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釋懷

【莫非有情專欄】捉弄性的玩笑對於孩子來說一點也不好玩

不知在您的家中,孩子們之間、親子之間是否會彼此諷刺捉弄,開開彼此的玩笑呢?如果是的話,建議您做出一些改變。   因為研究顯示,年幼的孩子,即使他們並不完全懂話語的內容,仍然會因為捉弄性的玩笑和諷刺,而感覺到痛苦和不安。到了十歲的孩子,可以聽懂、理解了玩笑性的捉弄語詞,但是他還是會當真。即使到了青少年,對於這些玩笑性的捉弄與諷刺,一樣是不容易分辨和釋懷。   值得注意的是,常會在家裡聽到類似這種所謂玩笑性的捉弄與諷刺的孩子,或是家裡習慣用這樣的對話方式的這些孩子,就容易用類似的語言來取笑其他的孩子,引發別人的不舒服或感覺到受傷。沒有人喜歡被別人取笑,即便是開玩笑,次數多了,就會累積出負面的情緒,本來當真,說久了就容易當真。   所以,從現在開始,建議您,用正面的語詞對孩子說話;開玩笑避免使用諷刺的方式;如果不小心使用了捉弄諷刺性的話語,說完後立即澄清,或補上一句:「這是開玩笑的,別當真喔」,都能讓孩子免於負面影響! 台灣FOCUS家庭協會和您一起幫助孩子飛往光的地方,因為那裏就是安全與希望!!   (文章授權/林莫非) ------------------------------------------------------------------------------------------ 面對大環境的挑戰,您的行動可以支持今日報堅定走下去! 點我奉獻 每日新聞不漏接 立刻加入今日報Telegram頻道!  Telegram下載+中文化教學》 精選要聞》 你看起來像流著基督的血液嗎? 林憲平牧師:「自己」越少,「神」就越多 多病纏身、心臟驟停、日需吞100顆藥 有「好成績」才能進教會,如今信主30年全家得救! 放過自己吧! 從無法饒恕自己中恢復的9個秘訣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馨香女人專欄】把傷害化為相愛

我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在我小學五年級媽媽就因被家暴離家跟爸爸離婚了,家裏四個孩子都跟著爸爸生活,我回想著從小學五年級到成年長大,沒有媽媽的日子,我不知道我是怎麼長大的,對媽媽我完全沒有記憶,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姐姐去學校上課時,老師問他,你的領子怎麼這麼黃,姐姐說媽媽離家出走了,隔壁阿婆看到我弟弟穿在身上的小短褲,跟弟弟說,脫下來阿婆幫你洗一洗,我們的家也常都是雜亂無章不知道如何整理。   當時我告訴自己,爸媽分開後就不會再打架了,爸媽分開後我就自由了,沒有人再管我,離婚沒有關係。因為我都可以自己長大,所以當我遇到婚姻的困難,先生外遇時,我想,離婚也沒關係,孩子也會自己長大。這些不對的想法,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擴大破壞所有的關係。   無能為力去愛   長大後,我發現我的情感很難跟媽媽相連,信主之後我知道我需要改變,但是我常常無能為力去愛,去年媽媽進行一個大手術,她打電話來叫我去醫院看她,她越打電話來,我越不想去,想去也不敢去,因為很尷尬,剛好孩子放假回家,我請他們陪我去看阿嬤,我帶一雙兒女前往,一到病床旁,女兒看到躺在病床上的阿嬤,馬上大叫:「阿嬤!我來了,你還好嗎?」我媽就感動得哭了,我女兒在病床旁摸著她的手,安慰著她,關心她,我卻只能在一旁吃著麥當勞,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只能吃著吃著,化解我內心的尷尬。   