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靈修,靈修就是生活。」信主50多年的魏悌香牧師如此分享他經營生活、創辦企業、開創各樣事工的祕訣。
「這不是高深的理論,而是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操練。」
「原來在開會時、趕報告時,甚至是在家裡做家事時,都可以操練靈修默想,真正活出在基督裡的生命。」
──課程結束後參與的基督徒分享操練靈修默想的心得。
在這個快節奏時代,魏悌香牧師將靈修默想化繁為簡,用最簡單的操練方式,幫助信徒重新認識「靈修默想」,並操練活出「在基督裡」的真實意義。
活動資訊:
- 課程名稱:靈修默想實體操練
- 靈修導師:魏悌香牧師
- 操練日期:2025年1月23日(其他日期在報名表中)
- 地點: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9號12樓(長頸鹿大樓)
- 報名方式:報名表單請按我
1月16日,在寒冬舉辦的靈修默想課程中,魏悌香牧師以其豐富信仰經歷,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經營靈修默想,也實際帶領大家「操練」靈修默想。
現場包含信主十年以上的資深信徒,也有才信主一年的新信徒。魏悌香強調,每個基督徒都能透過簡單操練,在工作、家庭、社交等各種場合中經歷與神同行的真實。
在基督裡:重新定義靈修生活
「任何時刻都是在基督裡,這就是靈修的操練。」魏悌香一開始就挑戰了一般人對靈修的理解。
他指出,許多信徒常把靈修時間與日常生活切割開來,彷彿只有特定時刻才是靈修。「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在基督裡』不是一個口號,而是要落實在生活中的真實經歷。」魏悌香說。
他以生動比喻說明:「就像高鐵有了電就可以奔馳,基督徒有電(聖靈)就可以活出生命;高鐵沒電就像一堆廢鐵。」此比喻讓在場基督徒眼睛一亮,深刻體會到靈修不是形式,而是生命力的展現。
從複雜到簡單的靈修之路
「把複雜的東西,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是魏悌香的教導特色。他提出「複雜的事,簡單做;簡單的事,堅持做」之原則,讓靈修默想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屬靈操練。
「靈修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回到基督裡』!」魏悌香說。
「在基督裡」是靈修的基礎,魏悌香再次提醒,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在基督裡的操練,不是一個地點或狀態,而是持續的連結,這是一個動態關係,需要透過不斷操練來維持和加深。
「所有的操練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與基督建立更深的關係,並在祂裡面找到真正平安與喜樂!」
「一默想,就想睡怎麼辦?」「在默想時可能會看到畫面、身體會抖動、晃動…。這樣正常嗎?」同學們在操練中也提出遇到的各樣問題。
「想睡就睡,在主裡有平安,不要被控告,基督徒很會控告自己。在主的懷抱裡平靜安穩的睡著,不是很美的事嗎?」魏悌香牧師笑著說:「不過回家默想時再睡,我們現場時間寶貴,要把握時間操練。」
重點是要回到基督裡,不要讓這些畫面或現象分散注意力。魏悌香表示,默想的拉丁文原意有「專注」之意,靈修默想就是專注「在基督裡」!
一位學員劉宇翔表示,自己有研讀靈修知識的習慣,但發現,今天學到的方法特別有幫助:「今天教的只是一個最簡單方式。就像牧師講的,最簡單其實力量最大。」
平常在節奏飛快媒體業工作的中天主播鄭亦真分享:「我的心很難靜下來,很忙碌,忙到就連要睡覺都很難。我在第三次操練的時候,就可以很專注在與耶穌交通上面,很平靜,今天我好像得到一個好好睡眠的祕訣。」
學員劉宇翔有讀經、靈修習慣,在教會、小家也都有靈修生活,然而他表示,在魏悌香牧師的帶領下,回到靈修默想的「操練」裡,最簡單也最有力量。(圖/記者詹英村)
中天主播鄭亦真與大家分享操練的心得。(圖/記者詹英村)
魏悌香在課程中特別介紹兩種基礎的默想操練方式,幫助基督徒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靈修。
音樂默想:從聆聽到沉澱
「音樂的默想,很簡單,就是專心聽音樂。」魏悌香解釋道。他建議,初學者可以從最基本的開始,放一段音樂,然後開始靈修默想:「注意聽音樂的節奏、樂器、旋律,專心聽,其他不要做。」
並特別指出,此種默想方式非常實用且容易入門。「我建議你在車子裡、或是在家裡,先安靜一下,5分鐘再啟程。」
對於可能遇到的情況,也提供具體建議:「會想睡覺可以嗎?想睡覺很正常,因為你自己也放鬆了。」魏悌香補充說:「有人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感覺3分鐘、5分鐘很長,是因為你整個慢下來了,你的節奏慢下來了,你的思緒也慢下來了,這是好事情。」
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
—希伯來書4:11
交託默想:從憂慮到釋放
魏悌香分享另一種重要的默想方式──交託默想,並以一個真實見證作為說明。「有一位媽媽,因為兒子是大卡車司機,她說每次兒子一出門,她就提心吊膽。」
「會不會撞到人?會不會發生意外?她一直要到兒子傍晚回到家、車停好、引擎熄火,才會安心。」直到,她學會了交託。
「她說:我就把我的孩子交給神,把這大卡車交給神,神的手夠大,就算是大卡車祂也可以承擔。」從此她就有平安。
魏悌香強調,交託默想的關鍵在於:「交託不焦慮。」從而解釋:「你想到一件就交託一件,想到兩件就交託兩件,想到什麼、就交託什麼。」
同時鼓勵在交託默想時,每交託一件事、就掰一個指頭,「10個指頭掰兩遍,就交託20件了!」不要覺得交託很難,很難就呼求主幫你!
