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優異的你時常受人稱讚——因自我要求高,你總會自動自發、為將事情做好「恨不得把時間塞滿」;然而,是否也曾在「時間不夠用」時疑惑:究竟要多努力、付出到什麼程度,才算「已經盡力」、「負責任」了?
「天韻合唱團」副團長王玫的轉變之路,證明了:只要正確認識信仰,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也能喜樂輕省!
優秀表現背後的巨大隱憂
時間回到2013年,「天韻50周年」萬人大型音樂會期間,是王玫第一次身體不支昏倒。猶記搭遊覽車從高雄回台北途中,平日不會暈車的她開始身體不適,接著凌晨兩點,在家中浴室從背部一路麻到頭,直到呼吸困難、全身無力癱倒,所幸先生還醒著趕緊來幫忙。
王玫有位當醫生的妹妹提醒她,這是「過勞」徵兆,可能危及生命,需特別小心。她第二次昏倒則於7年前發生,狀況更加嚴重,完全失去意識,而終於正視身心狀況;至今仍尚未確定病因,可能是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的多重影響所致。
除了身體因素,多年累積的「不健康心理狀態」是一大關鍵。王玫在天韻團隊服事29年,擔綱演唱歌者、作詞作曲、音樂製作、晚會製作,也因優秀組織能力和責任感,被賦予行政、主持…等任務。但,這些優異表現背後的驅動力,卻是陰暗的過往。
凡事往身上攬,總是逼自己超過負荷
她回憶,由於從小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極高,且未達到時會遭致嚴厲體罰,讓王玫養成「必須達到別人的標準」甚至「在別人還沒說之前先完成工作」的習慣。
「很多事情我會覺得是我的責任:『只要我多努力一點,團隊就能更好』—但都是我自己想的,不是別人要求的。」因自我要求極高,王玫時常感到事情做不完,必須透過加班消化待辦事項,也早已習慣每天做12小時以上,且總想著「把時間填滿」,連午休時段都會因擔心家人而跑回家煮飯,絲毫沒為自己留下「呼吸的空間」。
那時她理所當然認為:壓力大是「環境」所造成、人生就只能這樣,等有天身體耗盡時只能認命離開……「但最近我明白:事情沒有『做完』的一天!」王玫說。
家人間真正的和好,帶來屬天奇妙醫治
王玫的成長背景,因父親和祖父皆為軍人,家庭教育標榜「絕對服從」並內藏情緒—這也成為她潛意識中的「BUG」:認為事情只能有「一個答案」,因此不擅在人際關係中「進行協商、討價還價」;直到幾年前,上帝很奇妙地在父親重病期間,讓父女真實「和好」,進而帶出醫治,使王玫生命產生很大轉變。
「我原本很害怕跟人互動,會完全隱藏我的想法,很封閉加社恐,主要是怕被傷害,所以要保護自己,而『不講話』是最安全的。」並且,以前努力是為了證明自己「配得到父母的疼愛」,實際上反映出內心自我價值低落;但當她重新認識「天父的愛」,才深刻驚覺:「原來上帝創造我,我就是祂的作品;我不用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有能力的,不用以奴役的方式來贏得祂對我的愛。」
王玫回憶,以前即使創作歌曲被人讚美,她仍「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好」,如今心態則轉變為「這是上帝給我的禮物」,因著這份獨一無二的音樂恩賜,支持自己一路走到現在,故而為此真心歡喜讚嘆「感謝神創造我的美好」!當她清楚明白「人生的價值」,便不再需要、在乎他人認可與否。
因此,以前會過度操勞是出於「恐懼」,害怕自己忘記、事情沒做完或沒做好會被處罰,以至於必須強迫自己「立刻」不計代價完成任務,連漏接一通電話都無法原諒自己;而如今心靈得著醫治釋放,她發覺,很多事即使沒做到100分,也不會「發生想像中的糟糕狀況」、不會變世界末日。
馬大和馬利亞的差別,在於「心」和「關係」
於是她開始敢嘗試「休息」。在天韻工作20多年,王玫首度請了三個月長假學習安息,單單的專心尋求神,並回顧紀錄神在她生命中所做的50多個恩典見證。神在這段時間讓她如天韻合唱團《心的追求》歌詞般,學習馬利亞的經歷和心態(路加福音10章38-42節)。
王玫藉此提醒,在忙碌社會中,人們被一件又一件事物壟罩、靜不下來,甚至許多人認為「做很多事」等於「對神的愛」,前者固然是回應主愛的一種方式,但耶穌更在意「關係」,祂更喜悅我們專心坐在祂腳前,單單敬拜、讀經、讚美和愛慕祂。
王玫分享,去年她開始就讀「聖光神學院—雙職事奉碩士班」,在其中一門課中,孔毅老師指出「靜力」的重要性:必須從「靜力」中尋求、跟神對焦,才能得到源源不絕的「動力」。
就像手機需要「充電」才有能量運作;管絃樂團須先對焦「標準音」,後續演奏樂曲才為悅耳;「當你是『對的人』,才能有『對的態度和力量』,做出『對的事』。」王玫引述孔毅老師的教導。
抽空讀神學院是種「紓壓和充電」
談到「雙職事奉碩士班」,王玫笑說,當初決定就讀時,幾位同事都說她「瘋了」,畢竟已這麼忙了,怎還有時間上課、讀書、寫報告?