媽媽離家對我的影響   回想四年前參加了學園婦女小組,我好像慢慢重新瞭解了自己,我才明白當母親離家後,我有很深被遺棄的感覺,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也很害怕被人拒絕。所以在人際關係裡我很脆弱,努力的想要討好別人,讓別人喜歡我,結婚後當先生有了外遇,好像我的世界就崩潰了!媽媽的遺棄加上先生的外遇,再次證明我是沒有價值,注定要被遺棄的。這些我不夠好,不夠有價值,我會被遺棄,成為我裡面的堅固營壘。媽媽的離家對我是有很深的影響的。   把感動化為行動   上帝最知道我需要調整什麼,就在某一次的月會裡,我聽到了姊妹分享她被先生家暴,家暴時的心情,他想放棄孩子丟給先生,什麼都不要了,這是讓我想起,那時被父親家暴的母親,心裡的創傷揮之不去,母親一定是非常的痛苦,才會想丟下孩子留給父親照顧,當年的媽媽一定是很辛苦,心裡很煎熬,才會做出放下我們離家而去的這個決定,我好像能體會當年母親的心情了,我不想讓感動很快消失,在一個晚上,我決定打電話給我媽媽,我跟她說:「媽媽,上帝讓我明白,當年你被爸爸家暴,你身體外在跟內心的創傷一定很痛,你把四個孩子留下來,你會做這個決定,你心裡一定很難受,是因為無能為力才會把孩子留下來,爸爸打你,你一定非常的驚嚇與害怕,你辛苦了!」   神的愛拆毀了高牆   當媽媽聽完我這些話,她哽咽敘述著,爸爸當年是如何的打他,還把她的臉都劃傷了,這時我沒有頂嘴,傾聽安慰著他說:媽,你真的辛苦了!   我知道媽媽有自己要面對的功課,而我選擇體會原諒媽媽的不容易,當我沒有消滅感動而勇敢行動的時候,忽然間,我感覺對於媽媽的離家我釋懷了!感謝主幫助我把感動化為行動,經驗到我跟媽媽的關係,因為神的愛拆毀了幾十年來我們中間的高牆。   再次憑意志去做對的事   後來我參加今年的短宣,有一個活動是要寫下時空膠囊信,我看到有一位姊妹,在時空膠囊裡,寫下要改變對婆婆的愛,我也好被提醒,總覺得先生離家這麼久,我跟婆婆的關係,淡淡的就可以,但是想到我連最困難、最不願意的修復關係的媽媽,上帝都能幫助我用愛回應媽媽,上帝透過姊妹對婆婆的愛也鼓勵我在跟婆婆的關係更進一步。我知道,先生離家是他的選擇,婆婆還是我的婆婆,我應該要對婆婆付出愛與關心,盡媳婦的本分,這是我的特權跟榮幸,跟先生的表現沒有關係,我要再次,憑意志去做對的事。   上帝感動我向婆婆道謝   後來上帝給了機會讓我可以行動,先生拿了一瓶奶粉給我,我很快地拿去婆婆那,在騎車的過程,上帝感動我要跟婆婆道謝、道愛,有了上次跟媽媽修復關係的經驗後,我知道聖靈會幫助我勇敢跟婆婆說出感謝的話。在我跟婆婆閒聊一下之後,我鼓起勇氣開口告訴她:「媽,謝謝您以前幫我坐月子,而且準備的非常豐盛。當時我什麼都不會,謝謝你在我覺得我害怕時幫我照顧小孩,謝謝你幫我煮飯讓我下班都有飯吃。」 婆婆說:你說完了沒,那都是我應該做的,我忍住眼淚繼續說,「謝謝您不曾麻煩我這個媳婦,謝謝您為我們所做的,謝謝您把兒子教得好,當我的先生。」我告訴婆婆先生對孩子有多好,婆婆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我說:「沒有人應該要為別人服務,謝謝您!」 那天我跟婆婆的關係又更進一步了,感謝主幫助我能勇敢跟婆婆說感謝的話。   過去的傷害不再變成關係的阻礙   我經驗到神在我生命中的工作是漸進的,一點一點慢慢地拆除過去我裡面錯誤的信念,也一點一點重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我學習不再埋怨母親從小對我造成的傷害,能主動與母親的對話,也慢慢學習不再把我的喜樂滿足與價值感建立在先生有沒有回家,或者他對我好不好這件事上,更能勇敢跟婆婆道謝道愛。小組和門訓裡學到的真理幫助我能有信心去跟身邊的人有愛的行動,過去的傷害不再變成關係的阻礙,而轉成彼此相愛,醫治了我心裡塵封的傷口,徹底得釋放!   <http://women.cru.tw/?attachment_id=5034>文/恩蘭 (文章授權/學園傳道會 馨香女人專欄)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台灣真愛家庭專欄】療癒釋懷登新境