這種方式幫助基督徒能真實地把重擔卸給神。
實際操練時,有學員反應:「沒想到原來我有那麼多可以交託的事。」、「有一件我交託不出去的事,試了好幾次,總算交託給耶穌了。」
記者在操練時也發現,自己以為已經交託出去的事,手指卻僵硬得掰不下來,不斷呼求主,才真的交託出去。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
—詩篇37:5
弟兄在會後的分享也很有突破,操練中,他在聖靈帶領下,很自然地面對平常無法面對困難,並交託出去。(圖/記者詹英村)
聆聽神的聲音:從喧囂到寧靜
「神一直都在!」魏悌香以時鐘的比喻解釋,為何許多人聽不見神的聲音?
「就像夜深人靜時,我們能聽到時鐘秒針在走的聲音,聲音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只是白天雜音太多,聽不見而已。」從而強調:「神一直都在說話,但我們的心沒有安靜下來,所以聽不見。」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5:8)他再以一個混濁水杯為例:「就像一杯濁水,裡面什麼都看不清楚。但當沙子慢慢沉澱下來,水就變得清澈,自然就看得清楚了。」
當我們的心靜了下來,就聽得見神說話、也必得見神,與神更親近。
靈修默想是很「自然」的事,在魏悌香牧師的帶領下,每個人都進入「操練」中。(圖/記者詹英村)
工作與靈修的結合
「如果你說我沒時間靈修,我必須告訴你,這是天底下最大的謊言,因為你做任何事,連開會都可以默想。」魏悌香特別強調,工作場合也是靈修的好機會。
「開會的同時,你一邊默想一邊開會,效果會很好。」事務繁忙,有開不完會議的魏牧師,用親身經驗鼓勵大家,不要被工作綑綁,要持續操練靈修默想,在繁忙職場中保持與神連結,讓耶穌轉化工作、職場,必然帶下突破與職場卓越的見證。
團體靈修的特殊意義
「對我來說,這好像是在『搭公車』,我本來就有等候主的經驗,只是因為最近很疲憊,也停了一陣子。」一位學員說:「其實台北現在已經很少有這樣等候主的聚會。早期有很多靈修、等候主聚會,20年前曾參與過,這次一看到魏牧師要帶領『靈修默想』的操練,我就趕快報名,還帶朋友一起來。」
這位信主超過20年的屬靈大姊,形容自己一個人的靈修好像「自己開車」,開向耶穌,要注意的事很多。這次參與魏悌香牧師帶領的「靈修默想操練」,就像「搭公車」,只要上車,就朝向耶穌去,輕省很多。
「你隨時隨地都能夠『在基督裡』。」魏悌香強調,靈修默想可融入生活各個層面;且特別指出,靈修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靈修,兩者本是合一的。
「一個人當然可以靈修默想,但一群人一起操練更有群體動力!」魏悌香說。
一位學員也分享,大家一起操練時,可以互相提醒和支持,讓靈修過程更加享受。
正如學員於課程結束時的分享:「原來活在基督裡這麼簡單,卻又這麼真實。這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每天都可以經歷的祝福。」
魏悌香牧師總結:「基督徒不是要忍受,而是要享受;不是苦苦掙扎,而是要活在主的同在中。」強調「在基督裡」的生活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通過簡單但持續的操練,相信每個基督徒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經歷與神同行的喜樂。
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