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來聽聽日本當地的呼喊。「東京陽光基督教會」鄒君惟傳道:神的時候到了!幾次的地震、海嘯,把日本的人心震動了!(圖 / 記者張嘉慧、鄒君惟傳道 提供)

神的時候到了。幾次的地震、海嘯,把日本的人心震動了!

現在,我們是處在這個關鍵時刻:日本大復興的腳步近了!

 

在專訪中,位於日本的「東京陽光基督教會」傳道鄒君惟分享,教會不是像以前那般絞盡腦汁去拉人、找人,現在是只要有空間、有地方、有聚會,就有人來。幾乎每個禮拜都有新朋友來,而且不是他們拚命去邀請,是人們自己走進教會!

這是發生於「在日華人教會」的福音光景。真實看見,神真的是在「震動日本人心」!

 

從311大地震之後,日本人開始尋求什麼才是生命的意義、人活在這個世上是為了要做什麼?

 

所以我們現在說:「日本不再是硬土,已經鬆動了,完全鬆動了!現在就是進去收割靈魂的時候了!

 

看哪!黑暗遮蓋大地,幽暗遮蓋萬民;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他的榮耀要現在你身上。萬國要來就你的光,君王要來就你發現的光輝。—以賽亞書60:2~3

 

談及屬靈大復興,有一傳遞為「亞洲大復興從日本開始」,台灣教會也有如此領受,所以很早就有許多宣教團體去到日本傳福音。然而時常如蜻蜓點水,許多時候也未見明顯果效。

 

但是,近幾年已經看到,在日本開始有「大復興的跡象」

 

而且特別是針對「日本人」以及「在日華人」的靈魂得救工作。

 

鄒君惟傳道表示,近期團隊去到日本街頭佈道,日本人主動靠過來,「我們用中文講,他們也來(聽福音)」。

 

「我們看到以前這麼封閉的日本人,現在(對福音的反應)完全不一樣了。」

 

長久以來,日本普遍被認為是福音硬土,救恩較難傳進人們當中,何以有如此大的轉變?

一是「神的時候到了」。幾次的地震、海嘯,把日本的人心震動了。

  • news-details
  • 我們現在說:「日本不再是硬土,已經鬆動了,完全鬆動了!」自2011年311大地震之後,日本人開始尋求什麼才是生命的意義。圖為新聞畫面。(圖 / 鄒君惟傳道 提供)

日本人心大大改變

以前的日本是一個追求經濟、財富、名利的國家,但是現在看到人們開始追求「什麼才是生命的意義」。

 

一個海嘯襲來,不論一個人有多少的財產,一夜之間就消逝了;房子、車子也無用,家人當天可能也跟著離世⋯

 

促使日本人開始思想:我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我存在這世上的意義是什麼?

 

真的明顯看見——人心大大的改變

 

尤其是2011年311大地震,那一次,日本東北沿海地區因著地震整個毁掉。

 

我們看到從那時候開始,特別(人心)轉變很大。

 

日本人從小學教育一直強調生命的重要性,現在進入更深一層「生命意義」的思考。當他們開始有如此尋求時,「心土」就和以前截然不同。

 

日本人信仰非常多的宗教,並非無神論,而是有神論,即「什麼都是神」。但是,哪一個才是「真」的呢?

 

在神社、寺廟林立的日本,人們已會開始思考「哪一個才是真神?」他們會開始追求真理,思想基督教所傳的這位耶穌,好像是真的。

 

這就是從2011年311地震之後,產生的屬靈氛圍大轉變。

 

直至今(2024)年一開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島發生規模7.6強震,從而也看見,許許多多日本人開始探討生命的意義。

 

「他們自己走進了教會。」

所以現在都說:日本已不再是硬土!

 

「現在土已經『很鬆了』。」真的,教會團隊去街頭佈道,人們只是經過而已,當場就決志信主

  • news-details
  • 教會團隊街頭佈道,見證人們主動靠近聆聽。日本人的「心土」和以前截然不同。(圖 / 鄒君惟傳道 提供)

在日華人教會正在點燃日本福音的火

目前,日本當地教會仍不敢走出去,還沉浸在低谷階段,認為做了幾十年福音工作少有果效,甚至一年能有一人受洗已是皆大歡喜。

 

加上日本超高齡化,年輕人多半出走,教會裡剩下長者族群,缺乏福音動力。

 

而「在日華人教會」,正於日本當地點燃福音的火。

 

當中,包括致力於興起下一代的神國工人

 

「我們教會的小孩子就有一百多個。」該教會「三分之一人數」是主日學孩童。

 

在少子化的日本,東京陽光基督教會的會友夫妻平均生三個孩子以上

 

教會大約在10年前做了一大轉變:把主日學從日語轉成中文。

 

以前,第二、三代的孩子幾乎聽不懂中文,主日學只能採用日語來教學,但教會看見一現象(需要):孩子無法和家長溝通,也會因此看不起父母。

 

把主日學轉換成中文之後,孩子們變的「雙語」都流利,能切換自如。並且,下一代的中文和日語都沒有外來口音、腔調,因此很容易可以融入日本人群體,甚至進到日本教會。

 

「這是一群現成的翻譯工人。」傳講信息時,馬上,主日學的孩子當場就能幫忙翻譯。

 

我們也發現,等不及他們長大。因為,當大復興已經臨到日本的時候,需要更多現成的工人

 

因此,今年在日本的神學院,破天荒成立了「中文部」!