我的原生家庭   由於母親是父親的外遇對象,記憶中,八歲之前我從未見過父親。後來父親在原配的默許下,才安頓了我們一家人,但他很少回我們這個家。偶爾回來,有時是醉酒,有時是和母親爭吵,我幾乎沒有與爸爸親近互動的經驗。 父親的疏遠,母親的焦躁與缺乏安全感,加上旁人的閒言閒語,使我內心非常受傷、憤怒,埋怨自己為何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小小年紀就覺得活著沒有意思,常在逃學中混日子。高一時,還曾在叛逆心理下想去混幫派,幸好未獲「錄取」。 後來,哥哥信耶穌後生命大為改變,邀我到教會聚會。在教會中,我體會了未曾享受過的愛與關懷,封閉的心逐漸開啟。高二上學期生了一場大病,進一步促使我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隔年復活節受洗成為基督徒。在上帝愛的醫治與牧長的教導、輔導之下,我的生命逐漸翻轉,從內向退縮變為喜歡接觸人、為別人服務。這些生命蛻變的蒙恩經歷,正印證了聖經所描述:「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父親失職,貽害久遠   父母之間的關係、與子女的互動等,對下一代影響很大。若未曾妥善處理,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害,即使已過中年、甚至進入老年,仍深受其害。當原生家庭功能失調時,父親帶給子女的傷害與影響往往更為深遠。   1.性別認同 父母是孩子性別認同的第一個對象。父母的角色和互動對孩子有著長遠的影響,特別是青少年階段最為關鍵。尤其是父親不常與兒女相處,或是經常「缺席」,甚或淪為「無父」狀態,那麼兒女在成長過程中便可能因缺少模仿、學習、觀察的男性榜樣,在性別角色及認同上產生混淆。 2.擇偶與婚姻 父母輕忽婚姻常影響孩子對婚姻的觀感。我自己便由於父母常起衝突,一度非常討厭婚姻,有一些人則日後選擇對象時也輕忽隨便。在父親常對母親拳腳相向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儘管痛恨父親的行為,立誓將來絕不對另一半施加暴力,然而婚後卻很可能由於不知如何妥善處理和配偶之間的衝突,而複製父親的暴力行為。事後縱然懊悔,若未經適當輔導,往往一犯再犯。 3.職場關係 若父親非常威權,孩子從小在害怕、壓抑中成長,進入職場後,很可能將父親的形象投射到主管身上,產生兩種極端情況:一種是非常畏懼主管;另一種則是不願服從,動輒和主管對抗。這兩種情況都會嚴重影響個人在職場的表現與發展機會。 4.叛逆行為 青少年加入幫派,有很高比例是由於父親負面的影響,使孩子向外尋找接納、認同、保護,視幫派首領如「代父」(替代的父親),為了得到他們的關愛與肯定,不惜言聽計從,鋌而走險。有些人的叛逆行為,是到了中年、甚至退休之後才爆發出來,對自己、對別人的殺傷力比起青少年時期更加巨大。 5.信仰認同 上帝是基督徒最不離不棄的「天父」。人雖是按照上帝(天父)的形象被造,許多人卻是依據和父親的關係來認識天父的。破碎的父子、父女關係,很可能使子女日後難以體會何謂天父的慈愛而拒絕衪。   原生家庭陰霾的纏擾   以下幾項因素,導致許多人受困於原生家庭的陰霾中,難以解開心結-   1.記憶的牽絆 人是有記憶的,往日的傷害難免浮現心頭而帶來困擾。