「但對我而言,不是壓力,反而是『紓壓方式』。」面對眾人的不可置信,王玫解釋,透過上課學習新知,能成為「服事養分」,進而轉化成「全新的動力和確據」。
此學制有一半學分是「神學」、一半為「職場」,老師大多為業界知名領袖。因課程皆安排在晚間進行,每天下班後,她會先睡一下再上線上課。
屬靈眼界、管理概念大開啟
最近她在《新約書信語啟示錄》課程中,對《哥林多前書》有全新體驗;原本她著重認識有關「愛」的章節,如今則對講述「十字架的救恩及苦難」部分有更深刻領受;且老師不時會點名,要求學生用一分鐘分享個人心得,這對她「整理重點」是很好的訓練。
在職場類課程,孔毅老師開的《雙職事奉》課中,從聖經人物談「僕人式管理」,令身為主管的她獲益頗豐。
另外,佘日新老師的《策略與創新》課程,主要從宏觀角度談商業、企業品牌;王玫坦言,因自己學音樂出身,最初聽不太懂,但佘老師鼓勵她思考「天韻的精神和亮點」—先確認品牌價值後,再將之擴大、發揮影響力,她頓時眼界大幅提升!從「音樂製作端」轉為更全面性思考「品牌」,也更能了解其職場主管長期想表達的概念。
最後,是本學期的《AI驅動的管理與行銷革新》課程,「一開始覺得跟我、跟音樂無關,怎麼可能導入職場?上了一堂課後,我的眼光有另一層開啟,現在好喜歡、好期待上課!」在呂信偉老師手把手操作帶領下,王玫嘗試使用AI工具將音樂更廣地融入人群,跟現代社會做更多結合,還為日常生活增添許多色彩。
課業方面,王玫很清楚自己並非追求「拿第一名、拿高分」,而是認真讀書、盡力如期交作業;若在海外佈道不得已需延後,校方也體恤職場人士作息繁忙,提供「回放影片補課」及通融交件日。
在愛裡沒有懼怕,真理使我們得自由
如今的王玫,雖然生活依舊忙碌、仍會訂定目標積極達成,但更懂得照顧身心靈,累了就休息,或暫時放下手邊任務,轉而做喜歡的事情調節步調,如:煮愛吃的餐點、跑步、健身等。
「以前我覺得自己隨時可能會回天家,然現在我發現『原來人生可以這麼活』!」王玫勉勵,上帝常會「在人沒有預料的時刻」翻轉我們的眼光和生命;但這是個過程,並非一勞永逸,她的身體狀態前陣子才又出現警訊,因此常需自我提醒,常常活在上帝的愛和祝福中。
【2025學年‧聖光雙職事奉碩士班】
亞洲神學協會(ATA)承認學位,海內外熱烈報名中!
幫助基督徒在劇變的時代—成為頂尖職場事奉者、福音果效倍增!
三大特色,專為忙碌的職場人士打造:
◎理論V.S.實務並重.「神學」「職場」學分各半
◎夜間全線上教學.兩年課程.彈性補課
◎高規格師資.靈活應用真理
此學制能培育、興起合神心意的職場領袖 ,與所屬教會一同建造榮耀聖殿、轉化社會、擴展神國度;並幫助「跨文化宣教士」突破瓶頸
★招生簡章:請上「聖光神學院官網」的「進修部雙職事奉碩士」學制(連結可點)
★洽詢電話:07-9537333轉125 招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