  • news-details
  • 日本肢體同樣深感「大復興要從在日華人開始」,擁有70多年歷史的「中央聖書神學院」破天荒成立中文部,訂於今(2024)年九月正式開課。(圖 / 鄒君惟傳道 提供)

日本肢體同樣有此看見:大復興要從在日華人開始

特別的是,此次是日本的神學院投入開設中文部,這是昔日根本就無法想像的事。

 

鄒君惟說,日本肢體同樣有如此看見:大復興要從「在日華人」開始

 

所以,日本神學院「史無前例」地投入這件事,而一旦開始,不論是下一代的屬靈培育、各樣的事工,都可以帶到日本的教會中。

 

這也是「很大的轉變」。

 

中央聖書神學院欲成立中文部,大概從十幾年前就開始討論,而這一次較「不尋常」的是,通常日本人做事較為謹慎,會等全部都準備好了再開始進行,但這一次不是,現任校長很有魄力地訂於今年九月開課

 

「我們就發現,哇,這一次是很快做起來,這是很不尋常的一件事。我覺得這都不是人所能預想到的。」

 

深見神的手在推動。

 

中央聖書神學院屬於日本神召會體系,日文部已有70多年左右歷史。這一次新成立中文部,師資大多是在日牧會的華人牧者。

 

身為中央聖書神學院講師的鄒君惟表示,因為在日牧會華人牧者最了解日本人及在日華人的需求,和當地教會的需要。因而,中文部神學院更加著重強調「實踐神學」。

 

其中特別規畫開設「領導管理學」,由鄒君惟授課,這也是以往神學院不太開設的課程,期盼幫助傳道人學習組織管理、教會運作。

 

同時,注重「當地教會實習」,神學生每半年將進到一間教會實習(一共四間),實際了解、觀摩不同的教會,從中更多學習。

 

看見在地華人有非常大的禾場,此中文部是專為「華人」而成立。特別,對於日本宣教有呼召和負擔的基督肢體,也許沒有傳福音的管道、或者不知如何與當地教會連結,都歡迎前來接受裝備。

 

人們自己走進教會

「幾乎每個禮拜都有新朋友來。」

「現在的在日華人教會,只要有地方(聚會點),就有人來!」

 

以東京陽光基督教會為例,其在日本設立30多年,今(2024)年四月份,於埼玉縣川口市(現為日本最多華人聚居之地的其中之一),成立了第三個分堂。「幾乎每個禮拜都有新朋友來。

 

而且,人們是看到外面的教會招牌,就自己走進來。真實見證,在日華人教會是有地方,就有人來!

 

然而同時,產生極大的需要就是:缺乏工人——沒有牧人牧養羊群。

 

所以,他們相當渴望有更多基督肢體前來接受神學裝備;同時盼望傳遞予台灣及華人教會看見,日本大復興的腳步聲近了!深盼同心投入日本宣教

  • news-details
  • 鄒君惟傳道見證,在日華人教會是有地方聚會,就有人來!圖為街頭傳福音。(圖 / 鄒君惟傳道 提供)

小學畢業後,隨宣教士父母舉家搬到日本大阪的鄒君惟,在當地長大成人,讀書、工作倚靠神的恩典,一路蒙恩順遂,現於「東京陽光基督教會」帶職事奉。

 

談及「日本福音轉化」的想法,他表示,針對在日華人,早期為留學生居多,如他的祖父母那一代,較為窮苦,來到日本就是拚命打工、賺錢;到了父母這一代,許多人已成家立業,隨著家族成員、需要增多,教會服事的領域變得更加廣泛,包括婚姻、家庭輔導⋯⋯等。

 

來到自己這一代,兒童教育、青少年事工更顯重要;孩子們出生後,全年齡培育皆要顧及;加上日本配偶,因而更多踏入日本教會中。

 

日本教會則比較兩極化。其爺爺那時代的日本教會數目並不少,但至今每間教會人數一直在減少,有時候他去拜訪一些認識的教會,幾十年來,感謝的是有許多熟悉老面孔,但如果都是老面孔,那麼表示教會沒有屬靈新生兒、沒有增長。

 

就其觀察,日本教會較沒有往外拓展的異象,一些地方教會的人數越來越少、牧者高齡化,致使教會關閉,實為可惜。而如同上述所談及的,在日華人教會現今可以成為一股福音推動力