「事情都過去了,忘了吧!」這樣的勸告對當事人並沒有幫助。有些人以為自己早已遺忘往事,事實上只是以意志力壓抑記憶,在某些情境下,傷痛的往事仍會排山倒海地從記憶深處湧出,使自己和最親近的家人仍飽受困擾。 2.未長大的孩子 一位八十幾歲的女士,在輔導過程中不斷控訴父親,數度痛哭失聲。原來她在母腹時,父親由於已有許多女兒,一直希望得個男孩,不料事與願違,父親非常失望,對她視若無睹。為了博得父親的肯定,她努力求學,成為醫師,在專業領域頗受推崇,但始終未能獲得父親的肯定和關愛。父親在她六十歲時去世,她從此陷入更嚴重的憂鬱中,覺得自己的人生是一場空,不管如何努力,都得不到父親的肯定,如今父親去世,再也沒有機會做任何努力了。雖然她當時已年逾八旬,在陳述父親對她的冷漠與拒絕時,我看到眼前坐著一位尚未長大又受傷未癒的小女孩。 3.穿著「舊我」 二戰時,某個集中營裡,戰俘們常年穿著同一套破爛髒汙的舊衣服,人人渴望換上乾淨的衣裳。一天早晨,集中營指揮官宣佈了一個好消息與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早點名之後每人都可換一套衣服,戰俘們歡聲雷動;指揮官接著公佈壞消息:大家只能互換臭舊衣服。這樣的羞辱使戰俘們氣憤到幾乎引起暴動。 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便如同生命的舊衣。聖經說:「要脫下一向使你們生活在腐敗中的『舊我』??你們的心思意念要更新,需穿上『新我』??」若未脫去「舊我」(原生家庭所形塑,傷痕累累的自我),或只是換上另一套別人的臭舊衣服(從別人得到不正確的觀念,或不當的協助),或是仍穿著自己臭舊的衣服,就算外面披上華麗的衣服(表面上好像有改變,其實只是隱藏和偽裝內在的「舊我」),生命仍被困在殘破的往事中。 4.未處理的傷害 這是最根本,但也常被忽略的問題。身體的傷口若未經適當處置,可能惡化,甚至致命。同樣的道理,心理的創傷若未經醫治,放任不理,傷口將持續惡化,殘害當事人和最親近的家人。 近年流行的「正向心理學」,強調正面思考,注目於生命中的美好時刻。立意雖好,仍無法徹底醫治心靈傷害,因為改變生命絕非僅止於正向的肯定、安慰。如果沒有適當的療傷,生命沒有康復、成長,那麼,在某些情境下,被遮蓋、隱藏的傷害仍將如潮水湧上心頭,繼續帶來傷害。 要解開與父母之間的心結,走出原生家庭的陰霾,當事人必須先真正走出受傷的經歷,生命經過療傷、蛻變、成長、成熟,脫去舊我,穿上新我,當往事浮現心頭時,不再受到困擾。經過這些歷程之後,正向心理學的輔導方法,才能真正發揮果效。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陰霾   一個人如果不斷重述往日的痛苦,就如同一張故障的唱片,卡在唱機上辛苦地迴轉,重複播放著令人難以忍受的哀調噪音。要解開與父母之間的心結、走出原生家庭陰霾,必須透過以下五個步驟。當然,很多時候需要受過訓練的輔導者或導友的協助與陪伴,方能走完這不容易的過程。   1.體諒與了解 走出原生家庭陰霾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成人子女應從體諒與了解的角度,理解加害者當時所處的困境。從體諒的角度來看,父母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缺少為人父母的好榜樣,甚至也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傷害而未癒,以致為人父母後由「受害者」成為「加害者」,繼續傷害下一代,形成惡性循環。 2.