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近年,台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已成為南台灣極具指標性路跑賽事,台南聖教會團報參賽也邁入第三年,自起初第一年約100人參加,至今參與者前仆後繼已將近400人。參與肢體都身著教會制服,飾有原住民圖騰的漂亮衣服上寫著:「Hallelujah(哈利路亞)」、「שָׁלוֹם (Shalom/平安)」等字。賽後團
很多人一聽到「紀律」一詞,心裡就會浮現不舒服、想反抗的感覺,但是神學教授肯特.修斯(R. Kent Hughes)提到,屬靈紀律的核心源自與上帝的關係,我們需要上「神的健身房」,訓練自己成為敬虔!
最近聽到高牧師說了一個觀念「得分還是得勝?」,讓我覺得很發人深省,球賽中如果個人得分很高,但球隊卻沒有得勝,這樣的結果絕不是球員想要的;得分無外乎要得勝,但如果只有得分,卻沒有得勝的結果,這樣的終局是很讓人扼腕與唏噓。換個角度思考,當我們個人這一生得高分,但到了人生終點時,在天堂門口,卻沒有進入的得
最近聽到高牧師說了一個觀念「得分還是得勝?」,讓我覺得很發人深省,球賽中如果個人得分很高,但球隊卻沒有得勝,這樣的結果絕不是球員想要的;得分無外乎要得勝,但如果只有得分,卻沒有得勝的結果,這樣的終局是很讓人扼腕與唏噓。換個角度思考,當我們個人這一生得高分,但到了人生終點時,在天堂門口,卻沒有進入的得勝結果,想到此,不禁讓人面對此生,更要戒慎恐懼,做成得救的功夫。 無意中在家翻看手上的刊物,看到一個故事,在1911年10月,有兩組南極探險隊,他們都期望成為第一個踏上南極點的探險隊。美國隊是由史可特帶領,挪威隊由亞蒙森帶領。結果,挪威的亞蒙森團隊首先抵達南極點,美國史考特團隊則晚了34天。回程時,挪威的亞蒙森團隊依原定日期平安回到基地營,史考特團隊員則全軍覆沒,葬身於南極冰原。 規則與紀律 原來,挪威團隊訂下每天行進「20英里」的行程規劃,並嚴格遵守,美國團隊則依照天氣與隊員體力做彈性調整。 這讓我想到,教會是愛的全體,但不是紀律鬆散的團隊,保羅自己也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哥林多前書9:27) 一個在神眼中成功的人生,是按神的心意、標準而活,而不是按照自己定的規則彈性而行。能夠帶領亞蒙森團隊平安回家的路,是按照規則與紀律而行;而能夠帶領我們回到神面前的路,也是神的規則與紀律:「變賣你一切所有的,來跟從我」。不打折扣的遵行天父旨意的態度,方是回程的紀律與保命法則。 生命謙卑而非倚靠外在條件 美國團隊是很有創意的團隊,他們採用了當時最新科技—電動雪橇,結果引擎在冰原中全部故障,他們只得改用B方案—小種馬,結果沒多久小種馬就被自己流的汗凍僵了。挪威團隊也很有創意,他們改善所有的冰原機具,但同時也謙卑地帶著團隊,向愛斯基摩人學習如何駕馭雪橇。 這讓我想到我們在今生可能擁有最好、最棒的恩賜,最多的祝福和能力,但這些在天堂門口可能無用,都要丟棄。最新的科技和工具不是探險隊可以平安回家的保證,而我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與裝飾,也不是我們能夠誇口和倚靠可以成功進入天堂的門票。 一個在地上成功的人,應該是有許多生命裝飾和光環的人。但我們是否是內裡誠實、柔和謙卑的人,「掃羅的鎧甲」不是我們能夠倚靠和使用的盾牌,唯有在平日真實的與神獨處,「光滑的小石子」才是我們的見證和得勝的武器。 常以為不足,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 挪威團隊所攜帶的補給品,是預估的3倍,而且在每個補給站前後設置了長達10公里的黑色指引標誌。因為他們擔心會有未估計到的需要,也擔心在大雪中找不到補給站。保羅面對自己的生命,他的態度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哥林多前書9:27)「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腓立比書3:13),是戒慎恐懼、警慎面對,跟保羅比起來,我們誰有更大的把握說::我們已經攻頂成功,確定一定可以平安回家。 成功攻頂並踏上南極榮耀的探險隊,要能夠平安回家,才有意義;享受今生所有的榮華富貴的財主,要能夠抵達並進入天家,才是意義。願我們這生不是得高分而已,而是最終能夠得勝。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邱燕碧師母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許多父母會認為:現在的孩子什麼都學Youtube,真的很難教?到底該如何引導他們?該施行「愛的教育」還是「鐵的紀律」?黃國倫牧師認為,「夫妻關係應重於親子關係,父母需要對孩子做的,是『愛的紀律』!」
他從小一遇到壓力,就用吃來抗壓,以致到成年體重一路上升到159公斤,以為定型了。但挫折與檢康威脅讓他終於下決心減重,從改變飲食習慣,加上讀經與屬靈操練,成功減重,也改變了人生!
對於其他認真的人,我覺得有必要說明我對「重要」的定義。上一段提到我們需要分辨輕重,究竟何為輕重?或許很多人馬上想到的就是在諸多要完成的事情當中影響較大的那些,諸如準備講道、教課等等。然而,筆者認為的「重要」還包括了一些一般人會為了完成重大事工而犧牲的那些事睡覺、吃飯、運動、靈修以及和家人的關係。筆者
同一般信徒談起宣教士的生活,筆者發現有兩種極端的看法。一是認為宣教士非常忙,他們需要學習語言、處理簽證、居留、住房、駕照等問題,還要學語言、適應文化和環境,以及擔起各種各樣的服事,如講道、教導、佈道、探訪、培訓、帶敬拜、輔導等等,有些還需要經常長途旅行到幾個不同的地點服事,或受邀到工場以外的教會分享事工、推展宣教。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全職事奉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多年前,筆者在一個信徒車上聊起傳道人的生活,那信徒很直率地說:「作傳道人,只要一個星期講道一次就夠了,多輕鬆啊!」
基督教廣播網(CBN)投稿作家吉姆.伯恩斯(Jim Burns)分享營造快樂家庭的10個方法。他提到許多父母都希望不只是能教養出有成就的兒女,更能營造一個溫暖快樂的家。掌握以下幾點,快樂家庭將不再是夢想。
家長總是希望孩子無論在抗逆能力、情緒智商、團隊精神、專注力和自理能力等,各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在香港,理論上加入童軍或紅十字會少年團等制服團隊,都是有效提升以上能力的管道之一,只是,若期待有「福音」元素,那可以選擇「基督少年軍」! 目前其共有349隊遍佈香港多間學校、和教會等不同的組織內,頗具規模
高一的時候,班上有幾位籃球校隊隊員。每天早上當同學們出去打掃的時候,都看見他們一圈一圈的跑著操場 有一天我很好奇的問其中一位同學:「你不是籃球隊嗎?為什麼每天早上要跑那麼多圈?那和籃球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不是去投籃呢?」 「當然有關係啊,在籃球場上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跑動,沒有足夠的體能,並不能支持我
部隊有強制力,要求人人守紀律。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