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教宗方濟各23日出院,對關心他的群眾揮手致意。(圖/franciscus)

有兩次情況已失控,但奇蹟照樣發生了。」23日,高齡88歲的教宗方濟各在住院37天後出院,此次因呼吸道感染住院,也是自就任以來最嚴重的健康危機。羅馬哲美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主治醫師阿爾菲耶里(Sergio Alfieri)透露,教宗曾在住院期間經歷兩次瀕死經驗......

阿爾菲耶里接受《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採訪時透露,2月28日,教宗在咳嗽時嗆到,生命情況一度相當危急。「我們是要停止治療,讓教宗就這樣離開,還是繼續嘗試所有可能的藥物與治療方法,同時冒著損害其他器官的高度風險…」

 

他(教宗)真的差點撐不過來。」阿爾菲耶里指出,醫療團隊的選擇不多,若不是使出渾身解數完成治療,就是看著教宗離世。事實上,團隊確實考慮過停止治療,讓教宗安詳離世。

 

然而,教宗選擇堅持下去。

 

醫療團隊遵從教宗的指示,教宗將醫療相關責任委託給私人醫療助理麥西瑪斯·斯特拉佩蒂(Massimo Strappetti),「麥西瑪斯告訴醫療團隊,用盡一切努力、不要放棄。我們也都是這麼想,無一人放棄。」

 

據梵諦岡當天發布的新聞提及,方濟各因突發性支氣管痙攣,吸入自己的嘔吐物,導致呼吸情況急速惡化。「那天晚上真的太可怕,他和我們一樣,認為時候已經到了…在我們眼前的他,是一個正在受苦的人。」幾天後,教宗的肺部感染才緩解。

 

3天後,方濟各又出現瀕臨生死危機——第二次的急性呼吸衰竭。

 

原因同樣是支氣管內大量積聚黏液,造成嚴重沾黏與痙攣。據官方醫療報告指出,醫生對其進行數次深入檢查、並抽出大量分泌物。

 

官方並公布相當多關於教宗病情的細節。阿爾菲耶里表示,這是教宗所希望的,他打從一開始就要求醫療團隊務必對公眾坦承;當中也談到來自不同地方人們的禱告,使教宗得以度過生死難關。「我幾乎可以說,有兩次情況已失控,但奇蹟照樣發生了。

 

在最危急時刻,教宗握住阿爾菲耶里的手好幾分鐘,彷彿在尋求某種安慰。醫生建議教宗出院後應休息兩個月,避免參加大型聚會。

 

這段時間,方濟各必須持續服用藥物,每天接受運動和呼吸方面的物理和氧氣治療、及全天候醫療照護。醫療團隊主要目標之一,是恢復教宗的聲音;方濟各也會持續祈禱、參與聖瑪爾大之家(Domus Sanctæ Marthæ)的彌撒。

 

現在,教宗已度過最危險時刻,阿爾菲耶里看到教宗身邊的人眼眶泛紅,真實感受到人們發自內心關心他、愛他,將他視為父親般的存在。

 

教宗出院前,不同宗派的天主教與基督教徒聚集在梵諦岡皮西布斯的「聖洛倫佐教區(San Lorenzo in Piscibus)」廣場,於21日為教宗的康復禱告。會中,眾人朗讀〈以弗所書6章13到18節〉經文,鼓勵信徒在艱難時刻用神所賜的全副軍裝應戰

 

同樣因病剛出院的南非約翰尼斯堡大主教史蒂芬·布里斯林(Stephen Carl Brislin),出院後特別錄製一段影片,感謝上帝讓教宗重返梵諦岡。當中指出,世界需要方濟各的智慧與領導力,「我們需要他的帶領,特別在世界面臨如此多危機時。」

  • news-details
  • 教宗方濟各今年88歲。(圖/franciscus

方濟各出生自阿根廷的一個義大利裔移民家庭,是家中五個孩子裡的長子。17歲,他在一次慶祝活動走進教堂告解,蒙召立志成為神父,於22歲加入耶穌會。

 

2013年教宗本篤十六世辭職後,方濟各成為第266任教宗,任內有許多創舉,包括展開天主教史上首次訪伊拉克之旅、首次為穆斯林洗腳、首次為女性洗腳,並在多元性別議題上採相對開放態度。

 

近年,方濟各的身體狀況變差,受腸胃道與呼吸道感染所苦。出院那天,醫院廣場外聚集近3千人,方濟各對人們比出一個「讚」的手勢,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熱烈鼓掌歡呼,為其康復感到高興。

 

資料:cbsnewsvaticannews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