存感恩的心 人們在談論原生家庭傷害時,往往專注於「受傷」,以至於泯滅了親子間難以否定的親情之愛,我們雖不認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也主張「天下無完全不是的父母」,連最壞的父母也必有一點親子之愛。若能用心追溯親子間「愛」的回憶,哪怕只是一絲絲溫暖回憶,也能使成人兒女轉而對父母存著一些感恩,或者至少感謝的心。正如聖經所呼籲,不只父(母)親的心要轉向兒女,兒女的心也當轉向父(母)親。 3.反省自己的態度 當受困於原生家庭傷害的成人兒女,能夠放下怨懟的情緒,感謝父母對家庭的付出時,便可反省自己活在父母的陰影下時,曾經反應不當而傷害父母,或是以父母的失職為藉口而成為叛逆又不尊重、不孝的「浪子」、「浪女」。然而,「浪子/浪女回頭金不換」,不是嗎? 4.饒恕與釋懷 人之所以能真正走出親子心結的困境,是因願饒恕加害者而獲得自我釋放、自我提昇。若一直將自己困鎖在怨恨中,不僅自己受苦,也會讓家人生活在陰霾中。 許多當事人的父母已年邁或過世,早就無法繼續傷害他們,但他們困在記憶的牢籠中,怪罪父母,持續傷害自己與下一代,這是一種自貶與自殘。好像一個人憤憤不平地控訴自己被父母關在傷痛往事的牢籠,殊不知打開牢門的鑰匙就握在自己手中。對於這些仍在經歷原生家庭傷害的成年子女,當他們願意體諒父母、感謝父母的親情、承擔自己的缺失,並意欲饒恕父母時,常可藉助主耶穌受難時的禱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來獲得動力、尋見機會,與父母重建關係。即便父母已逝,亦可使自己不再老是灌飲怨恨的苦水。 5.從「父己」到「父人」 要從原生家庭的傷害中得醫治,最後有個很重要的過程:「父己」,亦即「父我自己」,成為自己的父親,關愛、珍惜、督促、肯定自己,幫助自己真正在心志上長大成熟,不再像個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可憐小孩。 回首來時路,原本無助、受傷、厭世的我,之所以能轉化為「父己」的人,先是大哥和牧長們成為幫助我成長的「代父」,更引領我找到了「天父」,然後藉著從完美天父而來的愛和他們的榜樣來學習「父己」。 上帝的恩慈和師長們的關愛、指引,使我能夠走過又走出傷痛的往事,又特別能夠以同理心來體諒、關懷正在承受家庭傷害和困擾的人,並在上帝的帶領下,投入「父人」的家庭與心理輔導事工,盡力成為他人的好「代父」,陪伴進而幫助受傷的人療傷、成長、蛻變。每當看到別人的生命從憂傷、無助,轉為喜樂、滿有盼望,我心中的喜悅便無法言喻。   舊事已過,新人登場   雖然我成長在一個失調而且會讓子女受傷的原生家庭,然而因為認識天父,領受到衪愛的救贖,使我能重新去了解、體諒、饒恕和感念我的父母,而走出原生家庭的陰霾。這豈非「療癒釋懷登新境」的美好寫照! 我和妻子李懷恩自1972年結褵至今,攜手以愛為兒子打造健康蒙福的原生家庭。兒子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是盡力參與他的重要活動,一起從事他感興趣的事情,陪伴著他成長。如今兒子已為人夫、為人父,育有兩位正在小學就讀的可愛兒女。一家人不論多麼忙碌,都會撥出時間「三代同樂」,共享親情之愛。 記憶無法抹滅,但我早已解開對父母的心結。上帝將我年少時難以承受的苦毒,化為對自己的祝福,並常以自己的成長歷練,作為能祝福別人的見證與教材。如今回想往事,沒有痛苦,只有感恩;沒有咒詛,只有祝福!   作者葉高芳博士,現任國際真愛家庭協會會長,擁有家庭協談博士及協談心理學博士,是華人推動專業家庭教育與輔導的先驅者,為知名家庭教育及輔導專家。   本文出自真愛家庭雜誌第102期   (文章授權/台灣真愛家庭協會)  作者/葉高芳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