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面對股市崩盤,許多人感到惶恐,基督徒醫師提供「股災急救心理包」,六點供你一次看。 (圖/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關稅「解放日」以來,全球股市崩跌,台灣股票也不例外,上千家個股跌停。據研究指出,「經濟危機」在短時間內對個人和社會造成巨大衝擊,引發多種心理健康問題的急性反應,甚至帶來長期影響。「受災」的人們,該如何應對?

 

五餅二魚身心科診所吳俊漢醫師,提供「股災心理急救包」六點實質幫助。

「經濟危機」造成身體、心理健康問題

五餅二魚身心科診所-吳俊漢醫師,在「股災的心理急救包」文章中表示,「經濟危機」在短時間內對個人和社會造成巨大衝擊,引發多種心理健康問題的急性反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民眾自述幸福感和生活品質下降,且焦慮、憂鬱和心理困擾比例明顯增加。

 

即使危機過後,心理健康問題仍可能「持續存在」、甚至惡化。全球金融危機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持續多年,2008-2013年,希臘重度憂鬱症的盛行率持續上升;經濟衰退後,美國追蹤研究受訪者,發覺他們的負面情緒增加、正面情緒減少,且情況持續存在長達數年。

 

這些趨勢皆表明,經濟危機不僅會引發短期、急性的心理反應,還可能在人的心理造成持久負面影響

 

英國研究顯示,2009年-2013年間,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人數明顯攀升,且與低教育程度、失業和收入下降等有關。可見,經濟危機增加了社會經濟弱勢群體的心理負擔

 

經濟危機會引起健康惡化,例如:各種不適症狀(如噁心、背痛、腹瀉、胃灼熱、疲勞、睡眠問題)、糖尿病發病率增加、年長者死亡風險提高。受經濟衝擊的民眾,會選擇更便宜、營養價值更低的食物,從而影響健康。

  • news-details
  • 全球股市崩跌,台灣股票也不例外,上千家個股跌停。經濟危機會帶來哪些心理衝擊? (圖/shutterstock)

經濟危機與自殺率的關聯

從各國研究數據來檢視經濟危機對自殺率的影響

 

· 西班牙:

2007年-2011年首次經濟衰退,自殺率未見明顯變化。

2011年-2014年第二次衰退期間,自殺率上升

研究指出,失業與自殺率呈正相關。

 

· 希臘:

2009年-2011年金融危機期間,自殺率顯著上升,且男性、失業族群、老年人、政府支出削減的人(僅限男性)的自殺率更高。

 

· 英國:

2008年-2010年,自殺率高於預期趨勢線。同樣觀察到,失業與男性自殺率的正相關性。

 

· 亞洲金融風暴:

1997年-1998年,日本、香港、韓國自殺率皆顯著上升,失業上升部分預測了男性自殺率的上升。

 

· 其中,瑞典卻是例外:

1980年- 1996年,經濟衰退期間及之後,自殺率反而下降,顯示社會支持政策及文化差異可能影響結果。

  • news-details
  • 各國研究數據顯示經濟危機對自殺率有所影響。(圖/shutterstock)

股災心理健康急救包

據證交所統計,目前台灣證券市場的累計開戶數已突破1,200萬戶,每月有在交易的活動戶頭近300萬戶,可見台灣股民為數不小在這波關稅戰引起的全球股市重挫中,受災的「股民」們該如何調適自己?

 

以下結合吳俊漢醫師提供的「股災心理健康急救包」,提供六大點建議:

 

1. 心理健康監測與評估

使用【台灣人憂鬱症量表】,每1-2週自我檢測一次情緒狀況;特別注意第15題「我覺得想不開、甚至想死」,若每週有超過1-2天出現自殺意念,務必儘快就醫。

 

2. 維持穩定作息與健康生活

保持規律作息、維持健康均衡飲食,培養運動習慣,能有效釋放壓力、改善情緒。

 

學習放鬆技巧: 例如深呼吸等,有助緩解焦慮和壓力。

 

3. 積極尋求社會支持

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分享自身感受與困境,勿壓抑情緒,適時尋求身邊人的情感支持與實際幫助

 

參與教會小組、禱告會等信仰社群,彼此代禱扶持

 

4. 及早尋求專業心理健康資源

如果感到壓力過大、情緒持續低落、焦慮難以自控,可即時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等醫療資源,讓專業介入能有效緩解症狀,預防情況惡化。

 

5. 積極面對失業與財務困難

重新檢視財務狀況:制定預算,減少非必要支出。

 

積極尋找新的就業機會:更新履歷、拓展人脈,參與招聘活動。

 

尋求就業輔導和技能提升:參與職能培訓,提升自我能力,強化再就業競爭力。

 

諮詢財務顧問:獲得專業債務管理與財務規劃方案。

 

關注社會政策和支持系統:了解政府和社會提供的各項援助政策和支持項目,例如:失業救濟金、社會福利、心理健康服務等,並積極運用這些資源。

 

6. 避免過度曝露在負面資訊中

避免孤立和自我責備,認識到經濟危機是系統性問題,個人不應過度自責,若發現深陷後悔,當避免一再暴露在股災新聞報導中,可做些事情轉移注意力,例如:散步、聽詩歌、閱讀聖經,來抽離負面迴圈。

 

最後別忘了,上帝是我們生命的主,是我們的「供應者」,提醒自己信仰的核心──神掌管明天。
  • news-details
  • 遇經濟衝擊,可以運用急救包的上述「六點」,隨時注意自己身心情況。(圖/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五餅二魚身心科診所-吳俊漢醫師。(圖/吳俊漢 提供)

相關閱讀》

股市崩盤時,上帝在哪裡?——請做這四件事

股票繼續跌,情緒快崩潰? 「三個感動」寫給你,還有快撐不住的人

當全球股市慘跌,倚靠神的供應不恐慌! 資產縮水但上帝恩典不縮水

教會豈能視而不見?關稅烽火下的信仰思辨

應川普關稅動盪》經濟學者:當有長遠及福音眼光,五點建議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