非拉鐵非教會:遵守主道;堅守主名

非拉鐵非教會是另一個被主肯定的教會,因他們在艱困中依然遵守主的道

 

主說,他們只是「略有一點力量」,雖外在條件不足,卻依然遵守主的道,這在主看為寶貴。

 

對於非拉鐵非教會,主第二次提到「假猶太人」,並且均說他們是屬撒但一會的人。在此處所提到的「假猶太人」應是指「教會中的某類基督徒」,其特質和猶太的「假弟兄」很像,保羅也曾提到這些有猶太背景的假弟兄對教會的擾亂。

 

從新約聖經來歸納,假猶太弟兄的特質有「敬虔的外貌」與「喜歡指責別人」這兩個特質。

 

現今,一些教會的擾亂即常由這類弟兄所造成,他們自以為熱心、敬虔、高人一等,因此常任意批評肢體,進而造成傷害;主提醒這類信徒要小心,不要成為撒但攻擊教會的工具。

 

(七)老底嘉教會:不冷不熱;外富內窮

老底嘉教會的特徵就是「不冷不熱」、「外富內窮」。他們在物質上非常豐富,因為除了發財還「一樣都不缺」。

 

然而,主對這樣的教會所給的卻是一個完全負面的評價:「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簡言之,從外來看,他們「一無所缺」;但從主看來,卻是「一無所有」。

 

教會的貧窮是因為「缺乏屬靈的看見」,就是因為沒看見,所以一直追求「世上的富足」而非積攢「屬靈的豐富」。

 

這個教會確實很像今日的一些教會,畢竟,現下是一個追求經濟和物慾聞名的世代,教會必然也受到一些影響。

 

汪川生分析,教會雖是蒙恩的群體,但卻不一定是一個平靜的地方;因爲,內有人性的軟弱,外有撒但的攻擊異端道理的攪擾

 

因此,蒙恩的信徒務要「認識撒但的作為」,培養「屬靈的戰爭觀」,以面對各樣的「屬靈爭戰」!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