  • news-details
  • 專訪中,鄒君惟傳道分享日本福音現況的真實見證及屬靈看見。(圖 / 記者張嘉慧)

「如果我能給他什麼,只有耶穌基督了」

事實上,有許多牧二代並不想成為傳道人,「很多牧師的孩子,最不想做的就是牧師,」鄒君惟說,自己從前也是如此。

 

經歷神極為祝福他的事業、家庭,何必要出來做傳道人?現帶職事奉的他,原本可以專心上班,可以不用做那麼多教會的事情。

 

而,真正讓他決定出來做傳道人的關鍵,是在2011年3月11日的下午14時46分

 

當時,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伴隨最大19公尺的超大海嘯,人跑得再快都跑不掉;事發之後,日本太平洋沿岸全部被淹沒,所有農田都被摧毁,只要海嘯經過之處,房屋全成斷壁殘垣。

 

當時,鄒君惟所服務的化學公司和聯合國有一些合作,因此進入兩處災區,其中特別去到當地小學,他帶著孩子一邊做實驗、一邊教化學,也盼藉此帶給他們一些快樂,可暫時忘卻災難的痛苦。

 

其中一個實驗環節,使用到水泥添加劑,鄒君惟形容說,「後來蠻後悔的,不應該選那個實驗⋯」

 

為什麼呢?

 

他到現在都還記得,做實驗的時候,有一個日本小朋友說:「啊,有海嘯的味道⋯

 

那天,鄒君惟才第一次知道,原來海嘯的味道就是水泥的味道。

 

後來他也才知道,這位小朋友的父母都被海嘯捲走了

 

實驗做完之後,別的小朋友都馬上回家,這位小朋友卻沒有家可以回⋯。上完課,只有這個無家可歸的小朋友上前來,要求和老師握手,當握到手時,孩子說:「哇,好溫暖喔!」

 

這讓鄒君惟當時感觸頗深,「我能為這個孩子做什麼?」

 

他可以教孩子化學,讓其學到很多知識、才藝,或幫他們補習使成績更好,而政府也有提供補助金、各樣資源,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想,在他將來的人生中,如果我能給他什麼,只有耶穌基督了。

 

只有耶穌可以陪他走一輩子,沒有別的。

 

真的,金和銀我們都沒有,我們能做的,只有把我們所信的這一位耶穌基督,分享給他們。

 

很慚愧的是,我一直很後悔,當場沒有跟他講耶穌

回到東京之後,鄒君惟和太太有同樣的感動,一起去就讀神學院。

 

特別的是,太太的經歷非常奇妙。當時,鄒君惟領受呼召要去讀神學院時,太太則跟主禱告:「神啊,我太忙了,又要顧家、又要上班、又要做教會的事奉,我現在太忙了,如果我沒有工作了,我就去讀神學院。」

 

結果,太太當天就被裁員了(笑)。早上,太太跟神說完這番話,下午,她工作的整個部門就被關掉。

 

後來,夫妻一起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齊心獻身,如今一同在教會投入傳道工作。

我們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讓神陪伴人走這一生,才是真正重要的。這是我們夫妻後來獻身最大最大的原因。—鄒君惟

 

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使徒行傳3:6 )

  • news-details
  • 他到現在都還記得,做實驗的時候,有一個日本小朋友說:「啊,有海嘯的味道⋯」此經歷成為鄒君惟獻身服事的關鍵。而分享至此,他依然忍不住泛淚的情緒。(圖 / 鄒君惟傳道 提供)

日本需要你!

帶著如此負擔,此次鄒君惟特別來到台灣,渴望傳遞異象:來聽日本當地的呼喊,參與屬靈大收割!

 

對於台灣教會的期待,特別在於「在日華人宣教」這一塊。

 

鄒君惟表示,台灣教會相對來說較有資源,且畢竟在日華人教會的數目不算多,同時要做日本人及在日華人的福音工作,目前的確較有難度。

 

如果台灣教會願意予以支持,一同把在日華人宣教的火點起來,相信日本大復興會從在日華人開始;而當在日華人教會興起之後,復興的火會繼續傳到日本的教會

 

◎中央聖書神學院 中文部:(點我了解更多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我的門徒—馬太福音28:19

聽見現在日本福音的光景,一位基督肢體表示:

神的復興已經開展!

今天我們更當為日本福音廣傳代禱,因為已經看見「神的手的工作已經大大動工在日本」。

下篇:日本復興跡象來了!當地神學院破天荒設中文部,呼召華人興起收割靈魂

  • news-details
  • 鄒君惟傳道用吉他自彈自唱,唱出事奉的心境:「直到一天,我閉上我雙眼,我忠心不會變,等祢應許實現。直到那日,我終於得著,生命的冠冕,我忠心不變,服事祢到永遠。」(圖 / 記者張嘉慧)

分享
意見反應